第9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微笑道:「師父又來授徒了麼?」

  嘴上調侃,行動上卻不敢含糊,按照公孫蘭教的要訣行動,穩紮穩打一步步的沿著狹窄的石樑往前摸去。石樑長約百步,再往前便歸於峭壁之中,成為了峽谷峭壁的一部分。王源站在最後的盡頭雙手扣住峭壁上的裂縫身子後仰往前看,猛然間他發現了不遠處似乎峭壁的坡度減緩了不少,不似眼前這般筆直而立。

  「表姐,前方有路,但恐難以抵達。瞧見沒,那裡有塊突出的岩石,就在十幾步之外。那岩石後方好像是一道斜坡通向山頂。」

  公孫蘭皺眉道:「那又如何?莫非你要帶著你的大軍從這裡爬上山不成?怕是不用打仗,便要摔死幾萬人了。」

  王源笑道:「來都來了,何不去瞧瞧。若能通向山頂,起碼能居高臨下看一看山樑上墨脫城的情形也好。」

  公孫蘭嘆了口氣道:「隨你便是。但如何過去?你的射鉤好像無著力之處。」

  王源道:「不用射鉤,我拉著你將你丟過去。你過去後再拋繩索過來接我。」

  公孫蘭無奈,只得陪著王源胡鬧。但見王源單手緊緊扣住峭壁上的裂縫,另一隻手伸過來握著公孫蘭的小手,兩人同時準備好之後王源手上用力,吐氣發聲,將公孫蘭的身子用力揮起。公孫蘭如一隻輕盈的燕子飛越十幾的距離,在空中一個轉折,輕巧的落在前方的巨石上。

  王源喝了聲彩,公孫蘭取下背後的繩索打了個繩圈拋了過來,不偏不倚正套在王源的身上。王源低聲唱道:「套馬的妹子,你威武雄壯……」

  一句歌詞尚未唱完,只覺一股大力從繩子另一端傳來,身子如騰雲駕霧一般飛了起來,落地時已經在那塊岩石之上。

  第609章 諾言

  兩人跳下岩石,沿著岩石之側的一道斜坡往上爬去。南臨大峽谷,就連吐蕃人應該也不知道這裡居然有一道上山的斜坡。或者是他們知道這道斜坡,但因為臨深淵峽谷,故而他們壓根就沒認為會有人從這邊爬上山來。

  斜坡上草木密集荊棘叢生,兩人小心翼翼的在樹木和荊棘之中穿行,行動不敢太過放肆,因為擔心這裡也有吐蕃人的暗堡和哨塔。但一路爬上山頂,只在最高處看到了一座小型的烽火台,卻只是用來眺望和傳遞烽火之處,裡邊容納不了幾名士兵。

  半個時辰後,兩人來到山頂的北側,這裡已經是墨脫城所在的山樑的上方。躲在巨大的岩石背面,兩人探頭往下瞧去,但見兩山之間的山樑上坐落的墨脫城淨收眼底。城中一片燈火通明,雖是半夜時分,城頭城下依舊兵馬穿梭來來往往,一副如臨大敵的緊張氣氛。

  整座城方圓不過里許之地,方方正正像個石頭壘就的方盒子。只有東西兩座城門,這表明這墨脫城原本就是一座關隘。但即城牆四角加蓋了四座敵樓,東城門處居然還建造了瓮城。

  在這個位置,也可將石頭斜坡上的烽堡的布置格局一覽無遺。十幾座烽堡相隔百步分成四道防線從斜坡下方依次往上排列到墨脫城東城門外百步之處。這四道防線便足以將攻上來的路線全部封死。劍南軍要是從斜坡上往上強攻,代價定然極為慘重。

  王源沒有緊鎖盯著山樑上的城池一言不發,他想不出如何攻下這座城池的辦法。手中的一切器械都毫無作用,光是這道斜坡便已經讓人頭痛不已了。更何況就算攻上來又如何?墨脫城東城門外只有一小片空地,方圓約莫兩百步左右。攻上了斜坡便在墨脫城頭弓箭的攻擊範圍之內。也就是說剛剛拼命衝上來的劍南軍很可能剛剛冒頭便暴露在吐蕃人的弓弩之下。那是怎樣一種恐怖的情形。

  「此城可謂天險,這才是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我算是領教了。吐蕃人顯然是將這裡經營成了銅牆鐵壁,除非我大軍有飛羽在背,否則恐怕難以逾越此處了。」王源低聲嘆道。

  公孫蘭看著山下的布局也是皺眉無語,她雖不沒帶兵打過仗,但跟隨王源之後也經歷過幾乎所有的戰事,慢慢也懂了一些兵法之理。看著此處的格局,公孫蘭也承認王源這樣的喪氣話絕非是聳人聽聞。狹窄的山道,滑溜陡峭的山坡,數道烽堡中的弓箭手,逼仄的地勢,堅固的城池。一旦攻城,這些都將是劍南軍的噩夢。

  「二郎,莫灰心,總有辦法的。」公孫蘭輕撫王源的脊背,愛憐的安慰著垂頭喪氣的王源。

  王源嘆息道:「天時不如地利。聖賢論兵誠不我欺,我空有神威炮,空有五萬五千大軍,裝備不可謂不精良,將士不可謂不勇猛,但這樣的地勢卻叫這些絲毫派不上用場。」

  公孫蘭輕聲安慰道:「我知道,我知道。你也盡力了,總不能拿將士們的性命開玩笑。若是在攻不下此城,或許咱們該退兵了。」

  王源搖頭道:「退兵是不可能的,此時退兵且不說朝廷是否答應,於大的戰局也極為不利。我劍南軍固然可以全身而退,但那樣一來,吐蕃人便可將東邊為了防禦我進攻的兵馬盡數調往其餘兩路大軍進行圍剿。那麼其餘兩路兵馬便危險了。我猜想,高仙芝的安西軍必然已經攻到了邏些城以西數百里外,北境的戰局且不論,我劍南軍和安西軍一東一西進逼邏些城,各自給對方減輕壓力,逼得吐蕃人分兵對峙。若一軍撤退,便打破了這種平衡,另一軍便將遭受滅頂之災。事關大局,不是說撤兵便能撤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