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鏽蝕的兵器和盔甲上的鐵片雖然數量不多,但足可鑄造出百餘套機軸和拋竿用於神威炮的改進。王源雖不知道這些金屬的成分是否能保證神威炮長期使用,但起碼金屬的構件比之木質的構件要耐用的多。實驗的結果也表明,更換金屬構件之後,神威炮可發百次,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壽命。

  另外,對於神威炮的構造結構,工匠們也進行了改良。初代的神威炮太過高大,而且構件固定,極其笨重。為了給高達數丈的神威炮配重,不僅地盤極重,而且發射時還要用木樁固定在地面上,顯得極為笨拙。

  改良的結果是,神威炮採用了可拆裝的方式,各部位打造成型之後,可用車輛運輸,現場投裝。因為部位木件固定,兩名匠人和二十名炮手可在一個時辰內快速將神威炮投裝成成品。這樣便保證了神威炮的隨軍機動能力。也正因如此,此次通行沙漠之時,王源才得以攜帶五十架裝運在大車中的神威炮進行穿越沙漠的舉動。否則根本無法做到這一點。

  百餘套金屬構件本可以造出百架神威炮,但王源只下令製造了五十架。一來王源認為暫時無需太多數量的神威炮,因為這玩意兒消耗的人力物力太多,每架神威炮從運輸到投裝需要配備牲口十餘匹,大車兩輛,外加人員數十。資源有限,不可能全部投放在神威炮上。

  另外一點也是基於神威炮本身的考慮。金屬機軸和拋竿只有百套,而置換了金屬構件後也非永久不損,高強度的投擲之下,這些不明成分的金屬依舊肯定會出問題。與其花大量人力物力攜帶百架神威炮,在戰時若一旦損壞便成廢物,還不如帶著另一半的金屬構件作為備用,以便損壞是加以置換維修,顯然要合算的多。況且出於投擲彈藥的數量的考慮,霹靂彈的數量不足以保證百架神威炮的發射,而用神威炮去投擲石塊這些玩意兒,王源是絕不肯的,那豈非是在白白的損耗神威炮使用壽命。

  夕陽下,氂牛城山坡下,炮營的士兵正在平整著山坡下的地面,挖土壘台,為明日神威炮的安置做準備。山坡上氂牛城頭的吐蕃守軍莫名其妙的看著劍南軍的動向,他們不明白唐軍在距離城池如此遠的地方壘台的用意。

  守城將領第一時間否定了這是安置攻城器械的可能。在這個距離內,沒有任何一種守城器械可威脅到城池的安危。氂牛城內的拋樓車是射程天下第一的投石機,可及三百多步遠,但在這近四百步的範圍內,卻也望塵莫及。唯一的可能便是,這些高台是唐軍戰時在高台上站立觀察全局,打出旗號指揮作戰的。不過這辦法倒也太蠢,戰時的令旗指揮都是用高杆挑起空中,便於全軍在混戰中知曉軍令,還沒見過花力氣築高台的,當真是教人笑掉大牙。

  次日清晨,高台的秘密終於得以揭曉。長長的通向高台的斜坡上,數十名士兵抬著一根根的物事爬上土台的台階,然後一根根的將這些物事拼裝起來。當朝陽升起兩桿高時,數十座土台上立起了一個個木塔般的物事。守城的吐蕃人早已認出那是投石機,他們甚是納悶,距離城池四百多步遠,這那樣的位置設置投石機又有何用?

  隨著戰鼓隆隆作響,唐軍士兵湧出營寨在城下數百步外集結列陣,一場攻城大戰即將開始。氂牛城的一萬吐蕃守軍絲毫不怵,他們有條不紊的準備迎接這場大戰。城牆內側的拋樓裝上了巨石準備,城頭的吐蕃兵馬搭箭彎弓。弓弩床弩滾木礌石一應俱全,等待著唐軍的進攻。

  王源腰身筆挺的坐在黑馬上,黑色的大氅披在身後隨風獵獵作響。黃金明光鎧在陽光下刺目發光,頭盔上的紅纓鮮艷奪目。他身旁,宋建功柳鈞魏光中等將領均策馬而立,公孫蘭策馬立在王源身後數丈處,雙目看著前方王源的背影,眼睛裡神色迷離不知在想些什麼。

  「大帥,可以進攻了。」宋建功沉聲道。

  王源緩緩撥出腰間御賜的破軍寶劍,劍刃在陽光下發出青色的冷光。

  「劉德海,神威炮準備完畢了麼?」

  「稟大帥,一切皆已準備完畢,便等大帥一聲號令。」劉德海沉聲喝道。

  王源臉上露出一絲微笑來,沉聲喝道:「很好,那便看你的了。城牆一破,全軍衝鋒,速戰速決,爭取在午前占領此城。」

  宋建功沉聲道:「大帥確定不需要雲梯投石車弓箭手輔助兵馬攻城麼?」

  王源呵呵一笑道:「應該不需要了,我知道你的擔心,但恐怕你的擔心是多餘的。劉德海,下令神威炮開始攻城。」

  劉德海高聲應諾,策馬飛馳而出,沖至土台之下,高舉手中令旗猛力揮動,口中大喝道:「神威炮即刻開始攻城。」

  土台上,二十餘名炮手立刻開始行動,一名炮手用斧頭劈開長箱子的木蓋,露出稻草襯墊的十幾顆圓滾滾黑魆魆的陶製霹靂彈來。十餘名炮手搖動機軸,將高高翹起的拋竿一段拉下來固定住。那炮手小心翼翼的捧著一顆霹靂彈放在六層牛皮縫製而成的投彈兜里。一名身高膀圓的炮手提著大錘快步走近,將大錘輪了個半圓對準木楔猛力砸下。勾住拋竿的鐵鉤頓時鬆脫,但聽的轟隆一聲響,拋竿前端的重物轟然落下,將拋竿後方猛力拉起。欸乃一聲,霹靂彈彈射而出,在空中迅速成為一個小小的黑點,越過四百多步的距離朝著氂牛城城頭飛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