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72章 聖意

  吐蕃國北境,多瑪城唐軍大營之中。來自長安的一道聖旨於十一月底抵達。王忠嗣的大帳之中,數十名將領在王忠嗣的率領下跪接聖旨。宣旨的欽差神情嚴肅高聲誦讀聖旨。

  「王忠嗣、哥舒翰、李光弼並一眾將士聽者。朕接王忠嗣之奏,驚詫難言。我大唐天軍以十五萬之眾討伐吐蕃小國,準備日久,兵精糧足,本擬數月之間勢如破竹,不料王忠嗣奏稱大軍卻為石堡小城所阻,彷徨無計竟有退兵之想,朕與朝中眾臣均感驚詫。朕知征戰之艱,亦知領軍之苦,但為將者便可畏難而退,讓為君者為吐蕃人所嘲,讓我大唐貽笑大方乎?十餘萬大軍為一彈丸小城所阻,爾等便無愧疚之意乎?爾等需明了,石堡城事小,我大唐顏面事大,十五萬大軍,耗費巨大討伐吐蕃,豈能遇到小小的阻礙便虎頭蛇尾不了了之。」

  欽差一字字一句句的話語仿佛一個個耳光抽打在王忠嗣以及眾將的臉上。這聖旨可謂言語極重,將王忠嗣要求退兵的舉動上升到讓主上蒙羞,讓大唐蒙羞的地步。更是責問眾將是否覺得羞愧,猶言在場諸位都是垃圾,辜負了朝廷上下的期望。

  王忠嗣面色鐵青,跪地垂首不語,哥舒翰和李光弼跪在一旁也是滿臉的鬱悶。這件事完全是王忠嗣所為,他們只是連帶被玄宗責罵罷了。特別是李光弼,還曾經勸說過王忠嗣收回那道奏摺。

  「……幸而軍中尚有熱血之將,我大唐尚有勇武之臣,朕接隴右行軍司馬董延光之奏,心中甚慰。經同左右相國商議之後,朕決定準董延光之奏,命其作為攻取石堡城主將,給予一個月的期限奪取石堡城。王忠嗣需撥付兵馬交於董延光統領,並給予積極協助,不得延誤攻城大計。朕在京城日夜盼望著你們的捷報。欽此!」

  全體將領一片譁然,數十雙目光落在跪在一旁角落中的董延光的身上。董延光面色從容,高聲叫道:「臣領旨謝恩。」

  眾將這才意識到還沒有領旨謝恩,一片謝恩聲之後,欽差大臣被安排去休息,大帳之中頓時如炸開了鍋。眾將領將董延光團團圍住,一雙雙眼睛像是一柄柄利箭刺在董延光身上。

  王忠嗣冷目看著董延光道:「董延光,你竟然瞞著本帥私自上奏朝廷?」

  董延光神色自若的拍打著膝蓋上的灰塵,沉聲道:「大帥,私自上奏不敢當。卑職身為隴右軍行軍司馬,也是有上奏之權的。上奏朝廷並不需得到大帥許可。況且,即便徵求大帥的意見,大帥也不會同意的,索性自己做主了。」

  王忠嗣冷聲道:「你的奏摺上寫了什麼?讓陛下如此震怒?」

  董延光呵呵一笑道:「大帥,惹怒陛下的是你吧。卑職的奏摺上只是上奏了拿下石堡城的詳細作戰方略罷了。看來朝廷認可了這個方略。」

  哥舒翰喝道:「你有良策,為何不直接獻計於大帥?」

  董延光冷笑道:「我的話你們聽麼?我和你哥舒將軍說了不止一次,你哥舒將軍一言便回絕了我,還說我的計策根本無用。看來不是我的計策無用,而是你哥舒將軍沒有眼光,陛下和相國都同意了我的方略,現在卻來責問我?」

  哥舒翰一愣道:「便是你提出的,繞行兩湖長途奔襲前後夾擊之策?」

  董延光得意道:「是啊。」

  哥舒翰哈哈大笑道:「簡直笑話,虧你想得出來這個計策。」

  王忠嗣皺眉道:「到底是什麼計策?」

  哥舒翰笑聲未歇,對王忠嗣道:「大帥,董延光曾提出攻擊石堡城之法,當時流沙之地無法通行,他建議我大軍繞行鄂陵湖和扎陵湖一圈,從南邊攻擊石堡城。你說荒唐不荒唐?繞行數百里去攻擊石堡城?這簡直是我聽到的最蠢的計策了。」

  王忠嗣愕然半晌,也哈哈大笑起來。眾將領也笑的前仰後合。

  董延光皺眉道:「有這麼好笑麼?起碼此計可進攻石堡城,而非困守於此,等待什麼天寒地凍凍結流沙。現在流沙凍結了,卻又要要求退兵。」

  王忠嗣搖頭嘆道:「你便是告訴朝廷以這種計策攻擊石堡城麼?當真是天大的笑話。」

  董延光搖頭道:「現在流沙凍結,當然無需繞行,我有了另一個攻城之策。」

  王忠嗣道:「說來聽聽,讓本帥開開眼界。」

  董延光道:「我擬從西面繞行,率軍猛攻石堡城南側,以奇兵致勝。但需大帥在正面進攻給予策應。」

  王忠嗣冷笑道:「你這計謀倒也尋常。若非糧草天氣所限,大軍不用任何計謀便可攻下石堡城。但你要知道,眼下我們軍糧供應不及,且天氣酷寒。一旦出兵,便無回頭之路。任何計謀和方略都是在糧草充足的前提之下的。所以,你這花哨的計謀在本帥看來毫無用處。」

  董延光傲然道:「大帥可莫忘了,剛才陛下聖旨明言,朝廷認可了卑職的攻城方略,大帥需積極協助我才是。如何用兵是我的問題。現在我要求大帥撥給我五萬兵馬,給我十天的糧草,我要帶兵出戰。而且我還要大帥領軍挺進石堡城北城,以佯攻吸引吐蕃人的注意力,協助我從腹背奇襲石堡城,前後夾擊拿下此城。」

  李光弼怒道:「五萬兵馬十天的糧草?你說的輕巧。你可知現在整個多瑪城中有多少糧草?只夠十一萬兵馬四日之食。你要十天的糧草,豈非要剩下的兵馬喝風食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