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盧錫安道:「相國息怒,這件事何不也讓楊國忠去反對,他能容忍太子所為麼?」

  李林甫搖頭道:「楊國忠可不會反對太子的提議,他這點眼光還是有的,太子此舉也不是針對他,而是欺負老夫如今處境不佳罷了。嘿嘿,他們以為老夫已經倒下了,但老夫豈會這麼輕易的倒下,老夫能坐鎮朝堂十幾年,道行豈是他們這些小妖小鬼所能比擬。瞧著吧,老夫要給他們重重一擊,打的他們暈頭轉向。」

  盧錫安道:「相國有何吩咐,儘管跟卑職說,卑職去辦。」

  李林甫道:「過兩天需要你去跑跑腿,這事兒先不急,老夫自有主張。」

  盧錫安點頭稱是,李林甫說了這麼久的話,明顯顯得精神有所不濟,管家上前提醒李林甫需要休息,盧錫安忙起身告辭道:「相國多多保重,好好的休息,若有差遣,命人通知卑職便是。」

  李林甫眯著眼打了個張口,擺擺手道:「管家送送盧侍郎。」

  盧錫安躬身退出,在管家的陪同下送出府門。李林甫又恢復了似睡非睡的狀態。

  雨聲未息,燭火搖弋,夜色已深。長安城中燈火闌珊,不知有多少人徹夜未眠,不知有多少人正在思考著關乎他們人生的大事。不知有多少大事即將發生。

  ……

  五月末,柳鈞在京城盤桓數日之後回到了成都,隨同柳鈞到成都的除了一份任命王源去南詔國宣旨的欽差聖旨之外,還有楊國忠的信件和兵部准許劍南增加兩萬兵額的行文。當然還有秦國夫人給柳鈞帶來的各種各樣的東西。

  十名秦國夫人精心挑選的煉丹方士也隨同而來,面對十名仙風道骨的方士,王源笑的合不攏嘴,自己萬分期待這十名方士會完成心中的一些想法。研究出可以用來實戰的火藥配方,才是真正可以立足於這個時代的真正本錢,成為這個鐵血冷兵器的時代的強者。

  第517章 交易

  楊國忠讓柳鈞帶來的信中的內容讓人震驚,王源起初是非常開心的,因為借著王鉷這羅希奭之死,自己賺的盆滿缽滿,兵部的公文傳達了朝廷的決定。這樣一來,原本所轄兵馬在大唐十大節度之中最少的劍南道,在增加這兩萬兵額之後便甩掉了倒數第一的帽子。

  劍南節度所轄正規兵額為三萬零九百,這當然並非意味著整個劍南道只有這三萬零九百的兵馬,事實上劍南道所屬的各大州府都有兵馬,但大多是另外一種武裝力量,他們都是團練兵馬。就好比一個正規軍一個是地方警察部隊,團練兵馬大多為了滿足本地州府的治安需求,而非用來作戰。

  當初劉德海所領的五百兵馬便是團練兵馬,他們雖然也屬於兵部所轄,但從裝備上待遇上和實際作戰能力上,和正規軍隊不知差了多少。而真正用來征討他國行軍打仗的便是劍南道節度使所領的正規兵馬了。

  此次從三萬零九百人一下子增加了兩萬的兵額,便等於說准許劍南道有五萬多的兵馬,而這些兵馬都是朝廷出錢出裝備供養的。從實力上而言,陡然拔高了一大截。

  有了這兩萬兵額的增加,劍南大軍中當初招募的超過數量的新兵便不必遣散,而只需造冊報上去按照程序成為真正的劍南軍一員了。雖然王源也並沒有打算將他們遣散,但名不正言不順的士兵會帶來麻煩不說,而且兵部也不會撥給他們裝備兵餉,就算王源能以其他諸如團練兵馬的方式將他們保存下來,但這兵餉何來,盔甲戰馬兵刃何來?要王源出錢去養?幾千人王源也養不起。

  所以,看到兵部行文之後,王源喜笑顏開。這意味著不僅可以讓超出兵額的近萬新兵保存下來,自己還可以大肆的招募一萬行軍歸入自己的麾下,這正是自己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看了楊國忠的信以及柳鈞詳細的描述之後,王源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楊國忠做了個錯誤且愚蠢的決定,或者說在他看來是聰明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導致了一系列的後果。雖然楊國忠在信上大吹大擂說自己如何艱辛的為劍南道取得了這兩萬兵馬,甚至不惜從安祿山頭上動土云云,但在王源看來,歷史的車輪在這一次事件之後朝著他該去的方向又前進了不可阻擋的一大步。

  兩萬兵額確實是從安祿山的范陽軍和平盧軍頭上攫取過來的,楊國忠確實有勇氣,也確實敢向安祿山下手。但安祿山豈是省油的燈,得知此事之後第一時間派安慶緒進了長安覲見玄宗。安慶緒見到玄宗之後帶來了安祿山的一份奏摺,奏摺上安祿山自稱年紀大了,精力不夠,無法替陛下守衛大唐東北邊境,無法再為陛下阻擋契丹人和突厥人的進攻了,所以請求玄宗令派高明之人統帥范陽和平盧兩軍,他要告老辭官云云。還說自己全力為陛下效忠,在前方馬革裹屍亦在所不惜,但最怕的便是小人在身後搗鬼。自己可以死在戰場上,但卻絕不願死在背後的冷箭上云云。一份奏摺寫的情深意切慷慨激昂涕淚橫流。

  玄宗當然知道他是為了什麼原因,楊國忠從安祿山頭上挪兩萬兵額給劍南的事情,玄宗其實是默許的。朝廷實在擔負不起兩處增兵的費用。大唐雖富庶,但用錢的地方也很多,總不能大部分的錢都用在養兵上,而整個朝廷其他方面卻都要停擺了。譬如要為貴妃改造百花園的工程,興慶宮龍池前幾日大雨漫水,需要清淤挖池疏通的工程都要去做。總不能堂堂大唐陛下,連住的宮殿都被水淹了,這成何體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