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慶幸?是惆悵?是不舍?是遺憾?阿蘿自己也說不清楚。

  雖然接觸的時間很短,自己被這男子狠狠的戲弄羞辱了一番,但阿蘿不得不承認,這男子對自己有一種奇怪的吸引力。他確實可恨,也很卑鄙無恥,但他的優點同樣一目了然。

  他很坦誠,也很君子。自始至終,他竟沒有對自己說出一句污穢之語,也沒有對自己動手動腳。他似乎也不貪財,大筆的嫁妝價值不菲,但他並未占為己有。他也極為聰明,自己在他面前顯得那麼的笨拙和愚蠢,他說的話大多在理,而且很多話都是站在南詔的立場上的實在話。更重要的是,他很年輕,生的很俊,年紀輕輕便執掌劍南大軍,可謂前途遠大。

  「這樣的男子,南詔沒有,怕是在大唐也不多見吧。難怪他身邊有那麼美麗的女子相伴,大唐的女子們怕是都會為他所瘋狂吧……」阿蘿公主不無嫉妒的想著。

  「啊呀,我在想些什麼?我這是怎麼了?胡思亂想些什麼?」阿蘿公主忽然清醒過來,咬著牙剁了一下腳,轉身出了花燭搖弋的洞房,招呼蠻族送親的僕役們回太和城而去。

  ……

  閣羅鳳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便答應了所有的和議條款,雖然他也覺的這些條款欺人太甚。然而,當此之時,他沒有太多的選擇。特別是聽到阿蘿公主轉述的那些王源對南詔國即將要做的那些可怕的事情之後,閣羅鳳更是絲毫也沒有猶豫了。

  閣羅鳳自然很明白,當大唐著力支持六詔中的某一詔的時候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當初老國主皮邏閣在世的時候曾不止一次的談及此事,以當時皮邏閣所率的蒙舍詔的實力,根本無法統一六詔之地,無法收復爨氏的勢力。大唐王朝從中給予的助力才是他成功的關鍵。當初的閣羅鳳似懂非懂,現在的閣羅鳳比誰都懂了。

  於是,次日上午,閣羅鳳便親自前往羊且咩城。他知道,即便這是個陰謀,這個險他也不得不冒。要保住南詔國,要保住自己的國主的位置,他別無選擇。

  會談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雙方的討價還價過程其實已經沒有必要,只是在歸還雙方的俘虜和百姓的細節上,對於大唐士兵死傷的碑文以及立碑的地點,祭奠的形勢上。對於重建安定城的一些具體的事務上做了一些敲定。事實上也基本上由王源提出,閣羅鳳要是覺得不太滿意,也會小心翼翼的提出些異議。王源倒也做了些讓步。

  到中午時分,基本上該談的都談攏了,更為具體的細節則需要具體之人的合作和磋商,那並不是閣羅鳳和王源之間的事情了。於是將商議的內容落實為白紙黑字,雙方簽字確認,協議便成。

  對於王源而言,需要將這份自己簽了字的協議立刻送往京城交給楊國忠,楊國忠會上奏玄宗認可,然後楊國忠代表朝廷簽字,協議便可執行了。王源當然相信這份協議是一定會得到玄宗認可的,要是這種占足了便宜的協議都無法被朝廷認可,那只能說明玄宗是老糊塗了。顯然玄宗不是那樣的人。

  而王源和閣羅鳳之間私下裡的協議卻以另外一種方式得到落實,那便是直接的行動。王源可不會將這種私下裡協議落實到紙上,那是不明智的作法。而這種雙贏的私下裡的協議,其實也根本無需紙面的約束,這一點閣羅鳳也很清楚。

  午飯後,王源請閣羅鳳來到城東廣場,那裡,數千蠻兵俘虜和傷兵已經集結在此,上萬套繳獲的蠻兵的皮甲武器等也已裝車。宋建功直接將名單和物品清單交於閣羅鳳之手,閣羅鳳和阿蘿都很是驚訝於王源的說話算話。出兵互助只是一句口頭上的承諾,而王源卻真的為了這個口頭之諾便兌現他的諾言。光是這份心胸和氣魄,閣羅鳳便自愧不如了。

  閣羅鳳來時便帶來了五百馭象人交給了劍南軍,而此刻,王源也兌現承諾,五十頭巨象也沿著街道進入廣場之中,交於閣羅鳳手下接管。閣羅鳳激動的連連道謝,對王源行禮不迭。

  第483章 傲嬌

  王源這麼做當然不是犯傻,除了表示大度和坦誠之外,這數千蠻兵俘虜和傷兵也是劍南軍的一個頭疼的問題。殺又不能殺,用又不能用,誰知道這些傢伙的身上藏著什麼古怪。士兵們也不敢接觸他們,生恐一不小心中了他們的道兒那可麻煩的很。

  而且,這些傢伙一個個像是餓死鬼投胎,一個個看著消瘦的身軀,消耗起糧食來比同等數量的劍南軍還要厲害。那些傷兵還要耗費軍中的藥物給他們醫治,還要人手看管他們。更惱人的是,這些傢伙似乎野地里生活慣了,在關押之處到處亂拉亂撒,搞得軍營中臭氣熏天,實在是讓人難以忍受。照這樣下去,遲早會疾病橫行軍中,這些南詔蠻兵也許會沒事,但劍南軍可沒他們那樣的抵抗力。

  所以早一天打發他們滾蛋,軍中便早一天得到安寧。

  但這近八千的俘虜和傷兵顯然對閣羅鳳來說極為重要,南詔國這次損失巨大,國中壯年男子損失了數萬。這些蠻兵的回歸既解決了兵員的問題,也解決了南詔國人丁的繁衍問題,恢復國力的關鍵便是恢復國中人力,南詔國最缺的便是人丁了。

  「王副帥,我不知說什麼才好。此次王副帥在這種情形之下放了我閣羅鳳一馬,對我閣羅鳳而言,不啻為恩德一件。此次與大唐為敵,確實是我自不量力,幸而今日能平息刀兵之禍,還我南詔和平安寧,這全是王副帥之功德。閣羅鳳在此立誓,絕對遵守和王副帥之間的約定,但你在劍南一日,閣羅鳳絕對不會越雷池一步,絕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臨別之際,在羊且咩城外,閣羅鳳終於說出了肺腑之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