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紮好了營盤之後,眾人最關心的莫過於如何過河了,傍晚時分,王源帶著身邊的一乾親衛到了河邊指指點點了半天,直到天色全黑才回到營地里。晚飯後,李宓和宋建功兩人打算找王源商議此事,到了王源的帥帳前,見裡邊黑燈瞎火。帳前守衛告訴兩人,王副帥身子乏累,已經睡下了,吩咐不讓人打攪。兩人面面相覷不得不回去休息。

  這一夜過得可不安寧,雖半夜裡守夜的劍南軍士兵聽到了不少動靜。兩側山林中確實有南詔蠻兵蠢蠢欲動的身影。夜半時分,前軍營地處,有數百人手拿著樹枝和茅草偽裝成樹人和草人往軍營邊摸去,卻被瞭望塔上的劍南士兵發現,一聲令下,埋伏在營地欄杆內的弓箭手一頓亂射,將他們射的飛逃而走。

  其他地方也發現有蠻兵偷摸靠近的事情,也都被劍南軍士兵發覺,沒有造成什麼危害。

  天一亮,李宓和宋建功便去找王源,被告知王副帥帶人去瀘水岸邊的,說兩位將軍要是來找便請他們去岸邊峭壁上去。兩人忙匆忙出了大營來到岸邊峭壁上,王源果然在峭壁上和幾名親衛指指點點的說話。

  見李宓和宋建功前來,王源笑著招手道:「兩位將軍,來的正好,給兩位介紹一下,這一位是我貼身親衛譚平,他曾住在山中,善於使用繩索搭橋,我正同他商議如何搭建索橋之事。」

  譚平上前見禮,李宓和宋建功下了馬問道:「譚兄弟有何妙招?」

  譚平道:「剛才和副帥說了,兩岸之間搭建繩索,鋪設木板棧道便可,方法並不難。命人攜帶細索乘木排過河,再將粗索拉過河岸對面,以絞盤絞緊固定在崖壁上。百餘根粗索便可搭建出可行車馬的簡易棧橋索道。若是想牢固些,今後再多加繩索便是。」

  譚平邊說便在地上畫圖形,倒也簡單明了,李宓和宋建功都看懂了。

  「這倒是可行,副帥,但是有個難題副帥想過沒有。橋容易建,但對面若有閣羅鳳的兵馬埋伏,這橋無論如何也是建不成的。」宋建功皺眉道。

  王源笑道:「宋將軍,瞧見那崖壁上的大山包了麼?只要守住那處山包,在山包下方的崖壁下搭建索橋便有了保護了。」

  李宓皺眉道:「能守住那大山包倒是可行,但需要兵馬渡河。這不正是我們的難題麼?」

  王源笑道:「士兵渡河其實有更簡單的法子,我建索橋是為了讓馬匹糧草輜重也跟著過河,將來也可作為連同南北岸的通道。我只問兩位將軍,若是讓你們守住那大山包的話,起碼需要多少兵力?當然是按照閣羅鳳的全部兵馬都在對岸埋伏的情形下。」

  宋建功道:「若是光守的話,一萬兵馬足矣。迅速修築工事,攜帶大量弓箭可以輕鬆防守住。」

  王源道:「好,我給你一萬五千兵,弓箭每人兩壺,你必須堅守兩天以上,因為這索橋建好起碼需要兩天。」

  宋建功道:「一萬五千兵慢說兩天,十天二十天也沒問題。」

  王源道:「好,就這麼說定了。」

  李宓瞪眼道:「為何便交給宋將軍了,老夫只要八千兵。」

  王源笑道:「老將軍便不要跟宋將軍爭了,讓了宋將軍便是。」

  宋建功得意的笑,忽然皺眉道:「說了半天,這一萬五千兵馬如何運過河去我還知道呢。木排肯定是不成了,難不成要飛過去不成?」

  王源微微一笑道:「便讓你飛過去又如何。」

  第424章 阿蘿

  瀘水南岸密林之中,一座簡陋的營帳搭建在林間空地上。營帳前後左右都用樹木遮蓋掩映著,裡邊擺著簡陋的桌案等物。營帳周圍的林地里,大大小小用樹木長草搭建出來的簡易的庇護所成千上萬,密密麻麻的分布在空地周圍方圓五六里的樹林裡。

  這裡是閣羅鳳的密林大營,他率領的三萬兵馬已經早早便埋伏在瀘水南岸。北岸他只派出了兩千多蠻兵沿途對劍南大軍進行騷擾。

  對閣羅鳳而言,這段日子是很煎熬的。當嶲州之戰吐蕃大軍和爨崇道的兵馬被全部殲滅的消息傳來時,身在曲州南烏蒙山中的閣羅鳳是極為震驚的。之前的曲州得而復失其實閣羅鳳並沒放在心上,因為很大程度上那是他自己的主動放棄。他不想抵達曲州的劍南軍主力進行廝殺。即便是要打,最好也是在密林山谷之間作戰,那才是他最有把握的。所以,對於新任劍南軍的領軍副帥王源,閣羅鳳並沒有看在眼裡。

  但當嶲州之戰的消息傳來,特別是得知此戰的情形的時候,閣羅鳳驚的目瞪口呆。爨崇道的兵馬竟然跑去攻擊吐蕃大軍,和吐蕃大軍廝殺的兩敗俱傷,結果被王源占了大便宜。進一步的了解細節之後,閣羅鳳不得不承認,這個王源確實有些手段。爨崇道也是愚蠢之極,居然妄想同大唐合作,生出取代自己成為雲南之王的野心來。他的下場完全是活該,閣羅鳳對他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

  然而,惱恨歸惱恨,爨崇道這一死,自己失去了一隻可用之兵,也無人替自己去衝鋒陷陣了。而且吐蕃三萬大軍也被殲滅,西路戰線頓時一馬平川暢通無阻。若嶲州的大唐兵馬直取姚州的話,豈非將自己的後路給抄了。於是閣羅鳳來不及多想,第一反應便是立刻從曲州退回姚州。他不想成為瓮中之鱉。

  但閣羅鳳對守住姚州是沒什麼信心的,守城不是他的強項,而且姚州的城防也並不堅固。閣羅鳳也並不打算去守住姚州。他想的很清楚,要保住姚州必須故技重施,利用地利的優勢再來一次瀘水之戰。只有在半路上利用高山密林的優勢擊垮劍南軍,才有可能讓劍南軍知難而退不敢對姚州染指,除此之外,絕無守住姚州的辦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