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傳令柳鈞,準備進攻。爨崇道最後的手段都用處來了,他恐怕要藉機逃走了,讓柳鈞衝鋒,堵住他的退路,逼著他繼續和吐蕃兵交戰。」王源沉聲下令。傳令兵飛騎而去,不久後,柳鈞的騎兵大隊開始緩緩的移動,衝鋒開始了。

  正如王源所預料的那樣,利用毒瘴造成的片刻機會,爨崇道急切下令撤離戰場。就像噴了墨汁之後的章魚,那毒瘴便是他最後脫身的手段。然而,逃出數百步之後,爨崇道發現唐軍騎兵正迎頭對著自己撤退的方向發動衝鋒。爨崇道怒罵連聲,不得不掉頭往南。那裡是吐蕃的步兵,但爨崇道知道,此刻即便是和吐蕃步兵遭遇,也好過被這四千唐軍騎兵踐踏。

  吐蕃大軍在遭受毒瘴攻擊之後瞬間數千兵馬失去了戰鬥力,當發現唐軍騎兵衝鋒而至的時候,倚祥葉樂和鐵刃西諾羅都明白了一切,大家都被唐軍給耍了,確切的說,是被王源耍了。

  到此時別無他法,唯一能做的便是全力應戰。雖然背南詔兵馬莫名其妙攻擊損失了近三成兵馬,但是還有近兩萬兵馬在手,還有一戰的資本。

  「把王源的腦袋給我割下來,我要把他的腦袋放在嶲州城城樓上三天三夜,然後挫骨揚灰。否則難消我心頭之恨。」倚祥葉樂怒吼道。

  鐵刃西諾羅道:「現在大丞相不會說卑職愚蠢了吧,到底誰最愚蠢,大家心知肚明。」

  倚祥葉樂氣的翻白眼,但此刻他能依靠的便是鐵刃西諾羅,也只能裝作聽不見了。

  柳鈞一馬當先,身邊數十匹健馬上坐著的都是膀大腰圓的崑崙營的大黑奴們,有他們在身旁,柳鈞有恃無恐。身後數千鐵騎隆隆碾壓過來,像是一道巨大的洪流,沖入吐蕃大營之中。後方里許處,嶲州萬餘步兵排成數十方陣,刀劍耀眼,槍戟如林,吶喊著掩殺而至。

  太陽升起,照耀著荒蕪的戈壁灘。山丘之東,一場三方混雜,四五萬人的血腥大戰正式拉開序幕。

  第414章 大戰(三)

  四千騎兵如刀鋒般切入本已混亂不堪的戰場,剛剛經歷毒瘴攻擊的吐蕃大軍尚未來得及喘口氣,便不得不再次投入戰鬥。

  吐蕃軍中騎兵的數目其實也不少,總數當有六千之數。其中大多數是輕騎兵,被稱作蘇毗騎兵。剩下的都是被稱作羊同騎兵的中型騎兵。輕騎兵的標準裝備是皮甲加彎刀加弓箭,而中型騎兵的標配是鐵製鎖子甲加長矛加彎刀。從裝備上便可看出,羊同騎兵其實在適合近戰的衝鋒兵種。而輕騎兵明顯是不適合近戰的騎兵,因為他們的裝甲是皮具,且沒有騎兵衝鋒時最適合的武器長矛。所以輕騎兵被設定為可以依靠機動力遠距離弓箭施射,不得已被近身後才用彎刀肉搏。

  本來,劍南四千騎兵沒有那麼容易便沖入敵陣之中,起碼在沖入敵陣之前要受到吐蕃步兵弓箭手(桂東岱射手)和輕騎兵弓箭手大範圍密集箭支的狙擊,會付出相當的代價才會衝進敵陣。但卻因為爨崇道的兵馬率先偷襲成功,攪亂了整個吐蕃大軍的布局,並且不得不在爨崇道手中損失了一千多騎兵和數千步兵。更糟糕的是,吐蕃郡在遭受毒瘴攻擊後因為混亂而沒能有效的組織起防止劍南軍衝鋒的弓箭防禦體系,就這麼輕易的讓四千多劍南騎兵毫髮無損的未受絲毫阻擋的沖入了大營,結果是相當致命的。

  劍南軍騎兵雖然不是重騎兵,但身上穿的都是鎖子甲和山文甲,最差的也是細鱗甲,這些盔甲都是大唐制式盔甲,而且他們都是鐵質鎧甲,肉搏中的防護作用比之皮甲好了不知多少倍。在武器上,劍南騎兵一半以上配備了長矛,這更是衝鋒到敵軍中最可怕的武器,所以從四千劍南騎兵沖入吐蕃大營的那一刻起,匆忙迎上前的吐蕃輕騎兵便處於絕對的劣勢。無論是裝甲還是兵刃上,吐蕃輕騎兵都不是劍南軍的對手。

  接戰的一瞬間,長矛刺穿皮甲刺入血肉的聲音便四下里響起。面對呼嘯而來依靠巨大慣性刺來的長矛,吐蕃兵馬無法睥睨其鋒芒,只能用血肉硬生生的接受了這一次洗禮。接戰盞茶時間,被四千劍南軍斬殺上千。一時間驚馬狂奔,慘叫連天,血流成河。

  一片驚惶之中,王源率領的一萬一千步兵從北方掩殺而至。吐蕃大軍一瞬間要應付來之東邊的騎兵攻擊,北邊的劍南步兵攻擊以及南邊的南詔殘兵的拼死突圍攻擊。三面受敵,顧此失彼,要不是兵馬數量眾多,幾乎在瞬間便要崩盤。

  鐵刃西諾羅眼睛你都在冒火,嗓子都快喊啞了,原西營六千兵馬堵上東邊的缺口,而中營的一萬兵馬便只能毫無花哨的同劍南步兵撞在一起。原東營和南音的殘兵尚有四千餘兵馬,此刻堪堪堵住南詔兵馬的猛攻。依靠人數的巨大優勢,才堪堪將局面穩定。

  戈壁灘上喊殺聲震耳欲聾,到處是刀劍交擊之聲,砂礫塵土飛揚,箭矢毫無規則的橫飛亂射,無處不在戰鬥,無處不是危險之地,即便你不在與敵對陣,也無法預料道會不會有一隻弓箭從莫名其妙的射中你的要害而斃命。在小山之南方圓數里的戰場上,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廝殺的身影,每一刻都有數十人倒在血泊之中。地面上因為太多血液的浸染,接戰最激烈的地方竟然連乾燥的沙土都成鮮血攪拌的黏糊糊的泥潭,顏色鮮紅,詭異之極。

  王源和公孫蘭並肩在馬背上衝殺,這兩人所到之處幾乎沒有對手的阻擋,殺這些吐蕃的步兵對兩人來說就是殺雞用牛刀。在王源身先士卒的鼓舞下,李宓和眾將領率領步兵步步推進,將吐蕃中營應戰的防線一路摧毀。戰事一直往南邊縱深推進。然而,衝殺正酣的劍南步兵忽然遭遇了兜頭澆來的數輪箭雨,瞬間死傷數百人,王源不得不下令停止推進,陣型後撤,脫離對方弓箭射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