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玄宗想了想道:「朕說過這句話麼?」

  安祿山「噗通」跪倒在地,磕頭道:「請陛下治臣之罪。」

  玄宗愕然道:「你這是幹什麼?」

  安祿山哭喪著臉道:「陛下不記得這句話,便是說臣是假傳聖諭,罪不當恕,請陛下治我之罪。」

  玄宗苦笑道:「你也太認真了吧,朕只是不記得罷了,朕一天也不知道說過多少句話,幾個月前你來京城的一次談話朕如何記得?朕都過了花甲之年了,你以為還能句句記得清楚啊?」

  「請起居郎拿起居實錄來翻找對證。」安祿山梗著肥脖子道。

  「罷了罷了,朕記得說過這句話了,真是拿你這胡兒沒辦法。」玄宗苦笑拂袖道:「起來吧,這是幹什麼。」

  安祿山吃力的爬起身來,憨態可掬的整理好皺了的衣衫道:「陛下記得便好了,正是這句話,才讓臣竭力促成奚族歸順之事,完成陛下心中所希望的事情。臣無他優點,只要陛下想做的事情,臣是一定要替陛下做成的,所以從那時起,臣便著力促成此事。」

  王源差點都吐了,安祿山這馬屁拍的簡直太噁心,配合著他人畜無害的肥胖呆萌的形象,任誰也不知他憨厚的外表下竟然隱藏著艱深的心機。

  「你很好,你一向很尊重朕,對朕也很忠心。」玄宗微笑道。

  「謝陛下,有陛下這句話,臣也值了。回到那件事上來,正因為臣要促成奚族歸順之事,所以一直同奚族人進行接洽探知他們的誠意。在王欽使抵達幽州的那幾日,正是事情突飛猛進的時候,王欽使可能不知道,你抵達幽州城之前的那天,正是奚王李魯蘇抵達幽州城的日子。你在幽州城中,奚王李魯蘇也正在幽州城中同我談判歸順大唐的條件。」安祿山轉向王源道。

  王源沒驚訝,李林甫和楊國忠倒是驚訝了,楊國忠詫異道:「什麼?你竟然讓李魯蘇到了幽州城?此事你怎沒告知朝廷?」

  安祿山憨厚的胖臉上滿是無辜,攤手道:「剛才你們不是聽到了麼?陛下希望促成此事,我這是在完成陛下交代之事啊?李魯蘇不來,我怎知他誠意?」

  楊國忠無言以對。王源心中暗嘆安祿山奸猾之極,這是偷換概念,將玄宗扯出來當擋箭牌了。拿玄宗隨口一說的事情當聖旨來辦,在此情形下自然是做什麼都不逾矩了,想必玄宗也不會因此怪他,反倒會因為他表現出的忠心而護著他。

  果然,玄宗皺眉思索道:「祿山,朕認為定是你要求李魯蘇去幽州談判,順便試一試他的誠意。他若不敢去,定是心中有鬼,歸心不誠。他若敢去,想必是歸順之心甚堅,便可以著手商議條件了。」

  安祿山高聲道:「陛下聖明,臣就是這麼想的。奚族人說想要歸順我大唐,臣當然要檢驗他們的誠意,所以便邀請李魯蘇來幽州商談。臣之前沒料到他會真的敢來,所以便沒有將此事上報朝廷,這是臣的罪過,陛下和兩位丞相若是覺得這事兒不妥的話,回頭責罰我便是,我絕不狡辯。」

  楊國忠悻悻無言,只道:「你說這些是想說什麼?我問的可是那三千兵馬如何出現在媯州境內的事情。」

  安祿山笑道:「楊左相怎麼這麼急性子,這不剛剛說到此事麼?那三千兵馬正是李魯蘇帶在身邊隨行的奚族兵馬啊。我沒讓這三千人進幽州地界,李魯蘇只好同意了,但我也不好太不給他面子,大小他也是奚族人的王者,所以便做了變通,只許他帶一百護衛進幽州,那三千護衛兵馬便只能駐紮在雞鳴山以北的媯州荒原上,左相可明白了?」

  眾人這才明白安祿山囉嗦了半天的用意,便是解釋那三千兵馬不是自己的失職放他們入境的,而是為了陛下吩咐的大事而跟著李魯蘇進入大唐境內的護衛。而且自己還強硬的要求李魯蘇淨身進幽州,那三千兵馬是迫不得已駐紮在媯州,所以王源遇到他們,純屬巧合加誤會。繞了個大圈子一面是洗白王源話語中的指責失職的嫌疑,又標榜自己如何讓李魯蘇低頭俯首進入幽州。

  王源看著這個面前這個臉上笑眯眯的憨厚大胖子,心裡噁心的直想吐。安祿山看來為了應付這次泄密做足了功夫,進京之後計劃周密,每一步每一句話都堵得死死的。在他做好這些安排之後,自己發現的那些秘密基本上已經無法說出口,說出來也沒人信。

  「所以說,王侍郎剛才的話有的確實是揣度正確了,譬如說這場遭遇是個誤會,但這並不是我邊境防守不嚴任奚族人隨意出入我大唐境內所致。我之前說要對王侍郎致歉的原因是,由於我的考慮不周以及麾下人員的失職,未能將王侍郎巡查河北道的路線擬定好,導致這場遭遇戰,以至於差點出了大事。為此,犬子安慶緒我已經將其革職,因為他的愚蠢,導致了這件事的發生,我要好好的懲罰他。與王侍郎相比,我那不成器的兒子雖然與你同歲,但本事上差點很遠呢。」安祿山語氣誠懇朝王源拱手道。

  王源無話可說,整件事已經絲絲入扣滴水不漏,情節、態度上都已經無刺可挑,自己能做的也就是表示自謙豁達和原諒了。

  「原來如此,哎,二公子人還是很盡職的,也不必這般懲罰他,這也不是他一人的錯。擬定路線的時候我堅持走雞鳴山峽谷,這當中也有我的責任。但不知我那麼兩場遭遇戰之後,是否給安帥談判的大事添了麻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