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無語點頭,再問道:「左相,我和奚族人交戰之後的事情你都知道了麼?」

  楊國忠道:「知道啊,下午王忠嗣到了政事堂拜見我,你去雲州的事情他跟我都說了,還說巨石關外大捷有你的一份功勞。你可真是福將,對突厥的這場大捷又有你的一份,這可上哪說理去?只是我有一點不明白,你怎麼會自己跑去雲州了?把柳鈞他們落在了巨石關外了,這多危險啊,還好他沒事,不然你再大的功勞也是白搭。真是糊塗的很。」

  王源微微一嘆道:「左相啊,太多的事是你想像不到的,我接下來要說的事情必讓你大吃一驚。」

  楊國忠皺眉道:「瞧你一點都沒高興的樣子,總覺得不太對勁,難道有什麼不好的事情麼?」

  王源看了看章仇兼瓊和鮮于仲通,楊國忠道:「不必避著他們兩位,我能知道的事情他們兩位也都能知道。」

  王源點點頭,默默灌了一杯後,輕聲將在范陽境內發生的事情以及後來去雲州搬救兵救人的事情一股腦兒都說了出來。再看楊國忠和其他兩人臉色發白呆若木雞一般。

  「事情就是這樣,這回左相該明白我為何要去雲州搬救兵了吧,而且柳鈞也不能隨我前去,我只能讓他們繞道巨石關外等候救援。萬幸他福大命大,差一點便死在突厥人手裡了。」

  楊國忠緩緩起身來踱步,半晌後道:「你的意思是,他將朝廷撥付給雄武城囤積的兵器物資供應給奚族人?被你的手下發覺之後所以引奚族人殺你們滅口,反被你擊潰敵軍逃脫,之後便派兵往巨石關外追殺你們?」

  王源道:「正是。」

  楊國忠道:「這事兒我本該不信,但從你口中說出的話我又不得不信,誰能告訴我,安祿山這麼做是什麼意圖?想造反麼?」

  「那也……未必吧,安祿山豈有這個膽子。也許是暗中同奚族人有些什麼勾當。邊鎮兵馬有時候確實會拿兵器物資換其他東西,譬如女人、皮毛,牛羊什麼的。」章仇兼瓊道。

  王源甚是無語,但他不想反駁章仇兼瓊,因為沒有必要,他已經看出了楊國忠似乎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憤怒,相反,從楊國忠的眼睛裡,王源居然看到了一絲竊喜。王源覺得非常非常的奇怪。

  第374章 巨奸

  「你怎麼看?」楊國忠雙目炯炯盯著王源問道。

  王源想了想道:「實不相瞞,我叮囑所有人三緘其口,不准宣揚此事。王忠嗣試探我多次我也沒鬆口,便是因為我不知道此事會引發什麼,所以想告知左相聽左相定奪。但要說我個人的意見,對一個差點要了自己命的人,我能想什麼呢?」

  楊國忠呵呵一笑道:「二郎,我明白你的意思,安祿山在范陽要殺你,你定對他恨之入骨。你定想著要將此事揭發,置安祿山於死地,報了這一箭之仇吧。」

  王源皺眉道:「左相,這可不是私人恩怨。這是關係我大唐邊鎮安危的大計。一個同外族勾結的人卻擔負著鎮守邊鎮的重任的將領,如何能讓大唐社稷安穩?」

  「我懂,我懂,你其實是擔心安祿山有不軌之心的。但這件事數日之前我若得知的話,也許即便沒有確鑿證據,我也會領銜上奏陛下,請陛下徹查此事。但是現在才得知,時機已經過了。萬幸你沒有大肆宣揚,否則事情將變得很麻煩。」楊國忠擺手道。

  「此話怎講?」王源詫異道。

  楊國忠道:「我現在才明白,這次安祿山來京的目的了,原來他就是怕你回到京城之後拿這件事對他做文章,所以他在五日前抵達了京城。而且他已經向陛下提出了一項針對奚族人的邊策,得到了李林甫的支持,陛下也已經答應了。」

  王源皺眉道:「什麼策略?」

  楊國忠道:「前日陛下召見我和李林甫進宮,對我們說了一件事情,那是安祿山提出對奚族人安撫的一系列政策。安祿山說,奚族首領李魯蘇有同我大唐修好之意,所以安祿山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政策讓奚族人臣服我大唐,保我大唐邊境安寧。」

  王源愣了愣,腦子裡迅速思索著安祿山提出這一策略的用意。

  「安祿山說這是個絕好的穩定邊鎮的機會,安祿山陳述的理由有三。其一是,我大唐北境現在同時應付著契丹、奚族、突厥三大胡族,戰事頻發,戰端不斷。雖我大唐兵精糧足,但應付他們耗費大量精力和財力,兵費開支也讓朝廷背上大包袱。其二因為戰端頻發,北境邊境之地也幾乎成了不毛之地,百姓們也不敢安居,造成大批流民南下,給其他州府帶來巨大壓力。盲流之民也會引發一些不可控的暴亂之事。其三,奚族若能臣服我大唐,從北方邊境格局上而言,既能減少一處壓力,又能以奚族作為緩衝區,成為牽著突厥和契丹的力量,戰時可互為支援,可大大威懾突厥和契丹胡族,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

  王源心中已經逐漸明白了安祿山的用意,安祿山這一招叫做「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這個計劃一推動,和奚族人之間的來往也就順理成章了。

  楊國忠繼續道:「陛下認為這三個理由都非常的充分,我大唐邊境北有突厥、奚族、契丹,西有吐蕃,南有南詔。雖稱不上強敵環伺,但每一處都需要投入重兵防禦,確實是朝廷很大的負擔。當初太宗送女同吐蕃王子松贊干布和親,其實也是認為和策為貴,能不起干戈便不起干戈。所以陛下認為此策可行,但還想問問我的意見。李林甫當即贊同此事,說安祿山這個提議非常好,絕對對我大唐有利,陛下很是開心。我雖有些疑惑,但聽陛下口氣其實內心裡早已是同意了安祿山的提議,加之李林甫也同意了,便未加反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