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老師的意思是,我們倒是奈何不得他了?這個奸賊就這麼放任他逍遙?」柳鈞激動道。

  王源道:「當然不是,此事我會處理,我會先同左相說這件事,左相是一定會信我的。再通過左相之手暗中查獲證據,最後才能一舉拿了安祿山。否則貿然傳出消息去,安祿山在朝中交好甚多,會被反誣,那才是最麻煩的。」

  「這是何道理?」眾人很是激憤,沒想到居然會奈何不了安祿山。

  公孫蘭靜靜開口道:「二郎所言絲毫不假,若回京城你們亂說此事的話,最終會害了大家。所以,大家都要閉緊嘴巴,誰都不准亂說,交給二郎處理去便是。」

  柳鈞點頭道:「雖然我不是太懂,但我聽老師的,回去絕不亂說便是。」

  王源讚許點頭,轉頭對沉默不語的劉德海道:「劉將軍怎麼想的?」

  劉德海沉聲道:「那麼,欽使能保證為我那五百兄弟報仇麼?」

  王源搖頭道:「我也不敢保證,情形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的多,著急也於事無補,我只想請諸位信任我,這件事我來處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操之過急反噬自身。」

  王源說的鄭重,眾人雖然並不理解,但見王源的態度堅決,意識到也許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劉德海一拳砸在地上,嘆息流淚道:「我那五百兄弟全死了,我沒臉回北海郡了,如何見家鄉父老?」

  他從北海郡帶著五百團練兄弟出來,只過了一個月時間,手下兄弟死傷殆盡。身邊只剩下了三名兄弟,還身受重傷,必然要留下殘疾,心中著實悲痛。一聽到罪魁禍首還一時奈他不得,心中更是煩悶,壓抑的情感終於爆發,鐵骨錚錚的漢子也忍不住痛哭失聲,周圍眾人也自黯然。

  王源理解他的心情,五百團練兵馬都是北海郡當地的農家子弟,本以為跟著他出來能建功立業廣大門楣,卻落得這般下場。劉德海是再也無顏回北海郡面對他們的家人了。而且事情還變得如此憋屈,更是讓人想不通了。

  「劉兄弟,我不知說什麼好,我能做的便只是回京之後厚恤他們。當初我若不提議讓你們跟我隨行便好了,我也很是後悔。」王源拍著劉德海肩膀道。

  劉德海忙道:「這事豈能怪你,只能說命數使然,兄弟們遇到了這一劫。不過讓我欣慰的是,他們都沒丟咱們北海郡的臉,個個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

  王源微笑點頭道:「劉兄弟,你們北海郡的漢子都是好樣的,這無需懷疑。」

  柳鈞插話道:「劉將軍,我都沒哭,你哭什麼?這次我可沒比你少受罪。我手下的護衛都死光了,三個黑奴現在還滿身是傷不知死活呢。我的寶馬都被我親手給宰了,你知道那馬兒多值錢麼?五百貫都不值,你看我掉了一滴眼淚麼?」

  劉德海被他逗樂了,挑著大指道:「說的是,小爺這一路上沒叫過一次苦,沒滴過一滴淚,那裡像個十歲的孩童,就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了。要說這一路上我最敬佩誰?除了小爺莫屬。」

  柳鈞哈哈笑道:「你知道就好,死了人怕什麼?你今後可前途光大了,老師不會虧待你的,我也不會虧待你的。」

  劉德海這才想起這次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從今往後,自己恐怕要飛黃騰達了。想想這些,倒也將悲痛心情沖淡不少。

  第371章 人心

  王源當然不是不想回京揭露安祿山的嘴臉,他這幾日一直在認真的考慮這個問題。此次死裡逃生回到京城,按理說應該將安祿山勾結奚族人,向他們提供武器裝備戰馬等物資的勾當盡數合盤拖出,徹底揭露安祿山的狼子野心。

  這事聽起來挺痛快,也挺容易辦到,但深入的思考下去,王源忽然發現,除了口述之外,自己竟然無任何這方面的直接證據。而且即便是自己的口述,其實也是從公孫蘭的口中得知而來,自己甚至都不是目擊者。在王源看來,公孫蘭的話當然是真的,但在別人看來,則缺少說服力了。而公孫蘭這個唯一的目擊者也不可能去公開作證,公孫蘭是不可能曝光自己的身份的,那會召來無盡的紛擾。唯一能代替她作證的便只能是自己了,可惜自己連目擊者都不是。

  自己能佐證的無非便是發現這件事後所遭受的一切意圖滅口的攻擊,而這攻擊卻和范陽兵馬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借用奚族人之手攻擊自己的手段實在毫無漏洞,滅口成功了,自然一了百了。若不成功,也不關安祿山的事,他大可一推乾淨,因為范陽兵馬並沒有參與攻擊。然則此事還是難以有有力的佐證來證明他和奚族人勾結。

  至於范陽兵馬的一路追蹤,說辭其實很簡單,只說是得知欽使遇襲,范陽兵馬前來保護便可推脫。至於巨石關外的懷安縣兵馬對自己的屬下進行過一上午的攻擊的事情,開脫的辦法有很多種,要麼說誤以為是突厥人,要麼乾脆死不承認,總之,只要想抵賴,便能抵賴掉,誰的嘴巴大誰便占據上風。

  而且王源一直在考慮的另一件事情便是自己和公孫蘭在去往雲州的途中被發現的那件事。自己和公孫蘭在山野中脫離了追捕的時候,消息肯定會立即稟報給安祿山。得知此事的安祿山一定會做好自己安全逃回長安之後的一切準備。他一定會計劃好一切,就等著自己回京時對他進行揭發,然後自己便會一條條的被反駁,直至被他以誣陷罪反咬一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