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輕輕搖頭道:「李將軍,我無需解釋。我在雲州便說了,有些事我不想說出來,即便我想說出來,李將軍怕是也不想聽。李將軍若是真想聽我解釋的話,在救人之後我會向你解釋。」

  李光弼呵呵而笑道:「王欽使,你今日說話顛三倒四,無非便是要我在沒有計劃好的情形下下令進軍救你的人,王欽使,午後你還說為了大義會捨棄貴屬生死,看來只是說說而已。」

  王源搖頭道:「李將軍,你我在這裡爭執不休的時候,突厥人正在我大唐巨石關縱橫來去如入無人之境,正在屠殺我的手下。我知道李將軍打仗必謀定而後動,安排的仔仔細細的。說好聽點這是謹小慎微,說難聽點,李將軍不過是膽小怯戰,怕此戰失利擔上重責罷了。」

  「你說什麼?」李光弼面色變冷:「你膽敢指責我用兵方略?本人在邊境領兵十餘載,還沒有人如此質疑我,你好大的膽子。」

  王源話已說開,索性敞開了道:「之前我並不敢質疑李將軍的用兵方略,但現在我卻要質疑了。李將軍,你也莫把人當傻子,我王源也看得明白一些事情,也看得清楚一些人心之妙。恕我冒昧的來替將軍分析一番心理:李將軍的心中一定抱著此番營救行動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心思是不是?當日我說秦國夫人府的少公子被困於此,王節度立刻同意發兵,怕是便因為我求援之後你們若不發兵的話,事後會被楊家指責怨恨,是也不是?所以發兵於此,但卻根本沒想著去冒險是不是。若無突厥兵馬出現,或許這次營救還順理成章。但現在遇到突厥兵馬出現,李將軍心中肯定在想著如何避諱這場戰鬥,明哲保身是也不是?反正事後說起來也有說辭,大軍已經出發救援了,只是遲了一步,事後楊家也無理由指責於你們,是也不是?」

  李光弼臉色因震怒而變得鐵青,王源的話句句如刀刺在他的心窩之中,將他形容的如此不堪,這簡直讓李光弼氣的肺都要炸了。

  「你好大膽!竟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竟敢如此詆毀誣陷王節度和本人,你……你簡直不可理喻。」李光弼厲聲怒斥。

  王源絲毫不懼,昂著頭冷笑道:「李將軍,說到你痛處了是麼?你大可殺了我,否則今日之言我會在回長安之後和左相句句明言。揭露你們陰暗齷蹉的心思。」

  李光弼怒極反笑,指著王源的鼻子道:「果真是個小人,難怪能爬的這麼快,原來便是靠著這些顛倒黑白的本事。氣煞我也,真正氣煞我也。你想死是麼?當真以為我不敢殺了你?」

  王源冷笑道:「你當然敢,但你殺我的事可無法保密,我身邊的這位公孫姑娘憑你們的本事還奈她不得。她會將今日之事帶回長安稟報的。」

  「我殺你還需保密?真是笑話。」李光弼動了真怒,眼中也冒出殺機。

  帳中將領茫然不知所措,王源剛才的一番話讓他們覺得震驚,若王源所言是真的話,那李將軍此次發兵其實便是走過場,根本就沒打算和敵軍交戰。這似乎有些道理,但細一想,李將軍卻又絕對不是這樣的人。

  郭子儀站在一旁冷眼旁觀,見李光弼真的動怒,似乎舉手抬足間便要真的殺了王源,忙站出來開口道:「李將軍,王欽使,大敵當前,兩位何必在言語上起衝突?李將軍息怒,王欽使也是關心屬從的安危所言無心之語,切不可衝動行事。王欽使,末將以性命擔保,李將軍絕非你口中所言的那般,請你注意言行,否則即便李將軍饒了你,我郭子儀也不答應。」

  王源冷笑一聲並不說話,李光弼卻明白郭子儀是在提醒他切莫衝動行事,當真殺了王源,那可真是後患無窮了。

  想到這裡,李光弼壓下心頭怒火,吁了口氣道:「王源,我不跟你一般見識,眼下面對強敵,本人還要思量如何進攻,你若無事便可退出帳外,這裡不需要你參與了。」

  王源冷笑道:「然後你們便拖時間拖到柳鈞柳小公子被殺,拖到我的三百屬從盡數被殺,拖到突厥人撤出邊境之後才有託詞是麼?」

  李光弼橫眉便要發怒,郭子儀搶先一步道:「王欽使,你這是作甚?這不是正在計議進軍之策麼?你這麼鬧騰於眼前之事有何好處?」

  王源冷聲道:「罷了,我也不跟你們囉嗦了,你們儘管在這裡耗費時間,我自去單騎救援便是,早知如此,我便不該去雲州求什麼救兵,當真是多餘。」

  王源抬腳便往外走,郭子儀高聲叫道:「攔住他。」

  幾名衛士橫身攔在王源面前,王源喝道:「誰敢攔我?」「滄浪浪」一聲從腰間將長劍抽出,衛士們也被迫抽出兵刃,公孫蘭手腕一翻,短劍也來到手上。

  「住手,莫要衝動。」郭子儀大喝。衛士們不敢動手,只遙遙用兵刃指著王源和公孫蘭二人。

  李光弼真是氣的快要發瘋,這王源就是個混不吝,認定了自己沒有救人的誠意,這便要單騎去救人。有心把心一橫讓他自己去送死,但內心中卻又覺得這麼不妥。

  「王源啊王源,你便不能容我想個制勝之策麼?我們就這麼毫無布置的衝去和突厥人交戰,能有幾分勝算?你難道不想想後果麼?」李光弼強自壓抑內心的火氣,語氣儘量變得溫柔,無奈地說道。

  王源昂首朝天翻著白眼道:「等你想出來,人也死光了。恕我直言,我不明白李將軍的膽氣都去哪兒了?眼前的事情明擺著,要麼戰,要麼撤兩條路而已。你要撤兵也不必遮遮掩掩,直接拔營撤退便是。但若要戰,何須這般畏畏縮縮進退兩難?事情明擺著,突厥騎兵並不知我大軍到達的消息,當他們沖入巨石關外之時,正是我大軍從側後迅雷不及掩耳的殺至的最佳時機。三千對三千,本就是勢均力敵之戰,在此情形下本就是出其不意且勇敢無畏者占據上風,為何還要制定什麼方略?你李將軍口口聲聲要蕩平突厥,今日遇到突厥騎兵卻還在這裡考慮勝負得失,還有沒有血性?是不是男人?傳出去沒得教人笑話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