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欣兒嫌那信太臭不接,王源伸手接過,口中道:「李內侍說什麼了?」

  「李內侍要屬下告訴尊上,尊上的苦衷他已明了,為了尊上考慮,今後將不再約見尊上,改由屬下直接送信,以信件的方式傳遞消息。」

  王源點點頭,終於相信了這常坤山是李輔國派來的,否則他不可能說出這幾句話來。

  「還說什麼了?」

  「沒了。」常坤山道,猛然間拍著腦袋道:「還有一句,屬下該死,差點忘了。李內侍要屬下告訴尊上,信中之事必須立刻辦妥,不得推諉。」

  王源皺眉道:「還有嗎?」

  「沒了,真的沒了,尊上寫幾個字讓我帶回宮裡復命便可。」

  王源點頭,指著熱茶點心道:「你自便,我看看這信。」

  常坤山連聲答應,弓著腰來到案邊坐下喝茶,王源移近燭火,拆開那封皺巴巴的信,從裡邊取出一張皺巴巴的紙來,背著常坤山細細讀信。

  燭火下,王源的神色數變,李欣兒看在眼中低聲問道:「怎麼?」

  王源淡淡道:「沒什麼?」轉頭看著常坤山道:「我寫幾個字給你帶回去復命。」

  常坤山拱手道:「有勞尊上。」

  王源取了筆墨匆匆寫了幾個字塞進信封封了口交給常坤山道:「你速回去復命吧,別讓李內侍等的著急,茶水改日有暇再喝吧。」

  常坤山忙拱手道:「尊命,屬下告退了。」

  王源點頭,打開廳門站在廳門台階上目送常坤山出門後,迴轉身來一腳踢開腳邊木椅,口中罵道:「這個狗閹奴,這時候跑來湊熱鬧要我替他辦這樣的事情,完全忘了當初的約定,這不是逼我麼?」

  李欣兒忙道:「到底怎麼了?」

  王源將攥在手心裡的紙團塞在李欣兒手中道:「你自己看。」

  李欣兒展開紙團,上面寥寥數語,既無稱呼也無落款:「近日楊國忠行事莽撞,惹怒李黨,聯合眾官欲劾國忠。殿下以為情勢可嘉利用,逃動楊李兩家互斗,殿下可穩坐漁利。你需立即將楊黨秘事奏報,人員財物之事,所行不軌之事盡數稟報,以利殿下統籌泄露,助長楊李之爭。閱後即焚,不得違背。」

  第309章 破局(一)

  次日早朝之上,左相楊國忠、戶部尚書章仇兼瓊領銜上奏討伐南詔國之事,數十名官員隨之上奏附議。一干官員慷慨激昂正義凜然,歷數南詔國不敬之事,從大唐建國之初一直到現在,大大小小的事例說了幾十樁,成功的將朝上眾多官員的敵愾情緒挑動起來。

  玄宗倒是抱著謹慎之心,當了幾十年的太平天子,雖然邊境上的小打小鬧一直沒停過,但真正起兵討伐他國還沒有過。況且討伐的是名義上對大唐俯首稱臣的屬國。但見群情激奮,上奏之人情緒激動涕淚橫流,歷數征伐南詔震懾大唐周邊蠻夷之邦的必要性,聯想到近年來吐蕃突厥新羅等國的蠢蠢之心和輕慢之舉,心中也覺得有殺雞駭猴懲戒一番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右相國李林甫沒有提出任何的反對意見,這讓玄宗覺得楊國忠的奏議其實是被李林甫所認可的。於是經過一番考慮,玄宗准了楊國忠的奏議,同意由他主導討伐南詔國之事。

  楊國忠等人彈冠相慶,本憋著一股勁等著李林甫他們在朝上反對奏議的時候群起而攻之,沒料到李林甫竟然慫了,沒有提出任何的反對意見,倒也省了一番口水之戰。

  這一切李林甫都看在眼裡,老奸巨猾如李林甫固然從一開始便看出楊國忠提出此議的企圖便是要爭功,但李林甫同時也知道,南詔國是塊難啃的骨頭,與其自己去阻止,還不如讓楊國忠去碰釘子。李林甫壓根就看不起楊國忠,這個不學無術的傢伙主導的伐南詔之戰,是不可能成功的。一旦他伐南詔失敗,都不用自己動手,楊國忠自己便將自己埋了。所以李林甫才保持著旁觀的態度,並不去摻和此事。

  「讓他去歡慶吧,有他哭的時候,咱們只需要等著看戲便成。他是個草包,身邊的也都是些溜須拍馬的草包,竟無一人告誡他此事的危險,老夫真是替他難過。」下朝之後,在政事堂右相寬大的公房中,李林甫對圍在身邊的親信們如是道。

  「好像那個王源便沒有附議,這麼重要的時候,王源甚至告病沒有上朝。」一名官員提醒道。

  李林甫這才想起早朝上似乎沒有見到王源,點頭道:「這個王源倒是個怪人,他該是楊國忠身邊最有謀略的一個,為何這次沒有出頭,難道說他和楊國忠鬧翻了不成?若真是鬧翻了,那可是楊國忠自毀長城了,我看除了王源,他的身邊便全是那些草包了。去探探消息,這王源若真的和楊國忠鬧翻了的話,便在旁邊吹吹風加加柴讓他們徹底鬧崩。沒準本相倒是可以收留這個王源也未可知。」

  ……

  整整一天時間,王源都在思考自己目前所處的困局該如何去解,正如當初自己腳踩兩條船的時候公孫蘭所說的那樣,遲早有一天,自己會處在這種兩難的境地。弄不好便會兩邊不討好,成為兩方都唾棄之人。

  目前的情形雖然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現在和楊國忠的關係進入僵局,在這個時候,李輔國又來要求自己履行臥底的職責,這是將自己逼向絕路。如何破局才是兩全其美之策,這正是王源苦苦思考的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