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取出讖書翻開,裡邊竟然是一片空白,王鉷正覺得驚訝時,見王源提起了筆刷刷刷在裡邊寫了幾句話,之後吹乾墨跡合起來遞到王鉷手中。

  王鉷愣了片刻,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不禁對佩服的五體投地。這才叫精細,如果自己選擇的是不合作,拿了王源之後搜出了這讖書,結果也是空白一本,根本沒有任何作用。交易達成之後便沒有這個問題了。

  這件事從頭到尾安排的都滴水不漏,王鉷終於斷定必是王源策劃了這一切,因為王源的表現自始至終那麼胸有成竹,若是他人策劃王源執行,哪有這般從容不亂,鎮定流暢的。

  第277章 暗示

  巳時末,李林甫從驪山趕回長安。山中的一夜,對李林甫同樣是煎熬,若非夜路難行,擔心自己的身子吃不消的話,李林甫也會在見完玄宗之後便選擇回長安。

  李林甫的心中有著太多的疑惑,突然冒出來的這件事很是突兀,打亂了自己之前的布局。本來自己已經通過說服高力士在玄宗耳邊吹風,基本上確保了楊慎矜接任左相之職。一旦楊慎矜當上了左相,今後朝中事務便基本全部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可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冒出來這麼一件事,怎麼想都有一種陰謀的味道。

  以李林甫多年在朝中打滾的經驗來看,但凡到了關鍵時候出現的突然事件都不是沒有緣由的,也絕不會是巧合。而且,向陛下稟報此事的是王源,這更是讓人生疑。

  自北海郡的事件之後,王源便是李林甫心頭的一根刺,他在北海的所為,攪亂了自己針對太子李亨的一場布局,那本就被李林甫認為是有意為之。現在又是這個王源跳了出來,即將要壞了自己的另一次布局,這更可以斷定是有意為之而非巧合了。

  況且李林甫絕不信這件事沒有楊釗參與,陛下說此事王源尚未告知任何人,李林甫只能嗤之以鼻。楊釗必知其事,而他躲在背後不出頭,這便更是說明這件事是一場陰謀。

  既可能是一場陰謀,李林甫自然不會坐視其得逞,輾轉一夜後,李林甫決定冒著風險幫楊慎矜度過這一關。雖然這麼做有負陛下信任,但也顧不得了。

  風塵僕僕趕到政事堂中,雖然坐的是馬車,但兩條腿已經不聽使喚,畢竟歲月不饒人。但李林甫不顧身體上的不適,還是第一時間命人去請楊慎矜來見。其實無需去請,楊慎矜聽聞李林甫從驪山歸來的消息,便已經第一時間趕來拜見了。最近是關鍵時期,楊慎矜必須時時刻刻的保持和李林甫的溝通和商議。

  楊慎矜跨進李林甫的公房中時,小吏自覺的推出門去,並且關上了房門。頓時,外邊的嘈雜喧囂都被關在了門外,屋子裡很靜,靜的讓人發慌。

  李林甫端坐在黃楊木大椅上,閉著雙目養神,他身邊的桌案上,一隻鏤花銅香爐中,檀香片緩緩的燃燒著,淡淡的藍色煙霧緩緩飄向空中,煙霧將李林甫籠罩著,讓李林甫看上去像是個坐化了的佛一般。

  「相國……相國……」楊慎矜低聲喚道。

  李林甫的眼皮跳了跳,緩緩睜開眼來,吁了口氣開口道:「慎矜來了?老夫正默誦《靜心經》卻被你打攪了。」

  楊慎矜忙拱手道:「下官該死,打攪了相國的靜修,相國恕罪。」

  李林甫擺擺手道:「坐下說話。」

  楊慎矜緩緩的坐在一旁,李林甫嘆了口氣道:「你可知老夫為何要默誦《靜心經》麼?」

  楊慎矜欠身道:「下官不知。」

  李林甫道:「因為老夫的心亂了,須得平靜下來。」

  楊慎矜眉頭一挑欲要說話,李林甫舉手打斷他的話道:「慎矜,你和老夫相識也有十年了吧。十年來你我也算是相互扶持,做了不少的事情,我對你自認為還是了解的,但現在,老夫卻不敢這麼認為了。」

  楊慎矜忙起身道:「相國何出此言?下官始終如一,十年後的我同十年前同相國相識之時沒什麼兩樣。」

  李林甫擺擺手道:「那可說不準,這次去驪山見駕,陛下說,有的人開始是有堅持有夢想的,但隨著歲月流逝便失去了初心,人也變了。老夫覺得陛下說的很有道理。想一想十年二十年前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心中所想已然大不相同。老夫都忘了初心,更何況是你,你說始終如一,不過是句笑談罷了。」

  楊慎矜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何事,李林甫忽然說出這些話來,讓人心中甚是無底。忙起身拱手道:「相國,是不是下官做錯什麼事了,下官愚鈍,相國請明示。」

  李林甫微微擺手道:「只是陛下說的話給了老夫很多感慨,你不必介意。但老夫找你來確實是有事的。在說這件事之前,我有句話要問你,希望你認認真真不摻一絲虛假的回答老夫。老夫這是於你交心,你可不要隨隨便便的回答老夫。」

  楊慎矜斬釘截鐵的道:「相國,楊慎矜也許會同別人說假話,但在陛下和相國面前,下官從來都是半句虛言也無。」

  李林甫點頭道:「好,有你這句話,老夫便直接問了。嗯……你是前朝皇族血脈傳承,論譜系傳承你是隋煬帝嫡系玄孫,對於我大唐代隋而立,讓你祖上的江山灰飛煙滅,我很想知道你對此事是怎麼看的。」

  楊慎矜身子一抖,臉上現出驚恐之色來,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叩首道:「相國,慎矜忠心耿耿為大唐效力,從未有過二心。天道輪迴,盛衰交替,此乃人間正道。隋朝滅亡那是違了天道,所以才有我大唐代隋而立,解救天下蒼生於水火。我雖是前朝皇族血脈,但我早已是大唐之臣,陛下待我前朝皇族子孫恩重如山器重信任,我等已是感激涕零,心中唯有一念盡忠而已,焉能有其他的想法。相國,別人不了解下官,您還不了解下官麼?您和下官相識這十年中,下官可曾有過任何不軌之言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