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裴敦復嘴唇咬出血來,怒道:「呸,我看錯你了。你怎可畫押確認這些子虛烏有之事?」

  李邕嘆息了一聲,不說話了。

  楊慎矜冷聲喝道:「裴敦復,對於李邕交代之事,以及北海鄉紳揭發之事,你還有什麼可說的?」

  裴敦復仰頭道:「楊尚書,這都是誣告,這些事我一概沒有做過。我確實受李太守之約經常來北海郡做客,吃用也都是李太守的用度,但我並不知李太守挪用公錢之事,更別說夥同他一起挪用揮霍了。而且說我最後指謫朝政詆毀陛下什麼的,這便更可笑了。以我裴敦復的酒量,誰能讓我喝醉?我的酒量天下聞名,數十年來未嘗一醉,若要誣陷我,也要找個好一些的由頭,當真可笑之極。」

  楊慎矜皺眉喝道:「如此說來,你是一概否認了?」

  裴敦復冷笑道:「當然否認,都是誣告。」

  楊慎矜冷笑連聲,站起身來緩緩走到堂下,口中誦道:「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裴太守,這首詩是誰寫的?」

  裴敦復皺眉道:「是本人拙作,如何?」

  楊慎矜厲聲喝道:「如何?你問我如何?這首詩還不是妄議朝政諷刺陛下麼?何為一笑相傾國便亡?世人皆知李太白誦陛下和貴妃清平調中詩句『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你這一句不是嘲諷是什麼?還什麼『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其意猥褻,其心惡毒,你是期盼著我大唐滅亡是麼?」

  裴敦復如五雷轟頂一般,又急又怒,高聲叫道:「哪有此意,本人寫此詩是諷北齊後主誤國貪歡之事,那裡是你所說的意思?」

  「誤國貪歡,嘿嘿,就憑著四個字從你口中說出來,便知道你心裡在想著什麼。裴敦復,你欺瞞不了人的,你的心思我們可都知道了。」楊慎矜冷笑道。

  裴敦復忽然覺得自己便是有千萬張嘴巴長在身上,也似乎說不清楚了,他四下張望著,希望有人能為自己說句公道話。但滿目都是冷漠的眼光,只有李邕的眼中傳來一絲戲謔,一絲同情。忽然間他明白李邕剛才所說的話了。「你我早已入他們彀中,誰也逃不脫眼前這一劫了。不信,你等著瞧」,這話猶言在耳,瞬間印證其正確性。

  「帶淄川郡別駕彭順,倉司孫謙上堂。」楊慎矜在此發話。兩名官員垂首躬身從側堂而入,身後跟著兩名小吏,小吏的手中捧著一大疊高高的帳冊。

  「你們,你們怎麼來了?」裴敦復驚訝道。

  彭順和孫謙兩人連看也不敢看裴敦復一眼,離著裴敦復遠遠的跪地行禮。楊慎矜冷笑著擺手,讓小吏將帳冊擺在案上,伸手拿起一本來胡亂翻弄了數頁,隨手丟在一旁。

  「彭順,孫謙,你二人如實交代這帳簿上的出入吧,裴太守在任期間,有多少朝廷公錢被貪污挪用,你們應該已經有了明細帳目了吧。」

  「什麼?」裴敦復張口愕然。

  耳聽得淄川郡別駕彭順低聲道:「楊尚書,數目盡數查清,裴太守共挪用貪污公錢一千七百餘貫,明細帳目,便請孫倉司詳細稟報。」

  裴敦復雙目赤紅,身子搖晃,頭暈眼花,噗通一聲摔倒在大堂之上。

  第232章 魂歸

  在李邕身上發生的事情,同樣在裴敦復身上重演一次。除了裴敦複本人之外,堂上無人驚訝,就像早知道會有這麼一出鬧劇要發生一般。帳目上從未出現過的一筆筆挪用的證據,乃至和京中要員之間財物的來往,詳細到地點人物,詳細到清晨還是黃昏,幾乎如親眼見到一般。

  然後,佐以淄川當地官員的指控供詞,將一件件事情坐實,變成鐵證如山。

  自始至終,裴敦復再沒發一言,他只呆呆的坐在地上聽著這一切連自己都陌生的事情,聽著曾經忠誠的下屬慷慨陳詞咬牙切齒。供狀擺在面前,蘸墨的筆擺在面前,楊慎矜的聲音響起:「裴敦復,鐵證如山,你已無可辯駁,畫押吧。」

  裴敦復面如死灰提起筆來,手中的筆在平日輕巧若鴻毛,自己能隨意在紙上婉轉如意寫出萬種風姿,但現在卻如千鈞之重,讓他的胳膊和手臂酸麻沉重難以承受。

  楊慎矜瞪視著裴敦復冷聲道:「本官希望你認清形勢,本官對你本有敬重之心,不想動用刑罰,但你別逼著我這麼做。我知道你是愛體面之人,我不想讓你沒有體面。」

  裴敦復長嘆一聲,落筆畫押,耳邊傳來李邕輕輕的嘆息之聲。

  「帶下去,押起來。」楊慎矜道。

  兩名兵士扶起已經失去行動能力的裴敦復,幾乎是將他脫下了大堂,隨後無關人等也被揮退。

  「王副使,這回李邕和裴敦復的案子都水落石出了,我們可以審一審李邕和杜有鄰勾結圖謀的案子了吧。若無意外,今日便可結案,明日我們便可押解人犯離開北海回京了。今日事了之後,本人在北海酒樓設宴款待大伙兒,你我共同辦案,卻沒在一起喝過一頓酒,說起來別人定然不信。哈哈哈。」

  王源微笑點頭道:「憑楊尚書的安排便是,下官當然贊同。」

  楊慎矜點頭,看著李邕喝道:「李邕,現在正式審理你和杜有鄰勾結圖謀一案,昨日你已經表態揭發杜有鄰的不軌言行,那麼現在便開始吧。」

  李邕的目光往王源身上掃來,王源忽然起身笑道:「楊尚書,稍微歇息一會兒,剛才裴敦復的案子弄了一個多時辰,大伙兒都有些疲乏了,不如當堂休息片刻之後再一鼓作氣如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