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玄宗沉默不語,眉頭擰成一個疙瘩。從內心來說,他是不信杜有鄰會和太子之間說些什麼鬼話,玩些什麼陰謀的。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也確實有發生的可能。知子莫若父,玄宗對太子還算是有些了解的,他有些懦弱忠厚,但其實很能隱忍,從上一次的事情便可看出來。

  太子休了韋氏表明清白的時候,玄宗其實挺詫異於自己兒子的果斷。雖然此舉顯得有些太過自私和絕情,但玄宗是認可他的作法的,所以為了鼓勵太子,也為了讓太子放心,玄宗同意了他的請求。正因如此,也很可能被太子理解為自己逼著他那麼做的,那麼私下裡懷恨在心,有些什麼大逆不道的言論,倒也並非沒可能發生。

  「眾愛卿,你們認為這兩件事該如何處理?」玄宗眯眼問道。

  「啟奏陛下,如此重大之事當立即查明,臣建議立刻拘捕杜有鄰審訊,由刑部和御史台派員去北海郡拘捕李邕柳績,查明案情,收集相關證據,再做定論。」楊慎矜朗聲奏道。

  「對,此事應立即進行,免得有人通風報信,那李邕有前科在身,不思皇恩浩蕩又犯國法,查實此事後當絕不能容。陛下若有拆遷,臣願毛遂自薦去查明此案。」王鉷也挺身而出道。

  楊慎矜怒目瞪了王鉷一眼,拱手道:「陛下,臣去比王御史去好,臣是刑部尚書,查明案情責無旁貸。」

  一旁有人冷冷開口道:「楊尚書和王御史注意體統,這裡可不是你們爭功的地方。」

  說話的是李适之,他的臉色陰沉之極,因為他明顯意識到這件事非同小可。對著李邕而來便是衝著自己而來,這必定是一場陰謀。

  「兩位的奏議有些奇怪,聽口氣好像兩位已經認定柳績舉報的是事實了,實際上每年這樣的舉報我不知接到多少,大多是譁眾取寵為了博眼球上位的狂生所為,根本就是誣告。兩位的舉動讓老夫覺得很是奇怪,憑什麼你們便認為柳績舉報的是事實呢?」

  楊慎矜冷聲道:「左相這話問的奇怪,杜有鄰的事我不敢說,李邕的帳簿都在這裡,而且帳目出入奇怪,數目龐大,難道還不能說明有問題麼?再者說,我們只是請求去查明事實而已,難道不該麼?莫非左相知道這帳目是怎麼一回事麼?倒要請左相給予解釋一番。」

  李适之怒道:「無稽之談,北海的帳目我如何知曉?但這些帳目的真假未知,就算是真,是否是李邕所為還是他手下人所為都未可知,焉能憑著柳績的話歸咎於李邕?」

  王鉷同仇敵愾立刻反駁道:「所以我們才要去查啊。」

  李适之道:「當然要查,陛下,臣覺得查帳目之事還是戶部派人去查更加符合規矩,也更內行。臣推薦戶部尚書裴寬親赴北海查明此事,望陛下恩准。」

  李适之腦子很清楚,他也很懂這裡邊的關竅,去查的人才是關鍵。若是李林甫的人去了,就算李邕無罪也會被查出罪來,更何況李邕很有可能幹了蠢事。所以查案的人選便成了極為重要的人,就算救不了李邕,起碼也能讓此事不至於被引導牽連更多的人,這才是李适之最在意的事情。

  第198章 人選

  人選的爭奪其實早就在意料之中,昨夜密談之時,李林甫楊慎矜等人也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但他們其實並不太擔心。因為查勘案件本就是刑部和御史台的指責,任憑李适之翻了花的說出道理來,這種權力上的分工還是很明確的。至於李适之給出的理由其實是專業性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

  「陛下。」李林甫開口了。「以老臣之見,這件案子自然是要立刻查辦的。柳績到底是在誣陷還是舉報確有其事,此刻都不能立下定論。特別是此事涉及東宮屬官杜有鄰,杜有鄰是柳績的外父,其幼女杜氏也是太子良娣,更顯得此事非同小可。別的不說,便是為了東宮的聲譽,也該要查個清楚明白才成。」

  玄宗微微點頭道:「說的是,相國考慮到東宮的聲譽,這很好。此事要立刻查清,不管是誣陷還是確有其事,朕都不想聽到流言滿天飛的情形發生,所以請在場諸位管住你們的嘴巴。」

  李林甫拱手道:「陛下英明。那麼李邕挪用公錢之案,此刻也不能定論,雖然帳目上頗有些漏洞,但這帳目是柳績偽造,還是真實的帳目;帳目上的錢物出入是別有原因,還是有人挪用,此刻還都是未知,這都需要立刻去查。查案的事情當然是各司其職為好,刑部和御史台是必須要派人主導的。至於適之剛才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畢竟戶部對帳目比較精通,但卻無需戶部尚書親自前往。說到底不過是一個挪用公錢的案子罷了,如此興師動眾,未免也太給李邕面子了。」

  玄宗道:「你的意思是?」

  李林甫道:「老臣的意思是,刑部和御史台派出人手主導,戶部也可以派個精通帳目的主事隨同,這樣便可更加的方便查清案情。人選嘛,刑部既然楊慎矜願意去,那麼便請楊尚書去查,御史台這邊,讓御史台主簿羅希奭去,以楊慎矜為主,羅希奭為輔,共同查清案情便是。」

  王鉷面紅耳赤,神情惱怒不已,但李林甫視而不見,連看都沒看他一眼,氣的他連連跺腳。楊慎矜微笑不語,看著王鉷的眼神中滿是得意和輕蔑。

  玄宗微微點頭,正欲開口應允,忽聽一人出列奏道:「陛下,臣以為查案人選的問題尚需斟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