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釗沉吟道:「王源,你不要有負擔,這件事不是你的錯;不過……如果八妹所言是真正的原因的話,我倒是希望你能化解三妹心中的芥蒂。」

  王源皺眉道:「如何化解?」

  楊釗咂嘴道:「解鈴還須繫鈴人,也許你空暇時候可以去三妹府中走一走,與她說說話,交交心,誤會自然消除。」

  王源差點一個大嘴巴子呼到楊釗臉上,楊釗這是要自己去投懷送抱麼?簡直豈有此理。秦國夫人皺眉看著楊釗,表情很是不滿。

  楊釗見機笑道:「罷了,不談此事了,如何解決你和三妹之間的芥蒂,咱們可以從長計議。相信三妹不至於因小失大,拿我們楊家的利益不當賭氣。」

  秦國夫人也道「是,相信三姐不至於那麼糊塗,事實也許並非如我所揣測的這般情形,或許因為其他的緣故。我會弄清楚之後再想個好辦法解決的。」

  王源不願在這件事上多加糾纏,吁了口氣轉換話題道:「度支郎,夫人,今日這安祿山行事頗有些出人意料,剛才我一直在想,他主動提出緝拿席建侯詢問,是否真的是因為李适之那天的指責是空穴來風?否則他焉有這樣的自信?若真的如此的話,李适之這一次怕是罪責難逃了。」

  楊釗黝黑的臉上微帶笑意道:「以你之見,安祿山敢這麼做是為什麼呢?據我所知,李适之絕不會無的放矢,他必是查出了點什麼。如果真的緝拿席建侯詢問,一定會問出些什麼來。」

  王源輕拍欄杆,看著春光燦爛的廊下美景緩緩低聲道:「相對於李适之而言,我的直覺告訴我,安祿山比李适之更不可信。若說李适之對他的指責是栽贓陷害,我也不敢苟同。剛才我一直在想,安祿山敢於提出詢問席建侯自證清白,恐怕他早已想好了下一步,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什麼準備?」楊釗微笑道。

  王源低聲道:「我認為,無非兩點,一則席建侯的口供早已和相關人等串通好,便是抓了席建侯詢問,也問不出破綻來。說到底,安祿山是否冒領軍功,還是需要席建侯的證言和范陽當地官員的證言相佐證。只要做好證詞的一致,表面上也確實無可奈何。李适之顯然是調查遇到了阻力,否則他真的握有關鍵人物的證據的話,又怎會不拿出來?」

  楊釗點頭道:「有道理。第二點呢?」

  王源道:「第二點便簡單的多也直接的多了,如果真的會發生的話,我只能說,這個安祿山便太可怕了。」

  楊釗皺眉道:「你的意思是?」

  王源道:「第一點做起來相當的麻煩,要串通所有口供說起來容易,但人多口雜,難免會有人露了馬腳。而如果要徹底的解決後顧之憂,只有一個辦法最為有效,那便是讓席建侯根本到不了案。這個關鍵人物到不了案,所有的指控便煙消雲散了。」

  「如何到不了案?」秦國夫人驚訝道。

  楊釗面色陰沉,低聲道:「一個人若是從這世上消失了,便永遠到不了案,也沒有了證據了。王源是說殺人滅口吧。」

  王源輕輕點頭,秦國夫人吸了口涼氣捂住櫻口,半晌低聲道:「安祿山敢這麼做麼?那席建侯可是欽命的官員,而且他也是李林甫的人。」

  楊釗緩緩搖頭道:「安祿山若是敢這麼做,一定是得到了李林甫的首肯了,或許這兩人的關係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深厚。」

  秦國夫人低呼道:「那趕快阻止啊,若是能阻止此事發生的話,豈非便能讓他們的圖謀不能得逞?」

  楊釗詫異道:「八妹,你怎麼了?我們為何要阻止此事?我楊家何必去趟這趟渾水?這件事關乎的是李适之的生死,對我們可沒有什麼影響。而且表面上我們和李林甫安祿山相安無事,我可不想打破這個平衡。」

  秦國夫人道:「可若是任由安祿山和李林甫勾結的話,這兩人坐大,我楊家有什麼好處?」

  楊釗冷笑道:「安祿山若是敢殺人滅口,足見他是個膽大包天之人,這樣的人又豈會甘心受李林甫節制?一山難容二虎,李适之倒了之後,安祿山和李林甫能相安無事那才是咄咄怪事呢。他們兩人若爭鬥起來,對我們最是有利。我現在最擔心的不是李适之倒台之後的事情,我只是煩惱我們在朝中的人手不夠,我們立功的機會不多,要趕緊弄些自己人占據重要位置才是正理。八妹,你要經常去貴妃那裡串門,貴妃娘娘對這些事情不甚感興趣,不求貴妃娘娘出面,但求關鍵時候她能說句話便成。」

  秦國夫人點頭道:「阿兄放心,貴妃那裡我還能說上話。但有些事還是不要告訴三姐為好。我擔心她的情緒不穩定,會壞了大事。」

  楊釗點頭道:「便依你所言。這幾日都安分些,我已經跟陛下提了推薦章仇兼瓊入戶部之事,戶部尚書裴寬旦夕便要倒台,一旦章仇兼瓊能順利成為戶部尚書,我們在朝中的根基便又深了一份。下一步我要爭取再加個御史中丞的職位,雖然我現在身兼十餘職,但御史中丞這個職位我必須拿到手,這樣我便有了監察百官的機會,御史台也能插上一手了。」

  秦國夫人道:「王學士這裡也要有個實職才好。」

  楊釗笑道:「王源這裡不用愁,按照朝廷慣例,翰林學士滿三個月後若無差評的話便都會加侍御史的職位,這樣的話王源便有了能參政的機會。章仇兼瓊若能入主戶部,空缺下來的劍南節度使的職位我已經想好了人選,鮮于仲通便是這個人選。他們都是我們蜀地的舊人,都是靠得住的人。這幾件事只要完成了,我們在京城內外便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無論李林甫和誰爭,他們都要拉攏我們,我們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