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顏真卿見左右無人,低聲道:「王學士跟李左相鬧得不愉快了?」

  王源微笑道:「哪有此事?」

  顏真卿道:「那為何李左相最近私下談論你的時候大罵你忘恩負義?說你借了他的力揚名之後便另攀高枝,是小人嘴臉。」

  王源苦笑道:「你信麼?」

  顏真卿道:「我是不信的,你離開李左相的緣由我也是知道一些的,數日前我去終南山拜訪王摩詰的時候,他也談到了此事。王摩詰說他預感到你是不會同李左相合得來的,沒想到來的這麼快。」

  王源嘆道:「無論如何,李左相於我有提攜之恩,他可以說我,我卻不願說他。我離開也是有我的苦衷,只是不願為外人道罷了。」

  顏真卿點頭道:「我明白,剛才我特意找你便是要和你說幾句話。李左相放了話,待會早朝上或許會於你不利,你要有心理準備。」

  王源皺眉道:「我怎麼沒見到李左相他們?」

  顏真卿道:「四品及以上官員都在東邊的鐘樓下歇息,這裡是五品以下的上朝官員,你當然見不到他們。」

  王源恍然大悟,點頭道:「多謝顏御史提醒,我會注意的,但其實我也沒什麼只得他說的,我相信李左相不至於對我為難。」

  顏真卿點頭道:「但願如此,先不打攪,早朝後我帶你去翰林院入職,一應手續我會命人替你辦的妥當,你不要擔心。」

  王源拱手答謝,顏真卿抱拳還禮,轉身走開。依著欄杆,王源心中不知何種滋味,沒想到首先要對自己不利的反倒是李适之,這在之前自己是根本難以想像的。雖然在此之前,便有人告訴王源,李适之散步了不少對自己不利的言論,對自己的名聲也有了不少損害,但王源總以為以李适之的地位,當不至於如此惱羞成怒干出這樣的事來。但顏真卿剛才一番話說過後,王源不得不相信李适之確實是個度量狹小之人,顏真卿是絕對不會造他的謠的。這讓王源非常的失望,同時也對稍後的上朝有些憂慮。

  東邊的鐘樓發出洪亮的朝鐘聲,數聲轟鳴之後,全體官員神色肅然站立,紛紛再次檢查衣帽儀容,默默的排好了隊伍。耳聽殿門出有內侍尖利的嗓音高呼上朝,東面的高官們先行進入,之後王源所在的鼓樓之下的官員隊伍才緩慢的挪動腳步魚貫進殿。

  王源行在百官之末,跨過高高的含元殿門檻,第一次踏足大唐王朝的核心權力之所,王源的心情還是興奮多於擔憂,自豪多於恐懼。

  讓王源意外的是,大唐朝的早朝官員每人發一塊蒲團,讓眾官員跪坐其上,比之後世的站立早朝要舒服了許多。前面的幾位高官甚至在面前擺有小几,上面還擺著茶水,倒是愜意的很。

  「聖人駕到。」眾官員找好位置安定下來時,前方寶座之側的內侍高聲叫道。

  眾官員齊齊跪倒在蒲團上,口中高呼「陛下萬歲」行禮,起身時但見面色憔悴的玄宗舉步從側面屏風後走出,旁邊跟著手持拂塵身材高大的高力士。

  「眾卿平身落座。」玄宗掩面打了個張口,拂袖道。

  「謝陛下!」眾人齊聲道謝,撲簌簌一片衣衫抖動之聲,一個個端坐蒲團之上。

  第136章 反擊

  殿上安靜了下來,高力士緩緩移步向前,掃視全場,手中拂塵輕揮,朗聲道:「各位有事便可上奏了。」

  眾官員憋了不少日子沒上朝,肚子裡仿佛有奏不完的事兒,高力士話音落下,幾名官員便爭先恐後的搶著說話;一旁端坐的李林甫面色冷峻,難掩臉上不悅之色。

  但這些官員上奏的大多是些朝政瑣務,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事務,都是些老生常談之事。譬如什麼春日耕種農桑水利朝廷要重視,要求陛下抽空親自扶犁鼓勵百姓云云;什麼兵額配備招募,士兵換裝,武器更換等事務;什麼春暖雪化,棧道修繕;什麼各地祥瑞,天象之兆云云。

  王源聽的昏昏欲睡,本就因早起而睡眠不足的大臣們也都眼皮低垂,有的人利用這個機會竟然悄悄閉眼打盹起來。

  玄宗本就面露疲倦之色,昨夜熬了些夜,無奈歲月不饒人,身子有些盯不住,本想取消早朝的,但想了想有些事情要臨朝處理,所以還是硬撐著上朝來。沒想到早朝一開始便遇到一幫蒼蠅般嗡嗡叫的官員們絮絮叨叨,心中早不耐煩。

  小半個時辰後,玄宗終於忍無可忍,皺眉打斷一名戶部官員無休止的嘮叨,沉聲道:「這些事政事堂不是都擬了奏摺一樣樣的報上來了麼?朕也都做了批示,今日為何還要重複一次?你們難道沒有更重要的事情上奏麼?」

  幾名官員驚愕相對,不知所措。

  玄宗道:「若無其他奏議便退下去,朕可沒閒工夫聽你們嘮叨。從今日起,若非重要之事,一概先報政事堂裁定,而後擬旨上奏,朕統一批覆。你們不能體諒體諒朕麼?朕六十多少歲的人了,打即位以來數十年勤政不輟,你們就不能替朕分擔些?非要要了朕的老骨頭不成?」

  群臣聽著這話有些重,紛紛磕頭道:「臣等無能,讓陛下受累了。」

  玄宗擺擺手道:「你們也不是無能,你們只是看不得朕清閒。朕這幾年上朝是少了些,你們有些人背地裡說朕的壞話,對朕不滿,朕心裡都明白。朕也操勞了幾十年,歲月不饒人,朕那裡還能像以前一樣精力充沛?再說了,朕若事事操勞,還要你們何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