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笛音不合。」王源道:「有黯啞之音,不成的。」

  「好辦。」玄宗呵呵而笑道:「再去拿,換一隻。」

  另一隻竹笛送來,王源試了試音又扔下搖頭道:「有尖利刺耳之音,不成。」

  玄宗皺眉道:「這個也不成麼?你到底是要什麼樣的笛音?」

  王源道:「音律之道,可意會難言傳,遇到那個音色,草民自會知道。」

  高力士冷聲道:「王源,陛下和娘娘是聽你演奏笛音的,可不是請你來擺譜的。」

  韓國夫人也皺眉道:「是啊,怎麼這麼折騰啊,這個小王源。」

  王源微笑朝高力士拱手道:「這位……」

  楊釗喝道:「這是內務監高力士高爺爺,什麼這位那位的。」

  王源忙道:「原來是高爺,小人不是來擺譜的,小人正是因為要給陛下和貴妃娘娘演奏,這才不敢怠慢精益求精,若我不能以最好的笛音奏給陛下和貴妃娘娘聽,那還不如不奏。這是小人的一片誠意。若陛下和娘娘只是聽一樂,小人不介意隨便用一隻竹笛演奏便是。」

  玄宗微微點頭道:「原來你是這麼想的,愛妃,你怎麼說?」

  楊玉環微笑看著王源道:「一首曲子而已,不用那麼講究吧。」

  王源道:「平常的曲調也就罷了,更何況是這首《清平調》,當初李太白做此詞時是一片虔誠的,李龜年先生寫調唱誦也是虔誠的,那是因為這是專門為貴妃娘娘寫的曲調,焉能隨意馬虎?後來李龜年先生發誓不再唱此調,我想也是為了尊重此調,不願褻瀆此調。今日既然要在貴妃娘娘面前奏唱,草民不敢不虔誠謹慎,絕非是為了擺譜。」

  第130章 要挾

  一番話振振有詞,有理有據,座上人愕然側目。

  這番話表達了多重意思來,既捧李白,也捧李龜年,更是透露出對此曲的尊重。而對此曲的尊重則是因為這是關於貴妃娘娘的一曲,決不能隨意和馬虎,對曲調尊重便是對貴妃娘娘的尊重。

  楊玉環聽出其意來,臉上笑意盈盈,心中也暖暖的,對這識趣的少年好感憑增幾分來。

  座上其他人都不是傻子,除了韓國夫人和虢國夫人腦子不太好使,沒弄明白王源此言的最終目的外,座上如楊釗,秦國夫人和高力士均明白王源的花樣。

  楊釗微笑看著王源,心中讚嘆:「拍馬屁能拍得這麼義正辭嚴而耿直,我真的甘拜下風。看來以後要多跟他交流交流了。瞧貴妃和陛下的神色,那是拍到點子上了。」

  秦國夫人直直看著王源心道:「小王源,沒想到你肚子裡這麼多花花腸子,真是看不出來。我雖有些吃味,但只要貴妃和陛下開心便好,倒也不介意你玩些花樣。」

  高力士冷冷看著王源,心裡道:「你這些小把戲可瞞不過某家,且由你蹦躂,可別叫某家抓到你的錯處。你們這些滿肚子彎彎繞的所謂文士名士,在我高某眼中什麼都不是,但願你不要惹上了高某,否則你就會明白在宮中你會過得很不愉快。」

  玄宗擺手道:「說的好,無此虔誠之心,如何能奏出絕妙之曲,朕自是不需要聽敷衍的吹奏,來人,取所有的竹笛來讓王源一個個的試。」

  當下幾名內侍抱著幾十根竹笛而至,堆在案上一大堆。每隻竹笛都是精工細作之物,放在東市樂器行起碼也有個三五貫一根,但此刻卻像一堆燒火棍一般胡亂擺在王源面前。

  王源一根根的試,一根根的丟,卻似乎沒一個是滿意的,亂七八糟丟了一地。韓國夫人和虢國夫人想是昨夜熬夜做了什麼事情,早已掩口打著哈欠,神色不耐煩之極。若不是陛下貴妃等人神色專注的看著,她們怕是早就忘記了楊家今日的職責,出聲諷刺了。

  「哎。」王源嘆息一聲,伸手將最後一隻竹笛丟在桌案上沉默不語。

  玄宗皺了眉頭,語氣中也有些不快:「怎麼?數百隻竹笛,竟無一隻合用?」

  王源道:「啟奏陛下,這些笛子看來都是同一幫人製作出來的,音色基本就是那幾種,卻非我需要的哪一種。莫如派人去我家中取了我的那隻來吧,免得耽誤時間。」

  玄宗道:「力士,要不命人去他家裡取笛子吧,還省事些。」

  高力士低聲道:「陛下,這小子明顯是裝模作樣,哪有他說的那麼玄乎?陛下不必聽他胡鬧。」

  玄宗微笑道:「你當朕不知道他在裝模作樣?但你瞧貴妃,今日特別的高興,只要她高興便可,朕很久沒見她這麼開心了,配合一下便是。」

  高力士腦門一麻,聽到「配合一下」這四個字,頓時想起不堪的往事來。當年李白在沉香亭中醉醺醺的寫詩的時候,嚷著要自己幫他脫靴子。自己當然不肯,怒斥李白無禮。當時玄宗也是這麼說的,要自己「配合一下」。當時自己也不得不配合了。

  當伸手褪下李白的靴子的時候,那惡臭簡直要將自己熏昏過去,李白也不知多少日子沒洗腳,臭氣竄入腦門,差點便當場嘔吐。更氣憤的是,自己幫李白脫下靴子的時候,明明看到李白眯著的眼睛是清醒的,射出鄙夷譏諷的目光來,更是讓自己差點氣死。

  現在,聽到這配合一下的四個字後,高力士心中的警惕提高了八度,提醒自己可千萬別重蹈覆轍,再一次栽在這個王源手上的話,將來可就真的成為更大的笑柄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