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聽著楊釗吞吞吐吐顛三倒四的說話,實在不明白他到底要表達何意。

  「李太白我的偶像,我自然是認識的,此事跟他有什麼關係麼?」

  「你該知道幾年前李太白曾被召入宮中為供奉翰林的事吧,當今陛下對他的詩作極為欣賞,這才破例將布衣之身的李白召入宮中,陛下待他也極為尊敬,李白進宮朝見那天,陛下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為李白調羹,可見對其仰慕喜愛之情。太白在宮中陪駕,也為貴妃寫出了驚艷之極的詩句流傳,深得陛下和貴妃娘娘的喜愛。」

  王源當然知道這些事,李白為楊貴妃寫的幾首詩王源都能倒背如流,作為李太白的資深粉絲,焉能不知他人生中的重要時刻。

  楊釗的話語在耳邊繼續響著:「李白這個人我雖未見過面,但好像這個人實在太過桀驁不受管束,而且目中無人。陛下和貴妃對他寵愛不計較,但他還得罪了宮裡宮外的許多人,到最後別人實在受不了他的怪脾氣,陛下也沒了招,只能忍痛賜金放歸。本來只是小小的警告於他,希望他能反省,但李白這個人不識抬舉,說什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盡然頭也不回的離開長安走的無影無蹤了。」

  王源無視楊釗滿臉的不屑之意,心中想像著那個瞬間,心裡給李白點了三十二個贊。在皇權至尊的年代,敢於如此我行我素,怕也只是他能做出來了,這便是氣概。

  「走了倒也罷了,雖然陛下和貴妃都很仰慕他,但遇到這樣不識抬舉之人,陛下當然不會縱容他再召他入宮。只是一樣,陛下和貴妃對李白是真的仰慕,一直念念不忘。梨花詩會之後,你的那首《登樓歌》在長安城中流傳開來,王維王昌齡他們對你交口稱讚,說這首《登樓歌》深得李太白詩句的精髓,有人甚至給你安了個小李白稱呼,這些你該知道吧。」

  王源訝異道:「我全然不知,詩會之後我便在左相府中無所事事,最近一次偷偷出來的遭遇楊度支也知道結果了,什么小李白,這不折煞我了麼?」

  楊釗道:「不管你知道不知道,這件事是事實,我可沒騙你。我要說的是,梨花詩會上的事情傳入宮中,陛下不知從何處得了你的詩作看了,竟然拍案叫絕。陛下拿給貴妃娘娘看,他們都認為你的詩作像極了太白的詩風,且寫的極佳。又聽說你出身市井,經歷傳奇,對你很是好奇。」

  王源驚訝道:「你是說當今陛下?」

  楊釗白了王源一眼道:「你以為是誰?還有貴妃娘娘。」

  王源驚的站起身來盯著楊釗,楊釗擺手道:「坐下坐下,我還沒說完。那個……本人常伴聖駕之側,大約知道陛下的心思,陛下或者是想見見你的意思,但又因為前面有個李白的壞例子在前,高力士等人竭力阻止,陛下和貴妃娘娘也只好作罷。」

  王源怔怔道:「我想我也沒那個好運氣,豈會有福氣見到陛下和貴妃娘娘。」

  楊釗曬道:「見陛下倒是不難,我每日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想見到陛下都能見到,偷偷帶你去見一見也不是什麼麻煩事。但光是見一見陛下又能如何?出宮之後你還是你,該怎樣還是怎樣,這可不是我今日見你的目的。」

  王源道:「度支郎到底是何意?但說無妨。」

  楊釗道:「很簡單,陛下喜歡寫詩作文,宮中內侍又沒幾個有文采的,所以每每嘆息留戀太白在宮中與之談詩論文的時光。重召太白入宮是不可能的,那人的性格不適合呆在宮裡,我是想替陛下著想,能物色個陪陛下消遣詩文的人。恰好你的出現讓我眼前一亮,陛下和貴妃又對你的文筆讚不絕口,所以說白了,即便高力士他們反對,我還是想將你舉薦給陛下。」

  王源瞠目道:「將我舉薦給陛下?」

  楊釗點頭道:「這就是我為什麼要邀你來此的原因,但我其實也很矛盾,一直猶豫不決。」

  楊釗眉頭皺起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王源道:「度支郎有話便說,是否見了在下之後覺得在下並不適合。」

  楊釗緩緩搖頭道:「那倒不是,你今日給我的印象其實不錯,但我絕不想推薦一個將來於我作對之人進宮待在陛下身邊,所以……我可否說的更直白些,對你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

  王源道:「楊度支但說。」

  楊釗垂頭沉思片刻,抬起頭來靜靜道:「好,那我便直言了,但我要警告你一句,今日我說的話你只能爛在心裡,如果你敢漏出去半個字,你將會死無葬身之地。我楊釗言出必行,你千萬不要當做耳旁風。」

  王源幾乎已經能猜出他要說的小小條件是什麼,其實現在的王源只要有一個小小的機會他都不會放棄,他沒有更多的選擇。更何況楊釗提供的是一個有著錦繡前景的進身之階,只要不違王源心中的底線,什麼條件王源都能夠答應。

  楊釗湊近王源的耳邊低聲道:「本人的條件其實很簡單,我拉你一把,但你從今往後便要惟我之命是從。當然,作為回報,只要我楊釗不倒,你的前途將一片光明,任何人都動不了你。本人說話向來說到做到,不願說些彎彎繞繞,你該明白我的意思。」

  王源當然明白他的意思,楊釗的話其實並不能全信,整件事更可能的事實是,玄宗或許真的看了自己的詩文,有召見自己之意。常伴玄宗周圍的楊釗可能是揣摩到了這一點,所以決定提前來對自己作文章,從而順水推舟的將自己推薦上去。一來迎合玄宗心意獲取陛下歡心,二來可拉攏自己,一旦舉薦成功,自己便成了玄宗身邊的人之一;對楊釗而言,玄宗身邊多一個自己人那是最划算不過的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