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适之冷聲道:「是啊,今日這梨花詩會可有的排場了;這楊釗到底還是站在了李林甫一方,李林甫現在在宮內下的功夫可不小啊。」

  王源腦中一閃,本來有些迷糊的腦子忽然清明了起來,猛然意識到剛才除了李林甫之外,自己又見到了個鼎鼎大名的人物,就是這位叫楊釗的度支郎了。

  他現在還叫楊釗,幾年之後便被賜名國忠,他便是幾年後權霸大唐的楊國忠。

  李林甫等一干人等落座於東北首亭台,和西南首李适之等十餘人的位置遙遙相對。王源覺得從陣容上己方似乎已經處於下風,因為對方除了參與詩會的文士之外,還有楊慎矜等朝中重臣助陣。反觀己方,除了李适之,竟無一人是朝中官員,都是左相府中之人。

  正疑惑間,猛聽站在竹林之側的大嗓門迎賓僕役再次高聲呼喊起來。

  「戶部尚書裴寬到!」

  李适之一喜道:「老裴終於來了。」

  「北海太守李邕到!」僕役的大嗓子再喊出了一個名字。

  李适之臉色的笑容已經如鮮花般的綻放了開來。

  「河西節度判官王維到!」

  「御史中丞顏真卿到!」

  「尚書右丞韋見素到!」

  「翰林院二夫子孟元昌、彭秀中到!」

  「長安國子監教授孫仲賢到!」

  「刑部侍郎高適到!」

  「江寧丞王昌齡到!」

  隨著一聲聲的唱到之聲,這些人好像是約好了一起出現一般,一個個邁著方步出現在廊前的青石道上。梨園中片刻便成了當朝官員和名士的聚集之地。

  王源有些目不暇接,耳聽著一個個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響在耳邊,眼睛卻沒法將他們對上號,不免有些著急,低聲問身邊的柳熏直道:「王維是哪一位?顏真卿又是哪一位?哪一位是高適?何人是王昌齡?」

  柳熏直忙著在李适之身邊陪著拱手迎接,沒有搭理王源的問話。

  來人分成兩撥,戶部尚書裴寬和李邕逕自朝李适之所在的亭台處行來。李适之也忙命人安排好左右位置,讓裴寬和李邕坐在身旁。

  而王源最為關注的大詩人王維和大書法家顏真卿卻和其他幾名老者被引到中間最大的亭台處落座。幾名婢女立刻上好茶水擺在他們身側的春凳上。

  這時候柳熏直才有空跟王源解釋道:「裴尚書和李太守是左相邀來助威的,中間亭台上坐在中間的布衣老者便是詩壇泰斗王維,他左首邊的是刑部侍郎高適,右手邊是人稱七絕聖手的王昌齡。正在跟人說話的哪一位身材微胖的便是監察御史顏真卿了。怎麼?二郎想必都聽說過他們的大名。怎麼樣?前日我跟你說的話可沒有虛言吧,他們可都是我大唐詩壇中獨一無二的人物,今日竟然全部聚集到梨花詩會上,有的還是慕你之名而來,你該引以為傲才是。」

  王源心中當然激動不已,沒想到今日一下子見到了這麼多名字熟悉但卻從未謀面的人物,這些人在後世可都是大名鼎鼎,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幸福感,激動的幾乎要落淚。

  這邊李适之和裴寬李邕等人已經聊得熱火朝天,裴寬說話聲音不大,但堅定有力。而李邕雖然老態龍鍾但說話聲音洪亮,笑聲爽朗,一副不拘小節的模樣。

  「哪位是王源啊?站出來教老夫瞧瞧。」李邕站起身來眼光在身邊的十餘人身上亂掃。

  王源忙起身來拱手施禮,李适之笑道:「李北海眼裡還能有王源這個名字,看來王源的那兩首詩真的打動你了。」

  李邕上下看了王源幾眼點頭道:「少年倒是俊俏,但願別是曇花一現,那兩首詩倒還可以,不過也沒好到讓人覺得了不起的境地。今日大唐名家雲集,你若要揚名,便在今日了。莫讓我們失望。」

  王源拱手應諾。

  裴寬靜靜道:「莫給少年壓力,詩文之事又不是吃飯拉屎這麼簡單,你莫嚇到他了。」

  李邕不滿道:「老裴,你就是愛找我的紕漏,我這才回到長安一天,你說了我足有幾百句,你老裴心裡有火氣也不用灑在我身上。對面便坐著那人,你有本事過去罵他一頓打他一頓,那我才服了你呢。」

  裴寬皺眉道:「瞧瞧你,又胡言亂語了。左相,今日不能讓北海喝酒,否則他的嘴巴可管不住。」

  李适之笑道:「兩位見面就拌嘴,這麼多年還沒變,都年紀一大把了還是如此。在座晚輩們看了成何體統?今日咱們可是一致對外的,倒是先窩裡鬥了一輪了。」

  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說笑間,三處亭台中的人都已經落座安穩,來回拜見問好的也都歸於原位,只聽中間亭台廊柱下掛著的銅鐘鐺鐺響了三聲,頓時笑語之聲停歇,吸引的眾人的目光朝中間的大亭閣中望去。

  只見梨花館主風十九儀態萬方站在中間亭台的廊下,手中握著一柄紅布包裹的小棒槌,正是她剛才敲響了銅鐘。

  風十九娘嫣然含笑落落大方的朝四方萬福行禮,禮畢後朗聲道:「奴家風十九娘在此給眾貴客請安道福,今日各位貴客光臨鄙館,此乃梨花館之幸事,平康坊之幸事。我平康坊大小青館百餘家均感榮耀。本館有幸承辦梨花詩會數年,今次最為榮耀,不僅朝中兩位相國在場,長安城中大名鼎鼎的泰斗名士也大多在座,這讓奴激動的難以言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