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笑道:「還記得我那個遠房表姐麼?那日她來了之後,見我尚孑然一身,回去後便跟我那表姐夫商量要幫我物色一門親事。好巧不巧的是,表姐夫老家隴州有個堂叔,去年隴州旱災鬧得凶,好多人家顆粒無收,日子過的艱難。我那表姐看上了那堂叔的女兒,希望替我撮合這門親事,正好那堂叔家中糟了災也養活不了一家子人,所以答應只要給八貫彩禮錢,便可成了這門親事。」

  黃三拍手道:「好啊,這是好事啊,只是這彩禮未免多了些,這家是賣女兒麼?」

  王源笑道:「莫這麼說,人家養了這麼大的女子嫁給了我,怎也要給人家補償。表姐傳了話來,這事要辦就快些辦,於是我想著這幾日便把事情辦了。」

  黃三咂嘴道:「好事是好事,但就怕這種京外貧寒人家的女子不合二郎心意啊,我總覺得二郎你將來是要飛黃騰達的,將來的夫人起碼也是個官家小姐。」

  王源道:「哪有那好命,不過那姑娘我倒是偷偷見到了,此刻就在表姐家中。模樣周正,性子也還算溫婉,寒家女子居家過日子必是個好幫手,反正我也到了歲數了,娶了也就娶了。」

  黃三點頭道:「二郎覺得好就成,二郎孤身一人日子也是難熬,說吧,還少多少錢?我家裡還有兩貫多,剩下的我替你去趙坊正家裡去借,總要辦個熱熱鬧鬧的。」

  王源擺手道:「我不是要借錢,我是請你幫著張羅,我自己出面怕是沒人搭理,三郎你在坊里中面子大,幫著請幾個懂規矩的幫著張羅一番,也不要太隆重,熱鬧一下就成了。」

  黃三皺眉道:「那彩禮怎麼辦?你有那麼多錢麼?」

  王源從懷裡掏出鼓鼓囊囊的錢袋來交到黃三手上道:「這裡是五貫錢,置辦酒席用的,其他的不用操心了,表姐幫我借了點都搪塞過去了,我看了日子,三天後宜婚嫁,到時候天一亮我叫輛馬車接了姑娘回來,進了屋子拜個堂磕個頭,你幫我張羅酒席讓鄉親們吃一頓就成了。別的一概從簡。」

  黃三連連點頭道:「知道知道,一切有我,二郎放心就是。」

  其後兩日,王源親自動手,將三間土屋好好的整飭了一番,裂開的牆壁,漏雨的屋頂,亂糟遭的庭院都用心整理了。換了幾張門帘和窗簾,將大門塗了新漆,還買了兩對大紅燈籠掛上。窗戶上門楣上貼上西市買來的大紅喜字。弄完之後,倒也煥然一新喜氣洋洋。

  其間黃三帶著幾個熟人要來幫忙,被王源通通謝絕;黃三很是納悶,為什麼二郎偏要自己乾的要死要活,就是不願接受自己的幫忙,難道還在生自己的氣不成?不過王源堅持不准他幫忙,黃三也是無可奈何。好在終於在婚前最後一天幫王源從西市買回了幾件家具,這才覺得稍稍心安。

  正月二十二清晨,本約好寅時初去東城接新娘子,當黃三領著文大娘趙婆子等幾名坊中幫忙的鄰居來到王源家中的時候,卻發現堂屋之中身著大紅喜服的新娘子已經亭亭玉立站在堂上了。

  黃三嚇了一跳,忙向穿著一新的新郎官詢問,王源輕描淡寫道:「過了夜半我自己雇了馬車接了新娘子來,半夜前方知丈人家隴州那邊的規矩是越早接越吉利,要求男方早早接了新娘子過來。這不,來不及通知你,我便自己雇了馬車接了過來。」

  黃三驚訝不已,不過也無話可說,倒是文大娘探頭問道:「對方親眷怎地一個不見?」

  王源道:「丈人丈母不在京城,表姐表姐夫來了就走了,所以沒有對方的親眷在此。」

  文大娘叉腰搖頭嘖嘴道:「你這算是哪門子成親?一點規矩都不講,這可是大娘我見過的最奇怪的成親。」

  王源拱手作揖道:「各位多擔待,替我張羅婚宴拜了天地就成,酬勞是不會少的,只要有坊里你們幾位老人家在場見證就成,禮數什麼的咱們平頭百姓也不用那麼講究了。」

  眾人倒也無話可說,人家自己都不嫌寒酸不怕不吉利,外人瞎操心什麼?當下轟轟烈烈各自分頭操辦起來,紅燭點起,火盆燒起,跪拜天地,唱好說福,直至夫妻禮成,送入洞房。

  天明之後,院子裡在黃三的張羅下也擺上了從左鄰右舍借來的桌椅,幾大布袋的糕點果品擺上桌子,一下子便吸引了眾鄉鄰的眼球;等黃三將幾十隻雞鴨,五隻肥羊和一大筐魚搬到臨時搭建的大灶旁邊的時候,連文大娘也瞬間覺得王家二郎的婚禮除了禮節尚缺之外,其他的無可挑剔,這是一場大操大辦的婚宴。

  「嘖嘖嘖,這麼多點心和葷菜,二郎這是花了多少錢啊。」張家大嫂咂舌道。

  「起碼要五六貫錢的樣子,瞧這十幾張桌子,這是要請上百人來吃婚席的架勢,王家二郎這是發了財了啊。」李家大嬸也咂舌道。

  「你們知道什麼?瘦死駱駝比馬大,王家原來就是大戶,人家老爺子臨死前沒有安排?叫我說,一定是二郎找到了王家老爺藏下來的錢財,還好之前沒找到,不然全白送給平康坊那娼妓手裡了。」趙家娘子道。

  「趙家的說沒錯,聽說這媳婦兒是花了八貫彩禮買來的,你想想,八貫呢,一個月前二郎還窮的差點餓死,這婚禮加上彩禮,起碼十幾貫錢,這麼一大筆錢,攢個一年也攢不起來,二郎要不是得了祖上的財物,便是發了意外之財了。這小子真是走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