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別亂說。」向猜尷尬極了。
「哎,你這人可真是矛盾。」陳子然和他同學多年,自然了解他的性格。「你害怕失去,所以連擁有都不敢擁有。可是談一鳴能等你多久呢?讓他再等你五年,等到你敢邁出這一步了?」
向猜不說話。
「崽啊。」陳子然說,「我可不是危言聳聽!談一鳴條件不錯,你猶豫這猶豫那,別猶豫到最後,談一鳴覺得你是在吊著他,轉頭跟別人跑了!」
向猜一下慌了,趕忙說:「我沒有吊著他。我就是——」
「——你就是沒有安全感!」陳子然一語道破。「還沒在一起呢就擔心分手了怎麼辦,你怎麼不換個思路,想想『我和他在一起後怎麼才能不分手呢』?」
和陳子然聊完後,向猜好像想通了一些事情。
真奇怪,他明明不是膽小的人,但是每次面對談一鳴,他就總會瞻前顧後,真是應了那句詩——「愛是想觸碰又收回的手」。
……
向猜情場糊塗,倒是工作運上升了。
過了幾天,向猜接到一個電話,是他以前認識的一位音樂劇製作人打來的。
電話里,那位製作人說自己手上正在排練一部原創音樂劇,提前半年就敲定了男主角,為了配合男主角的檔期甚至拖到現在才排練。
結果,那男主角突然撂挑子不幹了!
「咦?」向猜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那位男主角他也聽說過,是一位很敬業的前輩,唱的好,演的也好,從來沒和人紅過臉。
製作人大吐苦水:「他年初簽了個經紀公司,要把他送去參加一個全封閉選秀節目,而且是種子選手,能把他保送進決賽。」他嘆氣,「人往高處走,我們總不好強留。」
至於違約金?音樂劇演員一場演出才賺小四位數,十倍違約金在人家經紀公司眼裡只是毛毛雨而已。
製作人說:「向猜,我聽說你最近有空檔?你不用試鏡,我和導演都看過你的戲。你要是現在來,現在就能簽約!」
製作人熱情極了,生怕煮熟的天鵝飛了。
他噼里啪啦說了一長串名單,全是業內有一定名氣、經驗的老人,以此彰顯他們劇組的團隊有多麼靠譜。
但向猜也不是這麼容易被忽悠的。
向猜很謹慎地問:「那請問舞蹈總監和音樂總監是誰?」
一部音樂劇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怎麼樣,不僅和演員與導演有關,指導排練的兩位總監也同樣重要。
製片人先說了舞蹈總監的名字,如雷貫耳稱不上,但至少耳熟能詳。
「至於音樂總監……」製片人咳嗽一聲,「也很有名氣!他給很多好萊塢電影配過樂,不過這是他第一次負責監製音樂劇。」
不管鋪墊多麼花哨,說白了這位音樂總監就是一個跨界新人。
「哦?不知他怎麼稱呼?」
「Melody 姚。」製作人說,「中文名叫姚音。」
第七十八章 第十幕 《雨中曲》③
向猜想了想, 還是決定約那位音樂總監面談一次。
其實不光是他想見姚音, 姚音也想見他一面。
這部音樂劇名為《等一個極晝》,是一個精神分裂患者自我尋找、自我救贖的故事。劇本原作是一部不知名的自傳體小說,主人公會經常聽到一個聲音在耳邊說話。這個聲音既是他的朋友, 也是他的敵人,那道聲音會嘲笑他、打擊他, 也會鼓勵他、挽留他。
坊間有個傳聞,說這部自傳小說被影帝常以恆看中, 現在電影翻拍已經立項,這將是常以恆第一部 自導自演的作品。
有這麼一層光環罩在頭上,《等一個極晝》的音樂劇項目推進的即順利又艱難。
順利之處在於, 投資好拉、導演好找;但艱難之處在於, 沒有音樂劇演員敢接,誰都怕和影帝放在一起做比較。
好不容易劇組敲定了一位男主演,結果對方居然鴿掉了!劇組求爺爺告奶奶找了一圈, 最終把目光投在了向猜身上。
向猜直到入組當天, 才知道他究竟面臨一個多大的挑戰。
而且更麻煩的地方不止於此——這,居然,是一部,獨角戲!!
是的,沒錯, 向猜要一個人分飾十二個角色, 現場換裝,一個人邊唱邊演邊跳兩個小時, 同時還要和觀眾互動。
向猜在拿到劇情梗概後:「……」
他眨了眨眼睛,問:「我還沒簽約,我能拒絕這份工作嗎?」
製片人嘿嘿一笑,和導演一左一右把他架起來,拖著這隻垂死的天鵝走向了姚音的錄音棚。
姚音其實是《等一個極晝》音樂劇的作曲人,因為不放心自己作品的呈現效果,所以才決定乾脆來擔任音樂總監。
可能圈外人會以為,音樂劇劇本的作曲部分和編劇部分都由同一個人來擔任,其實這是極個別的少數現象。大部分都是在劇本完成後,再找作曲家譜曲填詞。
很多時候,音樂總監這個崗位也是兼任的,比如由鋼琴師兼任、由指揮兼任、甚至還有演員兼任的。
向猜在見到姚音之前,幻想過很多次這位歸國作曲家的模樣。
但是他沒想到,姚音……居然這麼有個性。
他看不出年紀,可能二十多,也可能三十左右。他抿著嘴,用著挑剔的眼光打量著向猜,這給他中性的五官增添了一份高深莫測的氣質。他把一頭長髮在頭頂紮成個小髻子,左右耳各一排耳環,每一個看上去都價值不菲。
「哎,你這人可真是矛盾。」陳子然和他同學多年,自然了解他的性格。「你害怕失去,所以連擁有都不敢擁有。可是談一鳴能等你多久呢?讓他再等你五年,等到你敢邁出這一步了?」
向猜不說話。
「崽啊。」陳子然說,「我可不是危言聳聽!談一鳴條件不錯,你猶豫這猶豫那,別猶豫到最後,談一鳴覺得你是在吊著他,轉頭跟別人跑了!」
向猜一下慌了,趕忙說:「我沒有吊著他。我就是——」
「——你就是沒有安全感!」陳子然一語道破。「還沒在一起呢就擔心分手了怎麼辦,你怎麼不換個思路,想想『我和他在一起後怎麼才能不分手呢』?」
和陳子然聊完後,向猜好像想通了一些事情。
真奇怪,他明明不是膽小的人,但是每次面對談一鳴,他就總會瞻前顧後,真是應了那句詩——「愛是想觸碰又收回的手」。
……
向猜情場糊塗,倒是工作運上升了。
過了幾天,向猜接到一個電話,是他以前認識的一位音樂劇製作人打來的。
電話里,那位製作人說自己手上正在排練一部原創音樂劇,提前半年就敲定了男主角,為了配合男主角的檔期甚至拖到現在才排練。
結果,那男主角突然撂挑子不幹了!
「咦?」向猜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那位男主角他也聽說過,是一位很敬業的前輩,唱的好,演的也好,從來沒和人紅過臉。
製作人大吐苦水:「他年初簽了個經紀公司,要把他送去參加一個全封閉選秀節目,而且是種子選手,能把他保送進決賽。」他嘆氣,「人往高處走,我們總不好強留。」
至於違約金?音樂劇演員一場演出才賺小四位數,十倍違約金在人家經紀公司眼裡只是毛毛雨而已。
製作人說:「向猜,我聽說你最近有空檔?你不用試鏡,我和導演都看過你的戲。你要是現在來,現在就能簽約!」
製作人熱情極了,生怕煮熟的天鵝飛了。
他噼里啪啦說了一長串名單,全是業內有一定名氣、經驗的老人,以此彰顯他們劇組的團隊有多麼靠譜。
但向猜也不是這麼容易被忽悠的。
向猜很謹慎地問:「那請問舞蹈總監和音樂總監是誰?」
一部音樂劇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怎麼樣,不僅和演員與導演有關,指導排練的兩位總監也同樣重要。
製片人先說了舞蹈總監的名字,如雷貫耳稱不上,但至少耳熟能詳。
「至於音樂總監……」製片人咳嗽一聲,「也很有名氣!他給很多好萊塢電影配過樂,不過這是他第一次負責監製音樂劇。」
不管鋪墊多麼花哨,說白了這位音樂總監就是一個跨界新人。
「哦?不知他怎麼稱呼?」
「Melody 姚。」製作人說,「中文名叫姚音。」
第七十八章 第十幕 《雨中曲》③
向猜想了想, 還是決定約那位音樂總監面談一次。
其實不光是他想見姚音, 姚音也想見他一面。
這部音樂劇名為《等一個極晝》,是一個精神分裂患者自我尋找、自我救贖的故事。劇本原作是一部不知名的自傳體小說,主人公會經常聽到一個聲音在耳邊說話。這個聲音既是他的朋友, 也是他的敵人,那道聲音會嘲笑他、打擊他, 也會鼓勵他、挽留他。
坊間有個傳聞,說這部自傳小說被影帝常以恆看中, 現在電影翻拍已經立項,這將是常以恆第一部 自導自演的作品。
有這麼一層光環罩在頭上,《等一個極晝》的音樂劇項目推進的即順利又艱難。
順利之處在於, 投資好拉、導演好找;但艱難之處在於, 沒有音樂劇演員敢接,誰都怕和影帝放在一起做比較。
好不容易劇組敲定了一位男主演,結果對方居然鴿掉了!劇組求爺爺告奶奶找了一圈, 最終把目光投在了向猜身上。
向猜直到入組當天, 才知道他究竟面臨一個多大的挑戰。
而且更麻煩的地方不止於此——這,居然,是一部,獨角戲!!
是的,沒錯, 向猜要一個人分飾十二個角色, 現場換裝,一個人邊唱邊演邊跳兩個小時, 同時還要和觀眾互動。
向猜在拿到劇情梗概後:「……」
他眨了眨眼睛,問:「我還沒簽約,我能拒絕這份工作嗎?」
製片人嘿嘿一笑,和導演一左一右把他架起來,拖著這隻垂死的天鵝走向了姚音的錄音棚。
姚音其實是《等一個極晝》音樂劇的作曲人,因為不放心自己作品的呈現效果,所以才決定乾脆來擔任音樂總監。
可能圈外人會以為,音樂劇劇本的作曲部分和編劇部分都由同一個人來擔任,其實這是極個別的少數現象。大部分都是在劇本完成後,再找作曲家譜曲填詞。
很多時候,音樂總監這個崗位也是兼任的,比如由鋼琴師兼任、由指揮兼任、甚至還有演員兼任的。
向猜在見到姚音之前,幻想過很多次這位歸國作曲家的模樣。
但是他沒想到,姚音……居然這麼有個性。
他看不出年紀,可能二十多,也可能三十左右。他抿著嘴,用著挑剔的眼光打量著向猜,這給他中性的五官增添了一份高深莫測的氣質。他把一頭長髮在頭頂紮成個小髻子,左右耳各一排耳環,每一個看上去都價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