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元辰搬出生怕兒子大婚的皇帝,他既然能明白父皇的心思,做為患難夫妻的母后,當然也會明白。
「辰兒,咱娘倆不說兩家話,母后知道你的擔心,你父皇那裡,母后已經幫你說通了,放心。」皇后貼心地向兒子獻功。
第49章 曾經的山道
元辰斂了眸子,掩住了那裡邊對皇后瞎熱心的一言難盡,在皇后看來,就是小兒子在為難。
「辰兒,你是個懂事的孩子,有些事,母后也不怕和你說明白。後宮的周昭儀和孟美人,都已經有了身孕,白神醫說了,十成十地是兩個皇子。古往今來,滅長寵幼的皇家例子多了,不說遠了,就是本朝,幾年前,廢太子一手遮天,誰能料想你一個十二歲的娃娃入了太上皇他老人家的眼?你父皇雖身體弱,但只有五十五歲,按元家人的高壽,當他八十歲時,那些個小皇子,正當青春年少討人喜之時,為辰兒撐腰的太上皇他老家,還能熬到那個時候?所以,要早早訂下婚事,得到外家扶持,早日正統才是王道。」
這些話,其實是大大的僭越了,但皇后也不怕,門也不閉,宮女也不喝退,就像聊家常似的,大大方方地說出來。
她雖然比皇帝小上幾歲,但也是快五十歲的夫人,因為有優秀的兒子,與皇帝也是患難夫妻,娘家也給力,本來中年的危機感是幾乎沒有的。但隨著一批批鮮花般的年輕妃子入宮,特別是那兩個才四個月便誇張得扶著腰的貴門妃子的孕事,徹底把她潛藏的焦慮激發,甚至做夢都會看到皇帝抱著小幼兒放在肩膀上哈哈大笑的情景。
一如當年太上皇疼惜元辰。
元辰看著皇后眼角的魚尾紋,保養再好生活地再尊貴,終歸是一個為兒子們操碎了心的母親。
他站起來,走到皇后身邊坐下,握著她的手,輕聲安慰:「母后不必如此擔憂,兒子沒有那麼弱,不需要靠聯姻來鞏固地位。再說,兒臣也希望,自己的太子妃,還是要彼此喜歡才好。」
皇后另一隻手伸過來,在兒子手背上重重一拍,重新爽朗道:「這個辰兒不必擔心,明瑤是你舅家表姐,親上加親,性格也是隨了你母后我,果敢大氣,是太子妃最佳人選。對了,上次皇上壽宴,你不是見到過嗎?就是全場姑娘中,最漂亮的那位。」
全場最漂亮的那位,不是穿藍衣的少年公子嗎?元辰在心裡想著,那天,他除了寶玉,那些個千金小姐,他連瞧都沒瞧。
「明瑤表姐?我沒注意,她不是已經很大了嗎?兒臣不想要大的,想和與自己同齡的人,共度一生。」元辰想起那個人,嘴角不自覺地帶上點笑意。
皇后瞅著他,瞭然地問:「怎麼,有喜歡的姑娘了?也無妨,同時娶進來為妃不就行了。但皇后,必須是明瑤,那些個召男人喜歡的狐媚子,必須像明瑤這樣的皇后,才能壓得住。」
元辰站起,端正面色,恭謹地朝皇后行了個正禮,認真道:「母后,兒臣的婚事,您就不用操心了,明瑤表姐兒臣絕對不會娶,據聞,忠順王府那數十起古怪離奇的死亡事件,可全是這位表姐的手筆,兒臣青春年少,可不想每天過得膽戰心驚,要時時提防著枕邊人的手段。」
皇后面色微變,板了臉問:「辰兒,不要道聽途說,替她母親打發幾個不懂事的小妾,明瑤做的對。你是她的夫君 ,是她的天,就是她有萬般手段,也是為你所用,又怎敢加害於你?」
元辰撲通跪倒,面色堅毅,語氣不容改變地堅持:「母后,對明瑤郡主,兒臣不敢從命,兒臣娶的,是陪伴一生的摯愛,不是手段陰狠的下屬,望母后收回成命,兒,在此跪等。」
皇后相當吃驚,這個小兒子,從小便與她心心相通,無所不談,雖年齡小,但少年老成,從來,她都是毫無顧忌地與他討論著謀略和馭人之術,兒子不但對此認同,對那些能力出眾有手段的臣子,也是非常欣賞的。今兒個這是怎麼了?竟然說討厭自己的妻子是個玩弄權術之人,這,難道在變相地編排自己嗎?
想到哪,火便發到哪,皇后冷哼一聲,忽地站起,不悅地提高了聲音:「辰兒,明瑤與哀家性格類似,你這是在諷刺哀家是個不擇手段的人嗎?」
元辰咚咚咚在地上磕了三個響頭,語氣真誠地解釋:「母后的謀略是陽謀,光明磊落,從未害過一條無辜性命,與草菅人命的他人,怎麼相同?就是不得已牽連弱小,也是為母則剛,一切為了兒子。母后捫心自問,在家做女兒時,不是一派天真,至純至性嗎?」
皇后想起自己無憂無慮的少女時光,心想自己兒子可真是會誅心,看著元辰挺直地身影,氣得一句話也不說,坐在那氣得大口猛灌茶水,母子倆,沉默對峙著。
暗衛甲朝小太監使著眼色,在眼珠子都快飛出來時,小太監終於領會了他的意圖,小跑著跪到殿裡,顫著音報著慌:「稟皇后娘娘,翰林院大學士朱夫子南書房求見太子殿下。」
皇后一瞪眼,吼道:「讓他等著。」
小太監嚇得瑟瑟退下。
娘倆繼續對峙,直到天邊響起一道炸雷,緊接著,突兀而至的大雨傾盆而下,宮女們忙著關窗戶,給皇后娘娘加衣服。
皇后瞪了眼穿著單衣卻還筆直跪著的元辰,把那句給殿下也加件衣服的話又狠狠心咽了回去。
「辰兒,咱娘倆不說兩家話,母后知道你的擔心,你父皇那裡,母后已經幫你說通了,放心。」皇后貼心地向兒子獻功。
第49章 曾經的山道
元辰斂了眸子,掩住了那裡邊對皇后瞎熱心的一言難盡,在皇后看來,就是小兒子在為難。
「辰兒,你是個懂事的孩子,有些事,母后也不怕和你說明白。後宮的周昭儀和孟美人,都已經有了身孕,白神醫說了,十成十地是兩個皇子。古往今來,滅長寵幼的皇家例子多了,不說遠了,就是本朝,幾年前,廢太子一手遮天,誰能料想你一個十二歲的娃娃入了太上皇他老人家的眼?你父皇雖身體弱,但只有五十五歲,按元家人的高壽,當他八十歲時,那些個小皇子,正當青春年少討人喜之時,為辰兒撐腰的太上皇他老家,還能熬到那個時候?所以,要早早訂下婚事,得到外家扶持,早日正統才是王道。」
這些話,其實是大大的僭越了,但皇后也不怕,門也不閉,宮女也不喝退,就像聊家常似的,大大方方地說出來。
她雖然比皇帝小上幾歲,但也是快五十歲的夫人,因為有優秀的兒子,與皇帝也是患難夫妻,娘家也給力,本來中年的危機感是幾乎沒有的。但隨著一批批鮮花般的年輕妃子入宮,特別是那兩個才四個月便誇張得扶著腰的貴門妃子的孕事,徹底把她潛藏的焦慮激發,甚至做夢都會看到皇帝抱著小幼兒放在肩膀上哈哈大笑的情景。
一如當年太上皇疼惜元辰。
元辰看著皇后眼角的魚尾紋,保養再好生活地再尊貴,終歸是一個為兒子們操碎了心的母親。
他站起來,走到皇后身邊坐下,握著她的手,輕聲安慰:「母后不必如此擔憂,兒子沒有那麼弱,不需要靠聯姻來鞏固地位。再說,兒臣也希望,自己的太子妃,還是要彼此喜歡才好。」
皇后另一隻手伸過來,在兒子手背上重重一拍,重新爽朗道:「這個辰兒不必擔心,明瑤是你舅家表姐,親上加親,性格也是隨了你母后我,果敢大氣,是太子妃最佳人選。對了,上次皇上壽宴,你不是見到過嗎?就是全場姑娘中,最漂亮的那位。」
全場最漂亮的那位,不是穿藍衣的少年公子嗎?元辰在心裡想著,那天,他除了寶玉,那些個千金小姐,他連瞧都沒瞧。
「明瑤表姐?我沒注意,她不是已經很大了嗎?兒臣不想要大的,想和與自己同齡的人,共度一生。」元辰想起那個人,嘴角不自覺地帶上點笑意。
皇后瞅著他,瞭然地問:「怎麼,有喜歡的姑娘了?也無妨,同時娶進來為妃不就行了。但皇后,必須是明瑤,那些個召男人喜歡的狐媚子,必須像明瑤這樣的皇后,才能壓得住。」
元辰站起,端正面色,恭謹地朝皇后行了個正禮,認真道:「母后,兒臣的婚事,您就不用操心了,明瑤表姐兒臣絕對不會娶,據聞,忠順王府那數十起古怪離奇的死亡事件,可全是這位表姐的手筆,兒臣青春年少,可不想每天過得膽戰心驚,要時時提防著枕邊人的手段。」
皇后面色微變,板了臉問:「辰兒,不要道聽途說,替她母親打發幾個不懂事的小妾,明瑤做的對。你是她的夫君 ,是她的天,就是她有萬般手段,也是為你所用,又怎敢加害於你?」
元辰撲通跪倒,面色堅毅,語氣不容改變地堅持:「母后,對明瑤郡主,兒臣不敢從命,兒臣娶的,是陪伴一生的摯愛,不是手段陰狠的下屬,望母后收回成命,兒,在此跪等。」
皇后相當吃驚,這個小兒子,從小便與她心心相通,無所不談,雖年齡小,但少年老成,從來,她都是毫無顧忌地與他討論著謀略和馭人之術,兒子不但對此認同,對那些能力出眾有手段的臣子,也是非常欣賞的。今兒個這是怎麼了?竟然說討厭自己的妻子是個玩弄權術之人,這,難道在變相地編排自己嗎?
想到哪,火便發到哪,皇后冷哼一聲,忽地站起,不悅地提高了聲音:「辰兒,明瑤與哀家性格類似,你這是在諷刺哀家是個不擇手段的人嗎?」
元辰咚咚咚在地上磕了三個響頭,語氣真誠地解釋:「母后的謀略是陽謀,光明磊落,從未害過一條無辜性命,與草菅人命的他人,怎麼相同?就是不得已牽連弱小,也是為母則剛,一切為了兒子。母后捫心自問,在家做女兒時,不是一派天真,至純至性嗎?」
皇后想起自己無憂無慮的少女時光,心想自己兒子可真是會誅心,看著元辰挺直地身影,氣得一句話也不說,坐在那氣得大口猛灌茶水,母子倆,沉默對峙著。
暗衛甲朝小太監使著眼色,在眼珠子都快飛出來時,小太監終於領會了他的意圖,小跑著跪到殿裡,顫著音報著慌:「稟皇后娘娘,翰林院大學士朱夫子南書房求見太子殿下。」
皇后一瞪眼,吼道:「讓他等著。」
小太監嚇得瑟瑟退下。
娘倆繼續對峙,直到天邊響起一道炸雷,緊接著,突兀而至的大雨傾盆而下,宮女們忙著關窗戶,給皇后娘娘加衣服。
皇后瞪了眼穿著單衣卻還筆直跪著的元辰,把那句給殿下也加件衣服的話又狠狠心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