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了他,為了兩個家族,她自請下堂,他只能忍痛送走了她。最後,她終身守節,生活淒涼,鬱鬱而終;他愛而不得,俯仰悲咽,自此奉仙學道,亡於足疾。

  第四世,他們生於戰亂年代,他是割據一方的軍閥,她是養在深閨的千金小姐。

  家中突來的變故讓她不得不投奔於他,兩人在她父親病床前定下婚約,自此相依相守。可惜,戰亂年代,充斥著悲歡離合。那一日,他戰敗,城破,往日的繁華街道變成了修羅場,他們被人流衝散。她守在兩人定情的小院,相信他一定會來找自己,只是造化弄人,她等來了他,也等來了他身後大隊的敵軍。

  他率親衛護著她,一路廝殺,最後跳河逃出升天。她被他緊緊護在懷中,而他卻因失血過多而亡,死後雙手依舊維持著環抱的姿勢。她痛不欲生,為復仇,進了敵人的府邸,成了那人的姨娘。一桌劇毒的飯菜,殺死了那敵軍首領,也要了她的命。

  死前,她雙手環住自己,就像他最喜歡的那樣。

  “被留下的那個太痛苦了,若有來生,我一定要比你早走一步。”

  第五世,他是被寺中收養的孩子,自小剃度,而她卻是秀坊的舞女。

  一次求籤,她對他一見鍾情。自那後,她便成了這寺中的常客,佛像前的塵埃掃了又覆,誦經聲歇了又來,她像是一隻天真爛漫的百靈鳥,對解簽的他有著說不完的話。他說,佛家心如止水,手中的佛珠卻在她說要嫁人時散了一地。

  她推了婚事,買下了秀坊,卻不再上山。他依舊每日習武誦經,木魚聲不曾停歇,心卻已亂。兩年後,天下紛擾,戰火紛飛,那一天他帶著武僧奔向戰場。她紅衣似火,披散一頭秀髮,上前問,“大師,殺了人的和尚還是和尚嗎?”

  他猶豫良久,終究嘆息道,“自然不是。”

  兩年了,她終於再次展露笑顏,堅定道:“好,那我等你回來。”

  後來,戰亂結束,他已蓄出長發,只是故鄉的城卻已是滿目瘡痍。他站在她的墳前,聽著她的故事,慟哭失聲。

  第六世,他是一個江南小鎮的普通書生,她卻是鎮中大族的嫡出小姐。

  上元燈會,兩人相識相愛,卻為她家族不容,只能相約每月十五在她家屋後的渡橋下相會。

  七月梅雨的季節,仍守在渡橋邊,天氣轉陰,白晝如晦,驟雨傾盆而降。可他仍然堅守著相期的誓約,忘記了風雨吹襲,也不顧雲黑霧暗,憧憬著相會的幸福。她卻因事發,被族老死死地關在屋內,任她哭喊。

  水終於沒過他的頭頂,他抱著橋柱被水淹死……她心有所感,絕食以對……

  兩天後,雨過天晴,水退了。她母親看著她蒼白虛弱的面色,不忍,放她出了門。她撐著虛弱的身體趕去橋頭,卻看到陽光照在他濕漉漉的長袍上,他冰涼的臉上凝固著寧靜的笑容,俊美的好象一尊永恆的石雕。她仰天大哭,抱著他,一起沉入水底。

  第七世,他是沙場宿將,她卻是敵國公主。

  他傾覆了一個國,卻將一顆心遺失在她身上。她在最無助時,為他所救,卻又眼睜睜看著父親兄長死在他手中。他帶她回了府中,遣散後院所有姬妾,獨寵她一人;她跟著他,只為伺機復仇,卻漸漸動心。

  皇帝好奇,將她宣進宮中,她欲刺駕,卻被他搶先一步攔下。她恨,將本是用來自盡的□□撒入酒中,拿給了他。

  他飲下那杯酒,笑著道:“只要是你給的,我甘之如飴”

  她看著他嘴邊的鮮血,大笑,只是笑著,笑著,便哭了。她揮袖,將燭台推到,一場大火,吞沒了相擁的兩人。

  第八世,他是冷靜而內斂的鐵面王爺,她是跨越時空而來的白領麗人。

  她看透所有人的命運,卻無法掌握自己的結局,因此小心謹慎、步步為營,只為在這陌生的時代活下去。他深沉內斂,卻為她所吸引,將她放在心中守護。只是作為皇子,他天生對那把椅子有著渴望。

  她對他,從畏懼到愛戀,這份情被深深銘刻,卻因著那深宮中的風雲詭變而漸行漸遠。他得償所願,她卻已滿是瘡痍、身心俱疲。

  陰謀、算計、誤解,兩人終究沒能走到一起。她帶著遺憾,含恨而終。他孤寂半生,用案牘麻痹自己,最後過勞而亡。

  君玉在轉生池看了他們這八世的糾纏,微微嘆氣,還真是眼熟的場景啊。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放不下,人間八苦倒是讓他們嘗了個遍。還好來得及時,若是錯過此生,一切都來不及了。

  如今兩人糾纏甚深,若要渡過此劫,要麼兩人在一次次悲慟中勘破情之一字,不再執著相守;要麼破去情路上所有劫難,真正的相守一生。

  君玉想了想,還是心疼自家徒弟,這重任就交給東華好了,反正他年級大,經歷的風雨也不少。

  理清了這個世界的天道線後,君玉便去尋兩人的轉世,卻沒想到又是一個熟悉的世界。

  說來,東華還真是命好,又重生到了帝王之家,就是她家九兒太可憐了些,因著那情劫,每一世都命途多舛。按著那劇情,這一世的情劫,好解也難解,端看東華的轉世選擇捨去什麼了!

  作者有話要說:

  突然想寫小短文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