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紀連海往台上一站,先不講自己要講什麼,先對馬駿的講課信口雌黃:“如果我講剛才的題目,我不會像馬老師那樣講。”

  上講壇和撿小狗(2)

  百家講壇的觀眾都是自發來的,按規定,來這兒聽課,聽眾不能打斷主講人,更不能向主講人提問,但老資格的觀眾都知道紀連海是試講,講了也不一定作數。一聽到紀連海對馬駿評頭論足,馬上有觀眾大聲地問:“那你怎麼講?”

  紀連海說:“我這樣講:邱吉爾去和發報員說:‘嘿!給史達林發個友好的電報!’電報員問:‘為什麼給共產主義惡魔發電報?’邱吉爾回答:‘你想消滅惡魔,你就得和惡魔的姥姥聯合!’”

  觀眾還是不依不饒地問:“誰是惡魔?誰是惡魔的姥姥?”

  紀連海說:“法西斯是惡魔,共產黨是惡魔的姥姥。《共產黨宣言》說‘有個幽靈在歐洲的上空徘徊’,‘幽靈’是陰性,照邱吉爾看,共產黨是惡魔,馬克思一百多年前說共產黨是幽靈,可不就是蘇聯共產黨的姥姥?”

  觀眾哄堂大笑。

  在百家講壇錄製現場,從來沒出現過這樣的怪事。百家講壇的主講人之間,最忌諱對同台講演者說三道四。紀連海一個來試講的,居然對老主講人言三語四。實在不知道自己吃了幾碗乾飯!紀連海只看到前邊講課的人穿著軍裝,看不清講課者肩上還扛著四個星,是大校,還是博士。我估計,即便紀連海知道,他也照講。這小廝簡直是個愣頭青,行事根本不著調。

  更不著調的是,紀連海講完下台,聽到一位編導對另一位編導說:咱們的節目一集是四十五分鐘,紀老師講了八十分鐘。

  紀連海馬上說:“我再講十分鐘,你不就能‘裁’成兩集了?”

  編導你看我,我看你,愣神了。主講人有這麼不著調的嗎?你這是來試講,用不用你,還不知道;如果用你,讓不讓你講你剛才試講的題目,也不知道;你即便正式開講,也得從若干分鐘製作出四十五分鐘,哪能像你說的這樣,你講上九十分鐘,我們就製作成兩集各四十五分鐘?像喝了燈草灰一樣輕巧?!

  紀連海登百家講壇,是誤打誤撞傳奇嗎?恐怕還不能這樣說。紀連海喜歡說自己的過五關斬六將,不愛提自己那把不開的壺。其實,在他上講壇時,他被解如光和馬琳修理得不輕。紀連海缺少閻崇年式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最初交出來的講稿像高中生答試卷,非常簡單,既講不清來龍去脈,也提練不出深刻的思想,完全不能用! 萬衛雖然想找位中學教師來講,真正找到時,還是按照大學教師的路子進行了一番徹底“改造”。解如光找紀連海苦口婆心地談,馬琳找紀連海一講一講仔細琢磨,反覆推敲……紀連海終於修成正果。

  紀連海登上百家講壇,是紀連海鹹魚翻身的傳奇呢?還是萬衛、解如光苦心孤詣煅造主講人的傳奇?

  無師自通和如魚得水

  百家講壇一炮打響後,紀連海講遍全國,是不是暈得找不著北了?

  我問紀連海:你都到什麼地方演講過?

  他想了想說:“多了去了,按省說吧!遼寧……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陝西……”然後,他用老經驗的口氣,好心而細心告戒我:如何選擇演講的單位,如何跟邀請的人打交道,如何堅持自己的權力,如何拒絕想“空手套白狼”的人,哪個省哪類講座最好,哪類講座絕對不能接受……頭頭是道,如數家珍。

  我聽得目瞪口呆。問:“你還上不上課啊?”

  “怎麼不上?一堂課也誤不了!星期五飛出去,星期天回來。”

  紀連海還告訴我:他的“博客”有多少點擊率。有家網站動員他把博客搬到那家網站上。紀連海說:“為什麼呀?是你們有名啊?還是我有名?”網站的人老老實實說:是您紀老師有名。紀連海說:那我為什麼要搬到你們的網站上?對方說:您可以增加點擊率呀。紀連海說:你相信不相信,我動動手,就能把一個幾乎沒有點擊率的“博客”弄成一百萬點擊率?對方傻掉了。

  聽了紀連海說這事,我也傻了。我至今沒建博客。但我有時上其他朋友的博客看看。我印象中最好看的博客是海迪的,最不常更換的,是易中天的。最有學術色彩的,是王立群的。有朋友告訴我,博客也是可資利用的重要資源。但從來沒有人像紀連海這樣,把事情說得如此透明。

  紀連海還無師自通做起主持人,他主持過“都市榜樣頒獎會”。鄉村教師陸永康跪著教36年書,他的事跡引起社會廣泛反響,但陸永康不能講普通話。於是,紀連海主持“聚焦三農”晚會,電視直播,做陸永康“替身”講他的事跡,講得陸永康本人眼淚嘩嘩地流……

  雖然小崔說過“收視率是萬惡之源”的話,但各個電視台卻經常唯收視率馬首是瞻。紀連海成了央視其他頻道和其他電視台爭相挖掘的香餑餑。

  百家講壇大紅大紫,一些電視台開始模仿甚至克隆百家講壇。你也搞講座,我也搞講壇。講風大盛,但是完全採用百家講壇模式畢竟有點兒不仗義,那就多少來點兒改頭換面,比如:加個主持人,加點兒觀眾互動,說到底,都是百家講壇模式換湯不換藥。

  最簡捷的辦法是把百家講壇主講人請來,刻薄一點兒說“挖來”。

  紀連海百家講壇節目播出後,上海電視台以閃電般速度利用了“紀連海資源”:2006年5月接觸,2007年2月播出四組“文化中國”節目,全部講的是清史,上海台收視率是百分之二及格。紀連海這幾組節目,一組比一組集數多,反響大,收視也節節攀升:

  第一組:孝莊秘史大揭密10集,收視率百分之六;

  第二組:揭秘康熙王朝15集,收視率百分之九;

  第三組:解秘雍正王朝20集,收視率之十一點三;

  第四組:指點乾隆30集,收視率百分之九。

  紀連海的講稿馬上推出,也是百家講壇主講人出書的翻版。

  廈門電視台錄製播出紀連海的“鄭成功和史琅”……

  紀連海學會了如何“對付”記者,曾經有一次,記者問他“你打的,司機認識你嗎?”他說認識;“有沒有司機不肯收你的錢?”有啊;記者就發了這樣的文章“紀連海打車不給錢”!網上鋪天蓋地。

  紀連海跟我說起這件事,氣乎乎:“這是哪兒和哪兒?司機說:‘您是紀老師,我不收錢。’我還能真不給人家錢?人家不是靠這吃飯的?記者純粹胡寫!”

  紀連海從此知道小心地躲著陷阱走。

  紀連海對沒學過、沒經過、沒見過的事,很快能掌握,如魚得水。

  強勢媒體可以多大程度上改造一個人、塑造一個人?是個說不清的傳奇。

  個性化講課

  紀連海畢竟還在教中學,他會怎麼樣教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