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一手把他推開,接過青山手裡的竹條。

  之前那個鳥籠子上半部分是圓的。那種大小的鳥籠子要做成那樣很簡單,但要是做大鳥籠,上面也做成圓的就很難了,青山和姜羊照著小鳥籠放大來做,肯定是不行,既然要做大的鳥籠,直接做個正方形的大籠子就是了,這樣簡單很多。

  因為之前有做竹床的經驗打底,我做大籠子就簡單很多。姜羊和青山圍在我身邊打下手,幫忙扶著竹子,遞點竹條工具什麼的。

  其他時候,青山就雙眼發光的看著慢慢有了雛形的大籠子,姜羊則是嘴上不停的一直誇我,連做夢都在喊媽媽最厲害,真是讓我哭笑不得。

  其實說起孩子,他們很多都不明白父母的工作有多厲害,做人父母的,就算在上班的崗位上做了多少厲害的事,都比不上幫孩子做個手工玩具,能給孩子帶來的震撼多。小孩子的想法總是這麼簡單。

  新籠子做好了,小貓頭鷹有了更加開闊的地方,一進籠子就撲騰開了,還倒掛在了籠子裡那根橫杆上。這條橫杆是我特地做的,因為這小貓頭鷹喜歡倒掛著,有了這麼一根橫杆就方便多了。

  從開始做手工開始,我覺得自己好像找到了感興趣的事情,做完一個東西我就會覺得很滿足。所以接下來,我又用竹子嘗試做各種樣子的竹筐竹籃竹匾還有竹架子。

  竹筐竹籃可以用來裝菜,竹匾可以用來曬東西,竹架子放在院子裡,上面架著竹匾,我用來曬辣椒乾菜還有豆角之類的東西。

  除了這些,我還做了新的蒲扇。之前的蒲扇被青山和姜羊不小心戳了很多口子,我就想著做幾把新的。

  這麼多東西都被我折騰出來了,做幾把蒲扇當然很簡單。不過蒲扇不是用竹子來做,而是用棕樹葉子來做的。屋子附近就長著好幾棵棕樹,有一棵在小溝邊,長得比較矮,葉子不大,還有兩棵長得高,上面的葉子也長得大。

  我架著樓梯爬上樹去砍棕樹葉。這葉子底下一個杆,上頭葉子就像一把天然的扇子,下邊是連在一起的,到了上面就分散開來。

  我一片葉子一片葉子往下扔,見砍的差不多了就停手下來。

  長開了的棕葉剪掉上面分叉的部分,留下下面連在一起的部分,平整的壓在石頭上曬乾,過兩天就能做蒲扇,要是不講究,直接這麼扇就行了,但是這樣容易壞,所以要在剪掉的那一圈上fèng上小布條,這樣一來,就是一把簡單的蒲扇。

  晚上在院子裡乘涼,我們三個一人睡一張新竹床,扇著新蒲扇,喝著在水井裡冰過的茶水。

  院子裡一叢糙上停著幾隻螢火蟲,偶爾會飛過來,落在我的蒲扇上。

  第50章 050

  天很藍,夏天越熱的時候,天就越藍。大朵大朵的白雲浮在天空上,看上去乾淨又柔軟。

  棉花一樣的雲慢悠悠飄過一片山頭,飄過鬱鬱蔥蔥的山林樹梢。偶爾遮住太陽,大地上就留下一塊陰影。我們走在路上,熱得汗流浹背,露在外面的皮膚都像是被火燒了一樣。

  遇上這種雲朵遮住太陽的時候,就快走兩步,走進那片白雲的投影里,沒有了陽光直she,好歹能鬆一口氣。可是白雲飄的太快了,沒有一會兒,太陽就重新出來,繼續散發著灼熱的氣息。

  已經過了一天最熱的中午,到了下午大概四點多了,可還是熱的可怕。這天氣炎熱的讓人心煩,做什麼都提不起勁。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台負荷過重的機器,從前透支的時候沒察覺,現在驟然輕鬆了,反而出現了很多問題。

  可是現在不比從前,沒那麼多調理的條件,除了好好吃飯休息,儘量放鬆心情之外,我什麼都沒法控制。

  我們今天去準備去河那邊摘菱角,前幾天去水庫那邊看過,就覺得差不多可以摘了,可是我這幾天在補種新的豆角,所以又耽擱了這幾天,今天才有時間來摘菱角。

  對於找好吃的,姜羊和青山一向都很積極,這麼熱的天,走在路上的時候還是精神十足。我知道他們的心思,他們這是又想去水裡泡著。

  到了水庫,我和青山進小屋把船搬了出來,走向那片長滿菱的河面。船慢慢入水,擠開了浮在水面的菱葉。我上了船,腳底下搖晃了兩下,青山連忙扶住船舷。我一把抓住旁邊那個破爛小木橋邊豎著的一根木棍,穩住身子,然後把姜羊拉上了船。

  “青山,上來。”我說。

  青山搖搖頭,把船往前推去,隨著船往前拂去,青山也走進了水裡。我手上拿著的槳用不上了,青山力氣大,在後面一推,船就緩緩飄進了菱糙深處。

  “好了,就到這裡。”我說,青山就笑著嗯了一聲,從船尾來到船舷邊。

  “麻~我也想下水~”姜羊坐在床上拉我的衣服,滿眼期待。

  算了,隨他吧。我點了點頭,姜羊就歡呼一聲,手腳並用的爬到船邊,噗通一聲砸下了水,半晌從水裡冒出個腦袋,頭髮濕淋淋的貼在臉上,腦袋頂上還掛著一株苓。

  我拿過他腦袋頂上那株苓,翻過來,在底下看到了三大兩小五顆菱角。大的菱角外面殼更硬,小的菱角外殼是軟的,青色的。這菱角其實還沒太成熟,不過我喜歡吃這種沒有特別熟的菱角,脆脆的,比完全熟的老菱角要更好吃些。摘下菱角,把整株苓扔回水裡去。我坐在船上剝了菱角,塞給姜羊一個,又給了青山一個,最後自己吃一個。

  我帶了自己編的大竹筐來,這會兒就放在腳邊,兩大一小。

  整條小船被菱包圍,綠色的葉子密密麻麻長了一大片,坐在船邊隨手能拿起來,翻個面摘了後面長的菱角,再放回水裡去。我摘下的菱角放進了一個大竹筐里,青山摘下的菱角放進另一個大竹筐,姜羊摘下的就放進那個小竹筐。

  這是我這些時候總結出來的經驗,只要是去採摘什麼,一定要準備三個筐,這樣一來,青山和姜羊就不會只顧著玩,而是會很賣力的採摘,因為到了最後,他們會比一比誰的更多。要是只拿了一個筐,待會摘一會兒,這兩個又跑去游水玩去了。

  姜羊勤勤勤懇懇的摘菱角,完了還一邊摘一邊數數。我的動作比他們快多了,拿起一株苓,三兩下摘完就扔回水裡,姜羊則是仔仔細細的翻找著苓,大的小的全摘下來,就像他之前摘地莓一樣仔細,他做什麼都慢騰騰的,但是非常仔細。

  青山和我們不一樣,他只摘了大的,小的都沒摘,我看了他一眼,沒說什麼。小的不摘也行,下次來還有。其實這會兒,還有一些苓在開花,等過段時間,會有菱角接連成熟,我們還能來摘上幾次。

  綠色的菱葉底下,是長在水裡的根精,有一些小魚在那些根精旁邊穿梭,還有些大點的魚,因為太熱了,也藏到這些葉子底下來。青山摘著菱角,忽然扎進了水裡,然後很快抓著一條魚浮了出來,那魚個頭還不小,是條糙魚。

  “魚。”青山把手上的魚放上了船,那條魚在乾燥的船板上甩了甩魚尾,在船板上甩出一片水漬。因為沒想抓魚,除了竹筐,我沒帶上不漏水的容器,所以這條魚只能放在那讓它自生自滅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