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不知道為什麼,頭髮長得很快。之前我給青山剪的那麼短,現在他的頭髮又長到耳朵了,姜羊的比他長一點,好像是頭髮長到了耳下生長速度就會慢起來。現在好了,我們三個的頭髮都能一樣長了。

  他們兩個游一會兒就會上岸來,倒不是受不了水涼,而是在水裡抓到了魚,送回到岸邊的水桶里。青山第一次抓到魚很是興奮,他好像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正確抓魚方法——不用釣的,直接去水下抓。

  沒一會兒,青山已經上岸好幾次了,那條小水桶都已經裝滿了。水桶裝滿之後,青山抱著一條魚來找我想辦法。我這次來又沒想著抓魚,所以除了那個小水桶就沒其他能裝魚的桶了,沒辦法,我只能在河岸邊那個口子裡給圍起來一小塊水池,好讓青山把自己抓到的魚放進那裡。

  青山伸出爪子,跳下那個被圍起來的小水池,爪子幾下就把小水池掏深了不少,挖出來的泥巴就堆在那口子上攔著,最後挖出了個差不多兩平方米左右的水池子。這個過程中還給他在泥巴里掏出來一條大泥鰍。

  水池子圍好了,青山開心的繼續去抓魚,姜羊也跟著大哥哥身後跑。相比青山,姜羊抓魚就沒那麼厲害了,我猜那可能是因為姜羊不怎麼喜歡抓魚,他每回浮起來,手上抓著的東西都不是魚,或許是水裡的一把水糙,或許是一隻蝦一隻螃蟹一個蚌殼,還有水裡撈起來的石頭。

  青山往那圍起來的小水池裡放魚,姜羊就學著他把手裡的水糙石頭蝦蟹蚌殼全都扔進小水池裡。因為翻倒泥巴變得渾濁的水坑裡,忽然被抓過來的魚都甩著尾巴驚慌遊動,擠來擠去把水裡攪得更加渾濁了。

  我看了一會兒魚就沒管,往田那邊走繼續去觀察那些零散水稻的生長情況。這些水稻都還長得不錯,因為都在水溝邊,附近就有水流動,不需要特地汲水過來澆灌。細長的水稻葉子綠油油的,我伸手摸了摸葉子,在附近做了個記號。

  太陽越來越曬人,我給所有能找到的水稻做了記號,心裡也有了個大致的估量。就算這些都結了稻子,還是有點少了,有時間得去周圍再找找。我回到河邊,發現小水池裡的魚更多了,青山和姜羊還在高興的游水,我看著他們開心那樣,也有點想下水,但是我這會兒來了月經,為了自己的身體考慮,我也得稍微講究一點,不能像從前那麼稀里糊塗了。所以我只站在岸邊看著,沒有下水去。

  我會游水,是在末世這幾年學的。小時候爸媽帶我去過游泳館,因為嗆著水受到驚嚇發了幾天燒,後來我就再也不肯去游泳了。但是之後不會游泳就要死的時候,還是爆發出了驚人的學習能力。那是為了躲避一些人不得不橫渡一條河,然後不知道怎麼就學會了。

  既然不能游水,我也沒想一直站在那曬太陽,就沿著河岸走到邊上去。那邊山腳下有一片陰涼,我還沒走到過那邊去。我原本是想在那遮遮太陽,順便再砍點樹枝當柴,待會兒烤幾條魚吃,可是我到了那邊山腳,揮起柴刀砍樹枝和芒糙的時候,卻發現了藏在後面的一條路。

  這條路看上去很久沒人走了,幾乎都被橫斜生長的樹枝給遮蓋掉。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朝河面上的青山和姜羊喊了一聲,等他們看過來的時候指了指被劈開的那一條路,告訴他們我要進這裡面去看看。

  然後我舉著柴刀鑽進了那條路里。一路走一路劈開周圍的樹枝。

  腳下隱約還能看得清從前被人踩過的痕跡,這就是一條很小的小道,只夠一人通行。

  這條道一邊是山壁,一邊是茂盛的植物從,長著許多的芒糙柴樹,再底下就是河面。這小道幾乎是貼在了山腳,從河岸邊那看,是被茂盛糙叢全都遮住了的,完全看不到這條路。

  我一邊開道一邊往前走,走進去一段路之後,路終於開闊了一點。裡面的植物生長的倒是沒有外面那麼拉雜,主要是另一邊的山壁上不能生長那些很高大的植物了,最多也就是在石fèng里長出些很小的野花野糙。

  那些灰藍黑色夾雜著白色的石壁上,攀爬著綠色的藤蔓還有一叢叢紫色野花,石壁上有水流打過的痕跡,往前走,我漸漸聽到了水聲。

  淙淙的水聲越來越近,我轉過一個蚌殼形狀的大石頭,看到前面的小道旁邊有一個凹進去的山壁。山壁上不斷有水滑落下來,像一條小小的瀑布,就落在底下的小譚里。這個小譚清澈見底,底下都是些碎小的石頭,有陽光從頭頂落下來,映在平靜的水面上,這一譚靜水看上去簡直就像是透明的。

  水面上飄著些樹葉和紫色小花,我仰頭看,發現這片石壁凹陷的頂上還長著很多樹。有一棵不知名的紫色花樹正在開花。

  身後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我扭頭去看,果然是青山和姜羊。青山把姜羊抱在身前,兩個傢伙都只穿著褲衩,還在往下滴水。他們兩一見到我,緊張的表情立刻放鬆了,姜羊還朝我伸出手要我抱。

  我抓住姜羊的爪子,把他直接放進了那個清澈的潭水裡。又朝青山招手,“你也來洗洗。”

  他就聽話的也下去了潭水。

  他們兩個剛從河裡爬起來,滿身的腥味,腳上都是泥點子,身上的褲衩都變色了,沾著不少泥巴。我就坐在一邊那塊大石頭上等著他們洗乾淨。

  我坐著的這塊大石頭上也爬著那種藤蔓。葉子小小的,精葉很堅韌,緊緊貼在石面上,像是和石頭長在了一起的。我無聊的用手指扣著那些緊貼在石面上的葉子。

  腳上爬過去一隻蟲子,是很常見的那種黑殼小蟲,我抖了抖把蟲子抖到一邊。那蟲子被我抖開,慢吞吞的爬進了大石頭底下去了。這塊大石頭底下長了一圈的細葉蘭,會開一種圓球球的花,大大小小全都綴在一條細杆子上。

  姜羊首先從譚里爬起來,他趴在我腿上攤開手給我看他手裡抓著的葉子。那些葉子在水潭裡浸的久了,葉肉全部脫落,就剩下血管似的葉脈還完好著。

  我隱約記得,小時候的手工課上,似乎是有教怎麼做葉脈書籤的,那次我好像是做失敗了。

  姜羊的葉子是從潭水底下撈起來的,我扭頭去看了看,發現還有很多。同時我也看到青山蹲在潭水裡撿石頭。

  這個收集東西的習慣,一定是姜羊傳染給青山這孩子的。

  我讓他們兩個起來繼續跟著我往前走。

  潭水往一邊流下去,有一塊青石板架在路上面,我確定這條路會通向有人住的地方了。果然,我們接下來沒走多遠,就看到了一個小小的瓦房房頂。

  走出那條小道後,我看到幾塊長滿了野糙的地,和好大的一棵板栗樹。樹底下有一個三面透風的豬圈和簡陋的廁所,另一邊就是剛才看到的那個瓦房了。

  瓦房前面圍著一個堤壩,那是一小片湖,水面比外面的河要高,所以這是一塊被圍起來的水庫,看樣子應該是養魚用的,而小瓦房應該就是在水庫里看魚的人住的地方。

  我走在堤壩上,看到水庫里沒人照料的魚嘩的跳出水面,露出白色的肚皮。這裡面的魚比外面的更大,還有不少紅色的魚,比起吃的更像是觀賞用的,挨挨擠擠的一大群,在陽光下灼灼發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