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拉拉走進陳豐的辦公室,赫然看到桌面上放著一枚亮閃閃的硬幣,她笑開了花:「陳豐,不是吧,你真拋硬幣了呀?」 陳豐趕緊把硬幣收到一邊說:「哪裡有,我剛才收拾發票掉出來這個硬幣。」 拉拉笑眯眯地說:「嗯,三個都不錯,你反而不知道選誰好了。」 陳豐為難地說:「唉,各有所長呀,要是他們三個結合起來就好了。」 拉拉建議說:「要不,用排除法吧。咱們分別列出這三個人的優點和缺點,然後你根據團隊的需要,看看哪個優點對你最重要,就加1分,哪個弱點對你來說是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減1分,最後看誰的得分最高。」 陳豐不肯,他覺得自己應該不需要這樣做,他反過來問拉拉:「你一定有你的傾向,怎麼不肯說出來呢?」 拉拉老老實實地說:「這個小區經理對你很重要,我也有點拿不準主意,怕看走眼害了你。」 陳豐嗔怪道:「招人總有招錯的時候,我什麼時候怪你害過我了?你現在不說,才是不肯幫我。」 拉拉想了想,說:「要不還是用最原始的辦法,我們倆分別把各自看好的人的名字寫在一張小紙條上,然後同時亮給對方看,要是一致,就不要再猶豫了。」 陳豐說:「好!」 兩人分別寫下自己看好的人,同時亮出來一看,還真是同一個人:李坤! 這下陳豐感到心裡踏實了很多,他高興地說:「就是他了!」 拉拉卻有些發愁,怎麼去和AMANDA交涉呢?思來想去,還是和AMANDA的老闆埃里克溝通吧,拉拉在電話里先對埃里克說了幾句客氣話,認可AMANDA的努力,最後如實告訴埃里克,羅賓是可以接受的人選,關鍵在於這次有比他更合適的人。 埃里克知道這事勉強不得,索性好人做到底,體諒地說:「沒關係,我們非常理解DB的選擇。」 拉拉誠懇地說:「從明年的戰略看,DB南區增加小區經理職位的可能性很大,事實上,再過兩個月就能確切地知道這一點,我們保持聯繫。」 埃里克慡快地說:「好!那到時候請您多多關照。」 AMANDA聽到埃里克轉告的消息,非常失望。 埃里克很了解AMANDA的性格,當拉拉沒有找AMANDA而是直接找了他本人溝通結果,埃里克就估計到可能是強大的AMANDA給了拉拉不少壓力,他啟發AMANDA說,這個圈子很小,你轉來轉去都要碰到這些做HR的,特別是500強的這些招聘經理——就算眼前這一單不成,也要多為以後著想,適當的給客戶點壓力是對的,但不要把關係徹底搞僵了。 AMANDA沉著個臉不講話。 埃利克想了想問她:「AMANDA,你知道什麼是『成事不說』嗎?」 AMANDA忽閃著大眼睛搖搖頭。埃里克說:「孔子在《論語》中說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就是對於已經無法挽救的事情就不要再去囉唆了,過去已經過去,就別責難了,你再多說,除了傷感情也於事無補,杜拉拉絕對不會因為你的責難而改變主意錄用你推給她的人。還不如大方點表示體諒,讓對方內疚,這樣,你這次吃的虧,她多半會想著下次給你一個彌補。如果你一味地責怪,不但不能挽回這次的損失,反而很可能會讓杜拉拉惱火,她乾脆連下一次的機會都不給你了。」 AMANDA聽了埃里克的教導,就主動打電話給拉拉說了些體諒的話,拉拉果然暗下決定,下回有空缺,還讓AMANDA做。定了李坤為經理人選後,田野提出休假,陳豐雖然心中不太高興,還是准了假,他讓李坤提前接活,並在南區做了公告。當日,李坤恭恭敬敬地敲開了拉拉的門,表示特來「感謝杜經理提攜」,說的時候既高興又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拉拉看在眼裡,笑道:「要謝就謝你自己,再有,謝你的大區經理陳豐吧。」 李坤賠笑道:「陳老闆我要謝,杜經理您我也得好好謝一謝。我能有今天的發展,和您二位的指點是分不開的。」 見李坤很拘謹的樣子,拉拉誠懇地說:「李坤你不用這麼客氣,不需要用『您』,這麼多年大家都叫我拉拉,你這一改成杜經理,反而見外了。依我說,還是拉拉吧。」 李坤不好意思地點頭說好。 拉拉又說:「李坤,要說你能有今天的發展,和陳豐的指點分不開還算客觀,還有你過去的小區經理田野,她為你的成長付出了很多。至於說到我,那我實在是不敢當——但是今後,如果你遇到困難,認為我能幫得上的,就儘管來找我吧。一個新經理,總是會遇到很多困難,剛升起來的頭三到六個月,是壓力最大的。」 李坤說:「我也正想問問,拉拉你看我需要注意些什麼?有什麼建議給我?」 拉拉反問道:「你找陳豐問過嗎?」 李坤解釋說:「我剛才去過陳老闆辦公室了,他助理說他拜訪一個客戶去了,要晚一點才能回辦公室,我就過來先問問你的意見。」 拉拉點頭說:「那就好。這次你和姚楊一起競聘,你上了,她落選了。原先你倆同在一組平起平坐,同為經理的接班人,肯定是有競爭關係的,我不知道你們以前平時是否會暗自較勁,你追我趕,爭強好勝,搞不好偶然來個互相譏諷,甚至打個小黑拳,那都屬於正常現象、自然規律。一夜之間,你成了她的老闆,對她來說,這個心理落差不小。她是一個出色的銷售代表,希望你能用好她,避免出現她跳槽或者和你對著幹的事——用好昔日的競爭者,穩住重要的核心隊員,是新經理要過的第一關。」 李坤認真地點頭說:「這個我也想到了。其實姚楊能力很強,我自問並沒有明顯的優勢,上我還是上她,這裡有運氣的成分。我現在非常需要她協助我把團隊帶好。」 拉拉笑笑說:「我的第二個提醒是,要注意從銷售代表到小區經理這個角色的轉換。過去,你自己做好就行了,現在,要你下面的每個銷售都做好,你才能完成任務。千萬不要自己衝到一線去做銷售代表了,這是很多勤快的新經理容易犯的問題—一經理要做的是教會下面的銷售代表如何做好,教的意思是什麼,不是代替他去做,而是讓他學會自己做。」 李坤很仔細地記著筆記。拉拉關切地問他:「有沒有問題?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李坤連連點頭說:「非常明白。」 拉拉說:「如果有不明白的,隨時打斷我。第三條,新經理一上任,千頭萬緒,從哪裡下手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迅速地從一堆複雜的問題中抓住關鍵,並制定清晰可行的計劃,建立有效的運作系統,集中精力和資源,完成首要任務。所謂的二八原則,即80%的產出來自20%最至關重要的行動,所以要清楚哪些事情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保證,千萬別跟沒頭的蒼蠅似的,或者像個滅火隊,逮到什麼做什麼。 「第四條,明確目標,建立一致性。開始選人前,我和你的老闆討論過選拔標準,我看他講的幾條,條條都是衝著完成銷售指標的能力去的,說明他是把完成銷售指標放在第一位的。你的目標不僅是你個人的目標,首先要和你的老闆保持一致,同時,你的目標也是你團隊的目標,有的經理自己忙得要死,下面的人卻不知道他在忙什麼,大家各干各的,這就糟糕了。經理的任務是為團隊指明方向,並調動整個團隊的潛力共同奔著這個目標去。 「第五條,上任伊始,不妨坦率地問下屬,你們對我有什麼期望和要求?我能提供怎樣的支持和幫助?也明確地告知下屬你對他們的期望是什麼。 「第六條,任何時候,不要忘記,對業務的把控是第一位的。」 李坤如饑似渴地邊聽邊記,見拉拉停下來了,他趕緊追問道:「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拉拉笑道:「新經理要注意的東西多了去了,比如招人的時候只想招聽話的好控制的,比如管得太細讓下屬很難受——今天先說這幾條吧,一下灌輸太多小心把你灌暈了。別急,一步步來。你得馬上招個人來頂你自己原先的位置吧?」 李坤解釋道:「要是老闆同意,我想把蘇淺唱調到我原來的區域去,再另招一個人頂蘇淺唱的位置。」 西安姑娘蘇淺唱,大學畢業後和男朋友一起跑到珠三角闖世界,曾在國營企業幹了將近兩年,一年多前,她在51JOB上看到DB的招聘廣告,便和男友一起投了簡歷,結果雙雙被田野相中。田野一看,這兩人不僅是同一所大學畢業的,還是同一個專業同一屆的,就生了疑心,追問之下,兩個小朋友如實承認是男女朋友。田野聲明只能收一個,和陳豐、拉拉討論之後,要了蘇淺唱,並指派李坤帶她。 蘇淺唱長了個蘋果臉,一笑兩酒窩。這人但凡長了張笑眯眯的臉,總是比較合算的,加上小姑娘確實聰明好學,幹活賣力,李坤便真心實意格外用心地帶她,公司里的人時常看到蘇淺唱跟在李坤後面進進出出,跟屁蟲一般。 拉拉聽李坤這麼一說,馬上記起田野曾在商業客戶部南區經理會上提到蘇淺唱進步神速,並大讚李坤功不可沒。 當時有人提出姚楊帶人也帶得不錯,田野卻很肯定地說,李坤帶人的表現在姚楊之上。陳豐聽了很感興趣,當場讓田野給大家說說李坤帶人到底好在哪裡。 田野對比道:「姚楊帶人隨意性比較大,碰上什麼就教什麼,於是呢,新人對遇到過的問題比較有心得,但是一些應該能解決的問題,因為沒碰上過,可能完全沒概念。李坤呢,他帶人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他有一個完整的計劃,首先是他設置了非常清晰的目標,要把新人訓練到什麼程度是很明確的,設置培訓目標的時候,他會充分考慮工作目標和新人目前的水平,所以,在傳授的時候不太會遺漏基本、主要的東西。新人需要在多長時間內學會哪些內容,先教什麼,後做什麼,輕重緩急,他都有清楚的計劃,循序漸進地傳遞信息,使新人能由易而難地學習——有了這樣一個計劃,就算李坤中途調開,接替他的人只要一看計劃,就能很容易地了解到新人的學習進程和下一步該繼續教些什麼。」 陳豐當時聽了田野的分析,問拉拉有什麼評價。 拉拉說:「咱們可以把業務能力劃分為四個等級,——一級,就是被評估者剛入門,處在學習階段,需要他人帶領才能完成任務; 「——二級,就是主管只需給予常規關注,被評估者基本能完成本職任務; 「——三級,就是被評估者不但能獨立完成任務,還能教別人,是其組內的標杆隊員; 「——而四級就是被評估者不但能教別人,而且,他把經驗形成了書面化的、自成體系的東西,可以現成地加以推廣和運用,因此堪稱『楷模』,他的水平不僅在其組內而且在整個大區都是拔尖的,這樣的人,說明他已經READYFOR NEXT LEVEL(指被評估者已經達到更高級別崗位的水平,一有空缺即可晉升)。 「三級和四級的人,自己去做的時候,水平差別不見得有多大,關鍵在於他們教別人的時候,三級更隨機、缺乏計劃,四級則將經驗形成了體系並書面化,可現成推廣運用——這正是李坤強於姚楊之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