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斯特悄悄和拉拉說:「每一次擴張,意味著機會,也埋伏著風險。假如擴張後,人均生產率沒能快速達到預期水平,就會馬上導致公司利潤下降,而裁員是緊隨其後的。」

  王偉也告訴拉拉:「與公司對利潤增長的期望相比,公司的投入是不成比例的。目前看,主要的投入部分是用於人力成本,而市場資源部分的增加則非常有限。沒有錢,光靠加人,是產出不了足夠業績的。今年如果能做到16.6個億的銷售額,那麼明年做到20個億還有可能,如果今年都做不出來,明年更夠嗆。」

  拉拉擔心地問王偉:「如果完成不了銷售任務,何好德會受到怎麼樣的衝擊?」

  王偉說:「離開DB是比較容易預見到的一種可能。」

  拉拉忙問他的意思是不是何好德會被炒。

  王偉笑了笑說:「我在DB幹了8年,經歷過四任總裁,有兩個是被公司炒掉的。何好德算是在任最久的,已經快三年了,其他的都沒他幹得久。高層不夠穩定,是DB近年來發展不盡如人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聚焦中國』失敗,何好德只有走路;如果成功,那麼他能獲得提升,比如成為DB亞太的頭——機會與風險總是並存的,這很公平。」

  拉拉聽完,覺得王偉對「聚焦中國」的看法其實和李斯特差不多,雖然還不至於到悲觀的程度,卻也毫無樂觀可言。

  拉拉不由得天真地問王偉:「既然風險不小,那何好德幹嗎還要花那麼大心思把CEO喬治請來中國看市場,千辛萬苦地去自找這個『聚焦中國』呀?」

  王偉耐心地解釋說:「拉拉,這事兒也由不得何好德不做。行業非常看好中國市場,各大公司都在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力度。DB不上,競爭對手可就上了。」

  拉拉恍然大悟道:「那我們在中國的排名就會掉下來了。」

  王偉點點頭說:「就是,公司考核何好德的指標多了去了,除了利潤和營業額,還有市場占有率和在華的行業排名——他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誰都可以混,他可沒法混,再有就是我們這幫管銷售的總監沒法混。每個月,指標、費用都盯著呢。」

  拉拉聽了不由得感慨道:「嗯,要不怎麼說資本總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剩餘價值呢。」

  王偉笑道:「做了銷售的,就都明白這個道理。今年完成指標了是吧,明年再在這個基礎上增長個百分之二三十,永無止境。何好德這些做總裁的,哪一個不是做銷售出身?都明白。」

  拉拉忍不住嘆道:「這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

  王偉被她逗樂了:「是這麼回事兒,女俠。」

  拉拉多愁善感道:「那什麼時候是個盡頭呀?」

  王偉笑道:「什麼時候都沒有盡頭。受不了的就走呀,大把新鮮血液等著補充進來呢。別的國家不好說,咱們中國有的是人才,從來不缺乏明眸皓齒的新人。」

  拉拉一想也是,公司在華員工的平均年齡才30出頭。

  DB共有三個銷售業務部,其中Tony林負責的商業客戶部,業務額占了DB中國業務總量的55%,公眾客戶部占15%,王偉負責的大客戶部占30%。Tony林能否完成任務,成了DB中國能否完成任務的關鍵。Tony林35歲上下,和王偉一樣,也是美男子,又都是北京人。但他和王偉又很不一樣:王偉平時話不多,給人的感覺是骨子裡透著北京式的高傲,屬於比較酷的那一類;Tony林則長於人際關係,看到誰都隨和地打招呼,屬於頗得人緣的類型。

  除了人際風格的迥然不同,二人的職業特點也很不一樣。王偉是正牌銷售出身,做銷售是一把好手,在DB服務了8年,一步一步升上來的;Tony林則是3年前加入DB,屬空降兵,而且他在銷售上,算半道出家,做生意的能力是不好和王偉比的。

  Tony林剛加入DB時,商業客戶部分為A和B兩個部分,他負責相對較小的B部,業務額也就占公司總業務額的20%左右。

  Tony林的銷售水平雖然在幾個總監中不算前茅,卻有兩個好處,一是執行力一級水平,對總裁何好德的指令跟得很緊;二是和市場部的配合非常到位,銷售結果不錯。

  這就是Tony林的聰明之處,他自知做生意還得學著點,DB市場部的水平在行業中算數一數二的,他自己沒有特別高明的市場見解,樂得聽市場部的。市場部的銷售策略,在三個銷售業務部中,數Tony林的商業客戶部貫徹得最徹底,所以他和市場部總監約翰常的關係還不錯,不像王偉和約翰常那麼僵。

  身為空降兵,Tony林在DB不如別的總監根基深,沒有資格和老闆叫板,他就徹底緊跟老闆,索性和老闆來個共同成長。

  A部當時的銷售總監彼得章不服剛來DB中國的總裁何好德,兩人做生意的觀點不同。彼得章嫌何好德管得太細,又認為他並不了解中國市場。彼得章仗著自己在DB服務了近10年,手上又抓著不小的業務額,認為何好德不敢拿他怎麼樣,因此明里暗裡對著幹。

  彼得章也是個聰明過人的角色,他這麼幹自然有他的道理——把總裁逼走,他以前不是沒幹過,有成功經驗。

  都知道老闆做得越大,有一項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這項能力就是妥協的能力——做老闆的,得在不同的利益中權衡厲害,知道在什麼地方做出妥協。

  老闆不是那麼好做的,你要是業績不好,就得滾蛋;要想業績好,對於達成關鍵業績的下屬,就得掂量著辦,不然的話誰滾蛋還不好說呢。

  深諳此道的彼得章打定主意要挑戰何好德的妥協能力,不然以後他彼得章在DB中國,將很難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生意。

  在和彼得章的不和中,何好德一直很低調,誰知他不聲不響,找個機會突然就把彼得章給炒了。公司對員工和外部宣稱:彼得章有更好的個人發展,因此離開DB,感謝他對DB的長期貢獻,wewishhimabrightfuture(願他有一個光明的前景)云云。

  何好德事先說服DB亞太,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合併商業客戶A部和B部,前腳剛打發走彼得章,後腳就宣布啟用執行力一流的Tony林為商業客戶部總監。

  Tony林春風得意,卻並沒有昏了頭腦。他總結了一下,自己能上,全仗著:一,彼得章跟總裁對著幹;二,自己出色的執行力;三,平時人緣好,關鍵時刻,雖然不指望誰替他講好話,至少沒有人跳出來反對。

  Tony林和拉拉級別相差了好幾級,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執行力好,這兩人的執行力都是一流的。老闆一發話,他們馬上就能辦到,不打折扣,不用催促,保質保量按時交貨,誰做他們的老闆不慡呀。正是這個原因,使他們得到了何好德的賞識和栽培。

  Tony林清楚,手下的大區經理們幾乎清一色的銷售經驗比自己豐富,很多人對自己並不服氣。

  他想,還是得揚長避短,自己做生意的水平雖然不如其他銷售總監,能把手下的大區經理們用好,一樣出業績——本來嘛,到了那麼高的位置,專業技術的水平高自然最好,實在技術不行,也不用自己動手去做,會管人用人就行。

  Tony林首先把手下的大區經理分成三部分,核心部分是北京派,然後是平和派,最後是外圍派。

  說起老鄉觀念,北京人幾乎是中國人中對此最淡漠的,偏偏Tony林就玩起了這一套。

  其實,他的北京籍大區經理們不見得就真買他的北京概念,但老闆決定團結你,你難道不和老闆團結嗎?情願不情願的,大家都團結到大旗下面去了。客觀上,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人文特點,喝同樣的水長大的人,溝通起來也確實能更順暢一些。

  Tony林很刻意地培養北區的一線經理,從中發現有潛力的人。一旦大區經理出現空缺,他不外招,馬上強勢從北區內部提拔。新人上來後,他先打發去西區這樣相對不重要的區域,讓新人從那裡開始鍛鍊。

  比較搞笑的是,他對常駐上海的東區大區經理的用人標準,居然和拉拉用上海主管的標準一模一樣。他要這個人性情隨和,最好不想再升了,能獨立把活干出來,又不要太強。

  本來Tony林的東區大區經理並不是這麼個人,但他畢竟是個老資格的大區經理,思想水平不錯,Tony林一上台,他就猜透了上司的心思。這東區大區經理就假裝自我定位在守住目前職位的樣子,有時候還偷偷懶,把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兒推給下面資深的一線經理去處理。難為他裝得像,Tony林心裡就將他歸入平和派,年終績效考核面談時,還要求他要再多用點心。

  剩下總有些不是北京人又很有主意的大區經理,自然就算外圍派了。對這類人,Tony林就控制著用。何好德很關心大區經理的層面,因為總監的後備人選很可能就從這些人中產生。Tony林有時和何好德說說外圍派的長處,順便也說說他們的短處。這一招有一定的效果,何好德有一次就和拉拉說起,商業客戶南大區經理是個「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的。他大笑著說:「當然,人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說他好,真那樣反而不正常了。」

  笑畢,他忽然問拉拉對那人的感覺怎麼樣。

  拉拉嚇了一跳,沒想到總裁會這麼問自己。她一聽何好德的調子,就知道是Tony林給南區的那位扎針了。順著說吧,覺得對不起南區那位;反著說吧,那不是和Tony林作對嗎?Tony林對自己不錯,每次給他的部門做點事情,總要在大老闆面前讚揚自己。再說了,和當紅的總監作對,早晚傳到他耳朵里,不是啥好事情。說不了解,說不過去,自己就常在廣州,怎麼可能不了解也是常在廣州的南大區經理呢?

  拉拉就耍了個滑頭,說:「呃……他和我差不多是同期加入DB的,快五年了。我覺得他是那種個性比較鮮明,優點和缺點都突出的人,就像您說的,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我看到他的大區業績排名是全國第三——這一年多來,我個人感覺他進步比較大,比如在跨部門合作方面。」

  何好德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那類人,拉拉這麼一說,他馬上明白她的真實看法,就點點頭把話題岔開了。

  何好德的助理呂貝卡通知李斯特說,何好德要到各大區看市場,安排了沿途大區經理們各用一個小時匯報生意,請HR派個經理跟著去聽。

  呂貝卡對李斯特解釋說:「Howard(何好德)的意思,這樣HR能更好的understandbusiness(了解核心業務),以便更好地supportbusiness(支持核心業務)」

  李斯特一看那架勢,分明是要讓拉拉去聽。他有點驚訝何好德下這工夫培養拉拉這麼個經理級別的,也沒見他對直接下屬的總監有這份心思。

  李斯特有點酸溜溜的,也有點慚愧。他心裡明白,自己幾乎沒費心去教拉拉,倒叫拉拉不斷去感受老闆的好處,這是在拉攏人心還是在培養人才,真不好說了。他不知道該怪自己,還是該怪何好德。

  晚上回去李斯特和太太說:「何好德這個總裁做得有問題,有話自己不來說,叫助理來轉告我。培養經理是總監的責任,他一個總裁花心思管這樣的事情,還能有足夠的精力管好公司的生意嗎?管得太具體了!做總裁的,應該要宏觀點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