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我們剛剛看到前面的這個浪頭,馬上流過了!未來的浪頭又接上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物理世界同我們心理世界是差不多的。
你看流水一個一個浪頭,乍看像固定存在,實際上沒有固定存在,每一個浪頭是每一個水分子點滴構攏來的。假使把這個浪頭水分切開,它也就沒有水了,連帶的瀑布也不能形成了。可憐我們沒有辦法看到,所能看到的,永遠是浪頭。也像電燈打開開關,第一個電源一來,磨擦發了光,又馬上消散了,接著第二個又上來,我們看到的永遠是一個亮光,實際上,過去電不可得,現在電不可得,未來電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可是它有電,所謂電者,即是非電,是名為電。
心念如暴流
我們的心理狀況也是這樣,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活了幾十年,一切種子如瀑布一樣在流。實際上當我們一出娘胎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已經死亡了,第二個念頭又死亡了……你看八點鐘開始,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觀念都在過去。過去不可得,未來怎麼講,我還沒有想它呢!也是不可得。剛說現在,現在不可得,現在就沒有。但是你說沒有嗎?它那股力量硬是存在。一切種子包括了過去、現在、未來,聰明愚笨,善與惡。善人把善的種子引發了,慢慢再把惡的種子轉變成善的,成為至善之人。這就是修一切善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果你把惡的心念發展下去,善心被它感染了,善心也變成不善的心了。所以說,一切種子如暴流,像瀑布一樣在流。瀑布並不是沒有啊,是有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它永遠在流。所以佛說我於凡愚不開演,因為智慧不夠的人,不敢對他講這個東西。
你說無我,有一個真我,這個真我沒有辦法加一個名辭,如果加一個恆常不變,就曲解了恆常存在的意義。所以我於凡愚不開演,怕一切眾生的智慧不夠,他用分別心,用世間法的觀念來看這個如暴流的種性,抓住了,以為生命有個真的我,那反而錯了。
生命的無我之相,是破除眾生抓住小我之相的錯誤。小我之相就是每一個浪花,每一個水分子。能夠把小我之相修持到純淨、空相,才可以找到生命的本來,那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然後它可以起一合相的作用。什麼一合相呢?真空可以生出一個妙有。
真空如何生妙有
首先要把身心兩方面轉化,光修心性也不行,因為我們的色身也是阿賴耶識的一部分,就是「心」的一部分。修一切善法,把它統統轉化了,可以產生一合相。所以佛菩薩的真正成就,是三身成就,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三身是一合相,就是體、相、用三位一體。
但是,你如果真執著了這件事,也錯了,因為著相了。四大本來皆空,但是四大並不是壞東西,它也是自性本體功能所變的。四人皆空是講它的存在不永固,你如果證到了法身,到了三身成就,也可以使這個假有的四大、偶然的四大,延長其存在。
所以佛說「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就像他說阿賴耶識,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的道理一樣。
佛經的翻譯,凡夫就是平凡的人,也就是指我們一般人。一般人的習慣都要抓東西,活著的時候總要抓住東西。道家所講的握固,說明小孩子生下來都是抓得很牢捏住拳頭,活的時候手都是彎彎的,到死的時候才完全放開。
所以說,凡夫之人都是天生的貪著其事,都要抓,抓得很牢,因此佛說不可說。我們給它的結論偈子:
第三十品偈頌
塵沙聚會偶然成 蝶亂蜂忙無限情 同是劫灰過往客 枉從得失計輸贏
「塵沙聚會偶然成」,這個世界是一顆顆沙子堆攏來,偶然成功的世界。人生也是這樣,他是你的父母、你的丈夫、你的太太、你的兒女,也是塵沙聚會偶然而成。
「蝶亂蜂忙無限情」,這個塵沙堆攏的世界一形成,很好看的,那麼多的花朵,構成了自然的美。蝶亂蜂忙,人們就像蜜蜂蝴蝶一樣,在那裡亂飛亂鑽亂忙。前面我們也提過,唐末的羅隱有一首詩,形容人生的痴,像蜜蜂一樣。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蜜蜂一天到晚忙碌採花釀蜜,為誰辛苦為誰甜。如果喜歡吃蜂蜜的話,拿起那一瓢蜜就要念一下,然後說,為我忙!咕嚕把它吞下去;那就對了,有了答案了。可是蜜蜂自己沒有答案,採得百花釀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人生都是如此,忙了一輩子,為兒女呀,為家庭呀,忙到老死,最後嘛,眼睛一閉像那個蜜蜂一樣,為誰辛苦為誰忙,不知道,找不出答案。
所以我們說,蝶亂蜂忙,明知道人生是空,個個都看得清楚,可是還是捨不得呀!還有無限情,自己無限的感情。有時候看這個世界上的人真好玩,很多人反對打牌,但是自己一輩子就坐在牌桌上而不自知。不過打牌人人不同,有些人把寫文章當牌,一天勾著頭,脖子都歪了,像打麻將一樣的寫文章,他也在賭啊!寫詩的,作文章的都一樣,都是在賭。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大賭場,誰賭贏了?誰賭輸了呢?只有當東家的老闆賺了錢,其他的人都輸光了。贏的也輸,輸的也輸,這個世界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我們了解了人生,一合相即非一合相。
「同是劫灰過往客」,我們的這個世界是個劫灰,前一劫燒成灰了,這一劫從新再來,所以叫劫灰。人生在這個世界上,像是住旅館一樣,過往之客,有生就有死,有死再有生,同為劫灰過往客。
「枉從得失計輸贏」,人生在世,誰對誰錯?誰贏誰輸?都差不多,最後都是沒有結論的走了。假使以佛法來看人生,都是沒有目的的來,沒有結論的回去。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見不是見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佛講到這裡,先問須菩提,假使有一個人說,佛說的,人見、我見、眾生見、壽者見,對不對?佛經上都講四相,這裡又轉一個方向,提出來的不是「相」,而是「見」。「相」就是現象。「見」是自己的思想見解,是屬於精神領域。所謂見解,就是現在新觀念所謂的觀點,都屬於見。所以禪宗的悟道叫做見地,要見到道,不是眼睛看見啊!楞嚴經上講見道之見,有四句話: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你看流水一個一個浪頭,乍看像固定存在,實際上沒有固定存在,每一個浪頭是每一個水分子點滴構攏來的。假使把這個浪頭水分切開,它也就沒有水了,連帶的瀑布也不能形成了。可憐我們沒有辦法看到,所能看到的,永遠是浪頭。也像電燈打開開關,第一個電源一來,磨擦發了光,又馬上消散了,接著第二個又上來,我們看到的永遠是一個亮光,實際上,過去電不可得,現在電不可得,未來電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可是它有電,所謂電者,即是非電,是名為電。
心念如暴流
我們的心理狀況也是這樣,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活了幾十年,一切種子如瀑布一樣在流。實際上當我們一出娘胎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已經死亡了,第二個念頭又死亡了……你看八點鐘開始,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觀念都在過去。過去不可得,未來怎麼講,我還沒有想它呢!也是不可得。剛說現在,現在不可得,現在就沒有。但是你說沒有嗎?它那股力量硬是存在。一切種子包括了過去、現在、未來,聰明愚笨,善與惡。善人把善的種子引發了,慢慢再把惡的種子轉變成善的,成為至善之人。這就是修一切善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果你把惡的心念發展下去,善心被它感染了,善心也變成不善的心了。所以說,一切種子如暴流,像瀑布一樣在流。瀑布並不是沒有啊,是有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它永遠在流。所以佛說我於凡愚不開演,因為智慧不夠的人,不敢對他講這個東西。
你說無我,有一個真我,這個真我沒有辦法加一個名辭,如果加一個恆常不變,就曲解了恆常存在的意義。所以我於凡愚不開演,怕一切眾生的智慧不夠,他用分別心,用世間法的觀念來看這個如暴流的種性,抓住了,以為生命有個真的我,那反而錯了。
生命的無我之相,是破除眾生抓住小我之相的錯誤。小我之相就是每一個浪花,每一個水分子。能夠把小我之相修持到純淨、空相,才可以找到生命的本來,那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然後它可以起一合相的作用。什麼一合相呢?真空可以生出一個妙有。
真空如何生妙有
首先要把身心兩方面轉化,光修心性也不行,因為我們的色身也是阿賴耶識的一部分,就是「心」的一部分。修一切善法,把它統統轉化了,可以產生一合相。所以佛菩薩的真正成就,是三身成就,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三身是一合相,就是體、相、用三位一體。
但是,你如果真執著了這件事,也錯了,因為著相了。四大本來皆空,但是四大並不是壞東西,它也是自性本體功能所變的。四人皆空是講它的存在不永固,你如果證到了法身,到了三身成就,也可以使這個假有的四大、偶然的四大,延長其存在。
所以佛說「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就像他說阿賴耶識,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的道理一樣。
佛經的翻譯,凡夫就是平凡的人,也就是指我們一般人。一般人的習慣都要抓東西,活著的時候總要抓住東西。道家所講的握固,說明小孩子生下來都是抓得很牢捏住拳頭,活的時候手都是彎彎的,到死的時候才完全放開。
所以說,凡夫之人都是天生的貪著其事,都要抓,抓得很牢,因此佛說不可說。我們給它的結論偈子:
第三十品偈頌
塵沙聚會偶然成 蝶亂蜂忙無限情 同是劫灰過往客 枉從得失計輸贏
「塵沙聚會偶然成」,這個世界是一顆顆沙子堆攏來,偶然成功的世界。人生也是這樣,他是你的父母、你的丈夫、你的太太、你的兒女,也是塵沙聚會偶然而成。
「蝶亂蜂忙無限情」,這個塵沙堆攏的世界一形成,很好看的,那麼多的花朵,構成了自然的美。蝶亂蜂忙,人們就像蜜蜂蝴蝶一樣,在那裡亂飛亂鑽亂忙。前面我們也提過,唐末的羅隱有一首詩,形容人生的痴,像蜜蜂一樣。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蜜蜂一天到晚忙碌採花釀蜜,為誰辛苦為誰甜。如果喜歡吃蜂蜜的話,拿起那一瓢蜜就要念一下,然後說,為我忙!咕嚕把它吞下去;那就對了,有了答案了。可是蜜蜂自己沒有答案,採得百花釀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人生都是如此,忙了一輩子,為兒女呀,為家庭呀,忙到老死,最後嘛,眼睛一閉像那個蜜蜂一樣,為誰辛苦為誰忙,不知道,找不出答案。
所以我們說,蝶亂蜂忙,明知道人生是空,個個都看得清楚,可是還是捨不得呀!還有無限情,自己無限的感情。有時候看這個世界上的人真好玩,很多人反對打牌,但是自己一輩子就坐在牌桌上而不自知。不過打牌人人不同,有些人把寫文章當牌,一天勾著頭,脖子都歪了,像打麻將一樣的寫文章,他也在賭啊!寫詩的,作文章的都一樣,都是在賭。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大賭場,誰賭贏了?誰賭輸了呢?只有當東家的老闆賺了錢,其他的人都輸光了。贏的也輸,輸的也輸,這個世界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我們了解了人生,一合相即非一合相。
「同是劫灰過往客」,我們的這個世界是個劫灰,前一劫燒成灰了,這一劫從新再來,所以叫劫灰。人生在這個世界上,像是住旅館一樣,過往之客,有生就有死,有死再有生,同為劫灰過往客。
「枉從得失計輸贏」,人生在世,誰對誰錯?誰贏誰輸?都差不多,最後都是沒有結論的走了。假使以佛法來看人生,都是沒有目的的來,沒有結論的回去。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見不是見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佛講到這裡,先問須菩提,假使有一個人說,佛說的,人見、我見、眾生見、壽者見,對不對?佛經上都講四相,這裡又轉一個方向,提出來的不是「相」,而是「見」。「相」就是現象。「見」是自己的思想見解,是屬於精神領域。所謂見解,就是現在新觀念所謂的觀點,都屬於見。所以禪宗的悟道叫做見地,要見到道,不是眼睛看見啊!楞嚴經上講見道之見,有四句話: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