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你第一天生下來,就已經開始死亡。你說這個孩子幾歲了?三歲。唉,前面的已經死亡了,後面來的日子,隨時隨地在死,在衰弱,在消亡。所以,生出來會老,會生病,老就是一種病,最後是死亡。老病是中間,是死亡的一個前奏。生與死是相對的,對待道理,觀待道理,有生必有死,不過早死遲死而已。所以人要修到青春常駐,永遠保持青年一樣健康,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也有可能,這是秘密了。《楞嚴經》上說,有秘密在,看你怎麼做工夫。但是也不是永恆,不過衰老得慢一點而已。

  我們了解了這個之後,現在再講人的死亡問題。剛才說的是,一個人很安詳地在自己家裡壽終正寢地死。當病人要死以前,四大先起變化。首先是地大發生障礙,變化了,人體的地大是骨節、筋骨。所以年紀大了的人或風癱了的人,半邊沒有知覺了,筋骨、神經這些死了,也就是地大的半邊已經死了。我們現在不講醫學,講醫學更細了。

  要死以前,身體動不了了。我們讀儒家的書,看到孔子的學生曾子,寫《大學》的曾參,臨死前,告訴旁邊的學生和兒子:“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曾子臨死,為什麼叫啟予足,啟予手呢?因為不能動了,告訴學生把我的腳放好,手擺好,我要走了,最後一口氣了。然後,弟子們告訴他,老師啊,已經擺好了。他說,我現在告訴你們,我做人一輩子,常常提心弔膽,戰戰兢兢,戰戰是發抖的樣子,兢兢就是腳都不敢踩實的樣子;如臨深淵,好像站在懸崖邊緣,腳下是萬丈深淵,一不小心就失足成千古恨了。如履薄冰,初冬剛結薄冰,或早春要解凍時,走在河面上,要有工夫有本事,一個疏忽,掉下去就沒命了。做人一輩子,要想修養到死都沒有遺憾,如孟子所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實在是個偉大的工夫。

  人騙人是常事,最妙的是人還都喜歡騙自己。可是到了自己要死的時候,仍騙不過自己。要想做到內心對人沒有虧欠,就“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了。人生是如此之困難,尤其是利害關頭,能不能為忠臣,能不能為孝子,就在這麼一念。如果怕自己吃虧,就掉下去了。現在我手腳都失去了知覺,已經死了一半了。“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到這個地步,我才敢說大話,我不會再犯錯了。“小子!”意思就是說,你們年輕人要留意啊!

  當這個身體不受你管,有時候連翻身都難,這是地大先死亡。不過還有醫藥可救。

  第二步,水大分散,這是正要死,真的要死了。兩個眼睛瞳孔放大了,你雖然站在他面前,他看你距離好遠,像一個影子一樣;你跟他大聲講話,他聽到像蚊子叫一樣——啊?講什麼?聽不見啊。身上出冷汗,汗流出來是黏的、冷的……這是水大分散。我們這個身體百分之七十是水,水大分散,就出這種汗了。一看這個現象出來,幾乎沒有救了,到了真正要死的時候了。接著肛門打開,最後一次大便;最後一次出精,非常短暫的性快感,沒有救了。這是身體下面現象。

  身體上面呢,喉嚨這裡呃……呃……的,呼吸很困難了。水大死亡之後,跟著來的是風大分散,氣也馬上要沒有了。這個時候,說不出話來,氣上不來了。現在醫生就打開喉部氣管,插管子,抽痰。水分流不動變成痰了,醫生只好把痰抽出來,肺都嚴重發炎、支氣管被痰塞住了。抽了痰,呼吸的氣一步一步上來了,呃……呃……呃……最後,氣到喉結處呃……呃……如果一口氣上不來,氣斷了,就死亡了。

  當年一些老朋友走,我問他的兒子:有燈草沒有?現在人是點電燈,沒有燈草,那就把雞毛拿來;雞毛在口鼻那裡放一放,不動了,或者拿個很薄的紙測驗,呼吸沒有了,就是走了。

  再迴轉來講,當人要死的時候,身體像被壓住,不能動了,地大開始死亡。臨死的人感覺是做夢一樣,感覺自己要到一個地方,很黑暗,或者有點亮光,給東西壓住。那個痛苦必夢壓還難過,夢中只是壓住難受;到死的時候,那個壓住像兩個山挾攏來一樣的難受。

  到水大分散的時候,意識分散,好像進入夢境,掉到水裡去,掉到海洋,還聽到裡頭的水聲,像海洋的聲音,實際上是身體內部的變化。

  等到風大分散,氣到了喉部,迷迷糊糊,那個境界裡,感到颱風把自己吹得又凍又冷,最後,呃一聲,氣斷了。

  這個風大的死亡一步一步上來,同時連到火大的分散,體溫跟著風大的分散一步步喪失,身體一步步變涼。上面喉嚨這裡呃……呃……最後一口氣不來了,整個身體也冷冰了。

  佛學吩咐你,這時候可以測驗死者未來輪迴到何處,這個人如果做人很好,道德很好,果報很好,來生還做人的話,全身其他部位都冷卻了,胸口的溫暖最後冷卻的,就是“人中再來”;當然還在輪迴裡頭。這種人死亡,往往有個現象,臨死以前,意識是清醒的,家裡事情都吩咐好了,講好了。然後,死的時候,面孔慈祥,蠻好看的,人中再來已經顯現出果報了。

  如果死了以後,其他一切都冷卻了,但是額頭或面部或眼部最後冷卻的,也許升天。但是這個裡頭有差別,有些還是很生氣的樣子,就變阿修羅。阿修羅也是天人福報,是善生,升天的;有些變正人君子,脾氣大。天人和阿修羅是有同等福報的,但是阿修羅殺生習氣重,脾氣大,好勝,格老子揍你,啊,他娘的……那是阿修羅,而天人是慈祥的。

  如果其它一切都冷完了,頭頂還暖,一定升天道;如果是學佛的,就是好生了。如果修持得好,也許見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或者見觀音菩薩接引。

  這叫上三道,向上走的。為什麼會向上走呢?《楞嚴經》上有兩句話:“純想即飛,純情即墮”。走精神修養的,有修養,又學佛,精神是上升的。“純情即墮”,光走情緒化的,又做些壞事,墮落的,會落入下面三道。

  下三道是餓鬼、畜牲、地獄。如果一身冷卻了,膝部最後冷卻的,變畜牲。如果全身冷卻了,肚子這裡最後冷卻的,是餓鬼道,變餓鬼。下地獄的,全身由上冷到下面,向腳底心下走,腳底心最後冷卻,是地獄道。不過下三道的死相一定很難看,幾乎沒有辦法測驗,也沒有機會給你摸了,尤其現代人,哪有機會!上三道規規矩矩,還好測驗。

  這個人死過去以後呢,完全進入昏迷狀態,不知道了。《瑜伽師地論》中,彌勒菩薩特別提出來五種無心地,叫“五位無心”,就是極睡眠無心、極悶絕無心、無想定無心、無想天無心、滅盡定無心。你們還記得吧?這個心是指第六意識,不是指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哦!所謂見聞覺知,“知”是第六意識的作用,“見”是眼識作用,“聞”是耳識作用,“覺”是鼻識、舌識、身識的作用。到達無心地是第六意識關閉了,不起作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