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
大有卦下面,接著是謙卦,這就告訴我們人生哲學,也是歷史哲學,人到了最高點的時候,不要自滿,再加便會溢出來,所以大有卦下受之以謙卦。
“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
一個人富貴功名地位到了極點,又能謙虛,就舒服,自然優豫,所以謙卦的下面,就是豫卦。
“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
豫卦的反面(綜卦)是隨卦,這又是人生哲學,歷史也是這樣,西方羅馬鼎盛時代,天天歌舞昇平是豫,接下來是衰敗,人應居安思危的道理,就從這裡來,舒服的結果有隨跟著來,因為內部要發生問題了。隨是追隨,意思是有反面的東西跟著要來,也是隨便的意思,自己沒有中心,隨別人如何便如何。優裕的人,往往自己懶散,連腦筋都不願用,所以受之以隨。
由蠱而剝看人性的墮落
“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
有錢,有勢,有地位,樣樣好的人,就是天下第一人,也就有人來跟隨在他的後面,沾點好處,這樣跟隨的人越來越多,這時就要擔心了,就會有事故了。漢高祖打下了天下,大家都吵,張良就告訴漢高祖,天下豪傑追隨你去拚命打天下,是希望天下平定,現在天下統一了,如得來一塊肥肉,還沒有分,大家當然要吵了。漢高祖所以封功臣,便是看透了人生,到了某一地位,應該做的事就做了。不能喜歡別人的恭維或感謝,因為只要自己有一點喜好,就有人投其所好--“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惑,蠱是一種蟲,以前貴州、雲南的一些邊疆族人放蠱,麻醉人,使人的腦子都昏了。蠱也是蟲,很多的蟲,如房屋的白蟻,人身的病菌,蟲多了就有事。
“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
但是人不怕事,“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懂了這個道理,有事不可怕,有人也不可怕,只要認清“我所有的就是大家所有的”,這樣就不錯了,所以下面是臨卦,就是擴大。
“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臨卦下面是觀卦,一個東西大了,如一粒種子種在馬路邊上,有誰去理它?經過幾百年變成神木了,大家都來看了,所以壯大了,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觀卦的後面是噬嗑,所謂噬嗑,就是張嘴咬下來的樣子,就是啃,觀卦以後為什麼是噬嗑卦?因為有可觀之處,就有所遇合。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
這裡又講到文化思想,社會發展到這個時候,原始的東西要加工,要加上人文文化,如面前的塑料盤子,是用尿素製成,製造過程一定要經過人文文化的科學處理,不能隨便和些泥漿或麵粉做成,這就是不能苟合,所以一定要有人文文化,受之以賁。“責者飾也”,賁就是裝飾,就是藝術的、文明的。
“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
也。”
文明到了極點,藝術發達,社會平安,等於一個人一樣,家裡富有,藝術字畫堆滿了,亨通了,到了前面沒有路了,所以跟著賁卦下面就是剝卦,物極必反,開始剝落了,剝者就是慢慢掉落,又是一個循環。
“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剝卦的下面就是復卦,時代也是如此,剝極了就恢復。“物不可以終盡”,不會有絕路的。“剝窮上反下”,上面的路走完了,翻過來,就成為復卦。
由復到離看人生興衰往還
“復則不妥矣,故受之以無妄。”
人受了災難,受了打擊,知道反省,知道復興,就不錯了,所以復卦下面是無妄。
“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沒有錯,新的境界來了,有大的發展了,所以受以大畜卦。
“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
真到了社會的物資夠了,財富平均了,萬物都富足了,然後可以養人,經濟生活可以養了,所以大畜卦下面是頤卦,頤就是很舒泰,所以我們恭維老年人退休在家享福為“頤養天年”,就是這個頤。
“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天地間舒服到極點,就要出毛病,有人說某人作惡多端,卻過得蠻舒服,而我們循規蹈矩,生活卻苦得很,報應在哪裡?但中國人有句話:“天將得厚其福而報之。”也等於基督教講的:“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先使他發狂。”使他得意到極點,快點惡貫滿盈,走到頭了,跌下來,所以養到極點,罪惡、浪費、奢靡到了極點,就會出問題,所以頤養的卦下來,就是大過。
“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大過不行,宇宙、人生、歷史、社會都是一節一節,所謂運氣,就是階段,和門檻一樣,所以大過卦下是坎卦,有階段就陷下去。
“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覺得陷下去了,不要怕,在苦難的當中會站起來,所以下面是離卦,離卦的意思,像太陽出來一樣,非常漂亮,新的一個時代又開始了。
上面是上經,六十四卦的卦序,是分兩部分排列的,而上經的卦就是這樣排的: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等三十個卦。這裡是簡單地講,如果加以發揮,卦與卦之間,產生了太多的道理,人類世界的歷史哲學原則,我們早都有了。我們現在多可憐,有那麼豐盛美好的文化寶庫,我們後代對不起老祖宗們,沒有人去發揮,反誤以為自己什麼都沒有。
上經的卦序,是講人類社會與歷史發展的關係,下經講到人生了,下經亦很妙。上經以乾坤兩卦開始,下經開始的兩卦是咸、恆。恆卦是雷風恆,上面是震卦,下面是巽卦一囗。翻過來,綜卦為囗澤山威卦,上經起於乾坤,為什麼下經起於咸恆?威等於說平等,大家需要一齊,恆是經常的,但在上經里沒有提乾坤兩卦的卦名,只以天地作代表,下經里也不提咸恆的卦名,而以男女作為代表,現在大家看下經的卦。
孔夫子的婚姻觀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
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
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
咸卦並沒有提什麼叫“咸”--大家都是這個樣子就是咸。在大學裡上課,有些同學問起,戀愛哲學是什麼?我告訴他們,我愛你就是我愛你,不愛你就不愛你,愛就是自私的,戀愛沒有什麼哲學。但是孔子講得妙,他說有了天地就有萬物,有了萬物就有男女,既不是上帝造的男人,也不是上帝從男人身上拿出一根肋骨來造女人,而是有了萬物,其中就有男人、女人。一部人類史,就是兩個人唱的戲,唱了幾干萬年,有了男女,自然就會結合,就會談戀愛,變為夫婦,並不是偷吃了蘋果才變成夫婦,就是說人類社會,只有四個字“飲食”、“男女”兩件事,一是需要活著的問題,一是兩性需要的問題。《易經》上也點明了這兩件事,上面說了人事歷史發展的關係,下面說有了男女,就自然有夫婦,有了夫婦就自然形成家庭,自然生孩子,生了孩子自然有父子,所以這是五倫的道理,為什麼有五倫。五四運動要打倒孔家店、打倒孔子--說五倫是吃人的禮教。上述這些是自然現象,社會擴充了,就有人,大家都是人,某人人好一點,選他做領袖,他就是君,我們聽他的,我們就是臣,社會的程序就成了。如果以醫學的觀點來說,假如我在醫學院講,也可以亂吹:“人類歷史是荷爾蒙造成的,由一個精蟲和卵子,又加上些什麼染色體變成的。”這樣也沒有錯。如果以這個觀點看,所有人類都有病態,都該打針,可知人的思想多可怕!思想不純正,亂吹一陣,也可以煽動別人,可是結果卻害了自己,害了別人。譬如弗洛依德說的性心理學,也沒有錯,可是歪理有千條,正理只有一條。現在《易經》這裡告訴我們,人類的五倫,不是勉強形成的,不是法律規定的,這是人性的本來,人性走正理,自然發生的。有男女,自然有夫婦,有夫婦自然有父子,有了許多夫婦、父子,自然形成社會,有了社會組織自然有階段。現在西方文化,男女青年都不願意結婚,彼此都不願負責任,這個現象的問題很大,中國文化要夫婦相敬如賓,就要持久,有恆。
大有卦下面,接著是謙卦,這就告訴我們人生哲學,也是歷史哲學,人到了最高點的時候,不要自滿,再加便會溢出來,所以大有卦下受之以謙卦。
“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
一個人富貴功名地位到了極點,又能謙虛,就舒服,自然優豫,所以謙卦的下面,就是豫卦。
“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
豫卦的反面(綜卦)是隨卦,這又是人生哲學,歷史也是這樣,西方羅馬鼎盛時代,天天歌舞昇平是豫,接下來是衰敗,人應居安思危的道理,就從這裡來,舒服的結果有隨跟著來,因為內部要發生問題了。隨是追隨,意思是有反面的東西跟著要來,也是隨便的意思,自己沒有中心,隨別人如何便如何。優裕的人,往往自己懶散,連腦筋都不願用,所以受之以隨。
由蠱而剝看人性的墮落
“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
有錢,有勢,有地位,樣樣好的人,就是天下第一人,也就有人來跟隨在他的後面,沾點好處,這樣跟隨的人越來越多,這時就要擔心了,就會有事故了。漢高祖打下了天下,大家都吵,張良就告訴漢高祖,天下豪傑追隨你去拚命打天下,是希望天下平定,現在天下統一了,如得來一塊肥肉,還沒有分,大家當然要吵了。漢高祖所以封功臣,便是看透了人生,到了某一地位,應該做的事就做了。不能喜歡別人的恭維或感謝,因為只要自己有一點喜好,就有人投其所好--“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惑,蠱是一種蟲,以前貴州、雲南的一些邊疆族人放蠱,麻醉人,使人的腦子都昏了。蠱也是蟲,很多的蟲,如房屋的白蟻,人身的病菌,蟲多了就有事。
“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
但是人不怕事,“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懂了這個道理,有事不可怕,有人也不可怕,只要認清“我所有的就是大家所有的”,這樣就不錯了,所以下面是臨卦,就是擴大。
“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臨卦下面是觀卦,一個東西大了,如一粒種子種在馬路邊上,有誰去理它?經過幾百年變成神木了,大家都來看了,所以壯大了,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觀卦的後面是噬嗑,所謂噬嗑,就是張嘴咬下來的樣子,就是啃,觀卦以後為什麼是噬嗑卦?因為有可觀之處,就有所遇合。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
這裡又講到文化思想,社會發展到這個時候,原始的東西要加工,要加上人文文化,如面前的塑料盤子,是用尿素製成,製造過程一定要經過人文文化的科學處理,不能隨便和些泥漿或麵粉做成,這就是不能苟合,所以一定要有人文文化,受之以賁。“責者飾也”,賁就是裝飾,就是藝術的、文明的。
“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
也。”
文明到了極點,藝術發達,社會平安,等於一個人一樣,家裡富有,藝術字畫堆滿了,亨通了,到了前面沒有路了,所以跟著賁卦下面就是剝卦,物極必反,開始剝落了,剝者就是慢慢掉落,又是一個循環。
“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剝卦的下面就是復卦,時代也是如此,剝極了就恢復。“物不可以終盡”,不會有絕路的。“剝窮上反下”,上面的路走完了,翻過來,就成為復卦。
由復到離看人生興衰往還
“復則不妥矣,故受之以無妄。”
人受了災難,受了打擊,知道反省,知道復興,就不錯了,所以復卦下面是無妄。
“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沒有錯,新的境界來了,有大的發展了,所以受以大畜卦。
“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
真到了社會的物資夠了,財富平均了,萬物都富足了,然後可以養人,經濟生活可以養了,所以大畜卦下面是頤卦,頤就是很舒泰,所以我們恭維老年人退休在家享福為“頤養天年”,就是這個頤。
“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天地間舒服到極點,就要出毛病,有人說某人作惡多端,卻過得蠻舒服,而我們循規蹈矩,生活卻苦得很,報應在哪裡?但中國人有句話:“天將得厚其福而報之。”也等於基督教講的:“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先使他發狂。”使他得意到極點,快點惡貫滿盈,走到頭了,跌下來,所以養到極點,罪惡、浪費、奢靡到了極點,就會出問題,所以頤養的卦下來,就是大過。
“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大過不行,宇宙、人生、歷史、社會都是一節一節,所謂運氣,就是階段,和門檻一樣,所以大過卦下是坎卦,有階段就陷下去。
“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覺得陷下去了,不要怕,在苦難的當中會站起來,所以下面是離卦,離卦的意思,像太陽出來一樣,非常漂亮,新的一個時代又開始了。
上面是上經,六十四卦的卦序,是分兩部分排列的,而上經的卦就是這樣排的: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等三十個卦。這裡是簡單地講,如果加以發揮,卦與卦之間,產生了太多的道理,人類世界的歷史哲學原則,我們早都有了。我們現在多可憐,有那麼豐盛美好的文化寶庫,我們後代對不起老祖宗們,沒有人去發揮,反誤以為自己什麼都沒有。
上經的卦序,是講人類社會與歷史發展的關係,下經講到人生了,下經亦很妙。上經以乾坤兩卦開始,下經開始的兩卦是咸、恆。恆卦是雷風恆,上面是震卦,下面是巽卦一囗。翻過來,綜卦為囗澤山威卦,上經起於乾坤,為什麼下經起於咸恆?威等於說平等,大家需要一齊,恆是經常的,但在上經里沒有提乾坤兩卦的卦名,只以天地作代表,下經里也不提咸恆的卦名,而以男女作為代表,現在大家看下經的卦。
孔夫子的婚姻觀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
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
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
咸卦並沒有提什麼叫“咸”--大家都是這個樣子就是咸。在大學裡上課,有些同學問起,戀愛哲學是什麼?我告訴他們,我愛你就是我愛你,不愛你就不愛你,愛就是自私的,戀愛沒有什麼哲學。但是孔子講得妙,他說有了天地就有萬物,有了萬物就有男女,既不是上帝造的男人,也不是上帝從男人身上拿出一根肋骨來造女人,而是有了萬物,其中就有男人、女人。一部人類史,就是兩個人唱的戲,唱了幾干萬年,有了男女,自然就會結合,就會談戀愛,變為夫婦,並不是偷吃了蘋果才變成夫婦,就是說人類社會,只有四個字“飲食”、“男女”兩件事,一是需要活著的問題,一是兩性需要的問題。《易經》上也點明了這兩件事,上面說了人事歷史發展的關係,下面說有了男女,就自然有夫婦,有了夫婦就自然形成家庭,自然生孩子,生了孩子自然有父子,所以這是五倫的道理,為什麼有五倫。五四運動要打倒孔家店、打倒孔子--說五倫是吃人的禮教。上述這些是自然現象,社會擴充了,就有人,大家都是人,某人人好一點,選他做領袖,他就是君,我們聽他的,我們就是臣,社會的程序就成了。如果以醫學的觀點來說,假如我在醫學院講,也可以亂吹:“人類歷史是荷爾蒙造成的,由一個精蟲和卵子,又加上些什麼染色體變成的。”這樣也沒有錯。如果以這個觀點看,所有人類都有病態,都該打針,可知人的思想多可怕!思想不純正,亂吹一陣,也可以煽動別人,可是結果卻害了自己,害了別人。譬如弗洛依德說的性心理學,也沒有錯,可是歪理有千條,正理只有一條。現在《易經》這裡告訴我們,人類的五倫,不是勉強形成的,不是法律規定的,這是人性的本來,人性走正理,自然發生的。有男女,自然有夫婦,有夫婦自然有父子,有了許多夫婦、父子,自然形成社會,有了社會組織自然有階段。現在西方文化,男女青年都不願意結婚,彼此都不願負責任,這個現象的問題很大,中國文化要夫婦相敬如賓,就要持久,有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