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於是,我就沒有再多問。
後來,代替玉蝶伺候我的,叫玉緞。
日子就這樣過去了。
瑾朝慶曆二十六年。
又是一個陽春三月。
我身著鳳冠霞帔,十里紅妝。
可是,載著我的花轎,入的卻是東宮。
原來,我的婚禮是這樣的……
沒有不舍,也無悲喜。
我手裡緊緊握著的,是那枚如圓月一般的玉佩。
我始終忘不了當我得知阿易戰敗身死的消息時,心有多痛。
眼淚也流不出來了。
我怎能相信?
阿易那麼英勇善戰,怎麼可能會死?
他答應過我,會平安歸來。
他許諾,歸來之後娶我為妻。
他是那麼一個信守諾言的人,怎麼會負約?
他,如何忍心,拋下我?
獨留我一個人,苟活於世。
父親見我始終不相信阿易會死,就帶我去了南府,讓我親眼看他的屍體。
帝都南府只有阿易一個主子,他死後,一切喪儀皆由府里的老管家打理,井井有條。
他的身軀就放在棺材裡,還未蓋棺,只用一層白布掩蓋著,被我輕輕掀起。
這,怎麼會是阿易呢?
面容早已糊得不堪,肉身也沒有幾處是完好的……再看不出往日如玉一般的風姿風骨。
他的胸口處,還緊緊塞著香囊,只是被沾染了鮮血,再也辨認不出那上面繡的是馬蹄蓮了。
真的是阿易……他真的,死了。
那一夜,我坐在梳妝檯前,望著銅鏡里的自己,素衣素服。
往日的明眸善睞,已不復存在。還是如花一般年紀,只是,心如死灰。
我打開一個描金匣子,從裡面拿出了一塊金子。
據聞,吞金,可死。
阿易,我不要一個人,活在這樣的世界裡。
雖然你我不能生同衾,死同穴,可我願與你生死與共,永以為好。
然而,最終玉緞發現了異樣。
我吞金未遂,繼而驚動了整個嚴府。
母親淚流滿面。
“我生了你的幾個兄長和你這唯一的女兒,養你十六載,對你愛若珍寶。可如今,你為了一個南易,竟然絲毫不念及父母的養育之恩,狠心叫我們白髮人送黑髮人,我竟是白養了你……”
“你一心只想著你的阿易死了,你沒有想過你父親與我,你的兄長,你的族人,甚至整個瑾朝!”
“如今聖上昏庸,寵信奸臣,偏愛雲妃與四皇子。你皇后姑姑與太子哥哥在前朝後宮寸步難行!我嚴氏一族,也到了生死存亡之刻。你作為嚴氏女,竟真的忍心,拋下這一切?”
是啊,我竟忘了我是嚴氏女。
從出生於嚴氏起,家族的烙印,就是拋不去的,直至生命結束,入了土,也是拋不去的。
阿易,既然你先走了,那就請你等等我,可好?
待我了此殘生,就去尋你。
最終,我答應了父親和母親,嫁給太子哥哥。
大婚當晚,太子揭下了我的紅蓋頭。
不知是他喝多了酒,還是紅燭照的,他的臉紅紅的,還是一如往日那般向我笑著。
“亭兒,你終於嫁給我了。”
我頷首:“能嫁給太子殿下,是臣妾嚴氏之幸。”
聞言,他剛欲伸出的手一僵,收了回去。
“罷了,你早點歇息吧。”
說完,他就出了屋子。
文窗繡戶垂簾幕,銀燭金杯映翠眉。
帳前已無鴛鴦帶,何言堂上孔雀屏?
大婚的第二日,太子殿下攜我去鳳鳴宮給皇后姑姑請安。
令我驚訝的是,新婚之夜發生的事情,皇后姑姑好像並不知道。她賞賜了我許多東西,待我如常。
我想,大約是太子殿下瞞了下來。瞞下我與他並未圓房的事實。
敘了一會兒話後,他離開了,又去忙前朝的政務了。
我仍留在鳳鳴宮。
皇后姑姑拉著我的手,笑道:“前朝事多,且近來你父皇的身子越來越差,他少不得要冷落你了。你作為太子妃,要多多體諒他。”
我微笑著:“母后放心,兒臣都明白。”
自大婚之後起,我與他就真的再也未曾圓過房。
有時為了避人耳目,晚上雖同處一屋,也未曾睡過一張床。有時,他就會直接在書房歇息。
我想,就一直這樣吧,也挺好的。
瑾朝慶曆二十九年。
這是我做太子妃的第三個年頭。
又要到秋天了。
立秋那日,慶曆帝病情突然加重,太醫救治無效,最終宣布駕崩。
據聞,那一晚,雲妃與四皇子勾結朝中重臣造反。太子殿下號令禁衛軍封鎖了皇城內外,包圍了慶雲宮,誅殺了所有叛黨。
所有叛黨,包括雲妃和四皇子。
然而又聞,太子親自下令只誅殺叛黨,不牽連九族,所以贏得了世人的稱頌。
至此,我才知道,太子殿下原來並不是我曾經印象中的那個人。
他不僅僅是溫文爾雅,他也有殺伐果斷的一面。
我忽然想到,阿易待我總是溫柔含笑,那他在號令三軍時,又該是什麼樣子呢?
後來,代替玉蝶伺候我的,叫玉緞。
日子就這樣過去了。
瑾朝慶曆二十六年。
又是一個陽春三月。
我身著鳳冠霞帔,十里紅妝。
可是,載著我的花轎,入的卻是東宮。
原來,我的婚禮是這樣的……
沒有不舍,也無悲喜。
我手裡緊緊握著的,是那枚如圓月一般的玉佩。
我始終忘不了當我得知阿易戰敗身死的消息時,心有多痛。
眼淚也流不出來了。
我怎能相信?
阿易那麼英勇善戰,怎麼可能會死?
他答應過我,會平安歸來。
他許諾,歸來之後娶我為妻。
他是那麼一個信守諾言的人,怎麼會負約?
他,如何忍心,拋下我?
獨留我一個人,苟活於世。
父親見我始終不相信阿易會死,就帶我去了南府,讓我親眼看他的屍體。
帝都南府只有阿易一個主子,他死後,一切喪儀皆由府里的老管家打理,井井有條。
他的身軀就放在棺材裡,還未蓋棺,只用一層白布掩蓋著,被我輕輕掀起。
這,怎麼會是阿易呢?
面容早已糊得不堪,肉身也沒有幾處是完好的……再看不出往日如玉一般的風姿風骨。
他的胸口處,還緊緊塞著香囊,只是被沾染了鮮血,再也辨認不出那上面繡的是馬蹄蓮了。
真的是阿易……他真的,死了。
那一夜,我坐在梳妝檯前,望著銅鏡里的自己,素衣素服。
往日的明眸善睞,已不復存在。還是如花一般年紀,只是,心如死灰。
我打開一個描金匣子,從裡面拿出了一塊金子。
據聞,吞金,可死。
阿易,我不要一個人,活在這樣的世界裡。
雖然你我不能生同衾,死同穴,可我願與你生死與共,永以為好。
然而,最終玉緞發現了異樣。
我吞金未遂,繼而驚動了整個嚴府。
母親淚流滿面。
“我生了你的幾個兄長和你這唯一的女兒,養你十六載,對你愛若珍寶。可如今,你為了一個南易,竟然絲毫不念及父母的養育之恩,狠心叫我們白髮人送黑髮人,我竟是白養了你……”
“你一心只想著你的阿易死了,你沒有想過你父親與我,你的兄長,你的族人,甚至整個瑾朝!”
“如今聖上昏庸,寵信奸臣,偏愛雲妃與四皇子。你皇后姑姑與太子哥哥在前朝後宮寸步難行!我嚴氏一族,也到了生死存亡之刻。你作為嚴氏女,竟真的忍心,拋下這一切?”
是啊,我竟忘了我是嚴氏女。
從出生於嚴氏起,家族的烙印,就是拋不去的,直至生命結束,入了土,也是拋不去的。
阿易,既然你先走了,那就請你等等我,可好?
待我了此殘生,就去尋你。
最終,我答應了父親和母親,嫁給太子哥哥。
大婚當晚,太子揭下了我的紅蓋頭。
不知是他喝多了酒,還是紅燭照的,他的臉紅紅的,還是一如往日那般向我笑著。
“亭兒,你終於嫁給我了。”
我頷首:“能嫁給太子殿下,是臣妾嚴氏之幸。”
聞言,他剛欲伸出的手一僵,收了回去。
“罷了,你早點歇息吧。”
說完,他就出了屋子。
文窗繡戶垂簾幕,銀燭金杯映翠眉。
帳前已無鴛鴦帶,何言堂上孔雀屏?
大婚的第二日,太子殿下攜我去鳳鳴宮給皇后姑姑請安。
令我驚訝的是,新婚之夜發生的事情,皇后姑姑好像並不知道。她賞賜了我許多東西,待我如常。
我想,大約是太子殿下瞞了下來。瞞下我與他並未圓房的事實。
敘了一會兒話後,他離開了,又去忙前朝的政務了。
我仍留在鳳鳴宮。
皇后姑姑拉著我的手,笑道:“前朝事多,且近來你父皇的身子越來越差,他少不得要冷落你了。你作為太子妃,要多多體諒他。”
我微笑著:“母后放心,兒臣都明白。”
自大婚之後起,我與他就真的再也未曾圓過房。
有時為了避人耳目,晚上雖同處一屋,也未曾睡過一張床。有時,他就會直接在書房歇息。
我想,就一直這樣吧,也挺好的。
瑾朝慶曆二十九年。
這是我做太子妃的第三個年頭。
又要到秋天了。
立秋那日,慶曆帝病情突然加重,太醫救治無效,最終宣布駕崩。
據聞,那一晚,雲妃與四皇子勾結朝中重臣造反。太子殿下號令禁衛軍封鎖了皇城內外,包圍了慶雲宮,誅殺了所有叛黨。
所有叛黨,包括雲妃和四皇子。
然而又聞,太子親自下令只誅殺叛黨,不牽連九族,所以贏得了世人的稱頌。
至此,我才知道,太子殿下原來並不是我曾經印象中的那個人。
他不僅僅是溫文爾雅,他也有殺伐果斷的一面。
我忽然想到,阿易待我總是溫柔含笑,那他在號令三軍時,又該是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