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水過無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看你能說出個花兒來。」畢竟是多年老友,王江山以前沒少照顧自己,郭九江也不能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九江啊,你怎麼婆婆媽媽起來了?什麼時候,你和那些村裡的男人一樣,眼裡只有雞毛蒜皮的小事情?」

  見郭九江抬起眼皮,王江山又笑:「九江,老哥哥準備在城裡開個館子,想和你合夥兒。」

  郭九江搖頭:「我哪裡能開飯店?這個真不行,我寧可去承包珍珠泉!」

  「那也是掙錢的大好事,不過,珍珠泉太小了,施展不開,咱們去承包吳家坡,好不?聽說你侄女會種蘋果,你把她也拉進來。」

  「不行,不行,我侄女忙得很。」

  「那你讓她給咱弄點蘋果樹苗,總可以吧?」

  「我侄女說了,苗圃今年種了十數萬蘋果苗,她手頭也有不少,這個忙,我還是能幫那麼一點點。」

  「你不和我一起承包?」

  郭九江搖頭,王江山見他沒有被激將,很不高興,撇嘴道:「瞧瞧,你現在就跟個老母雞一樣。」

  「老母雞就老母雞,誰都跟你一樣?心狠手辣,對兒子不管不顧的。」

  王江山笑:「管得越少,他們才越樂意呢,你管得多,管好了嗎?」

  郭九江無言以對。

  「九江,你人還沒老呢,就澇在窩裡出不來了,怎麼這樣沒出息呢?」

  「我就沒出息了,那還能怎樣?」郭九江擺出一副無所謂的嘴臉,他也知道王江山說得對,可一時半會兒,還是放不下。

  「九江,聽我說,水蓮她大哥去了新疆工作,二哥又在部隊服役,老兩口滿心思都是這個老閨女,你何不把包袱甩給他們?反正,你這個兒子也就這樣了,你不能把自己這一身本事都白瞎了,聽我說,咱們老哥倆攜手大幹一場,給孫子留一份家產,好不?你大兒媳婦也有留下的理由處的,我聽說,你那孫子,聰明伶俐,非常可愛。」

  說起小寶,郭九江先是欣慰的笑,接著又一臉苦澀,若不是不願小寶沒了媽媽,他早就逼兒子離婚了,而不是到了現在,還優柔寡斷。

  王江山做了幾十年鄉鎮幹部,外號就叫「王大諞」,忽悠人的本事一等一,看到郭九江的表情,知道這是他的軟肋,便拼命拿這個蠱惑他。

  穎穎在家住了幾天,郭九江多聰明啊,猜出她回家來,就是來解決水蓮爸媽的問題的,嫌他們去城裡鬧騰丟俞和光的臉。

  自己拖了侄女後腿,這讓郭九江十分內疚,就在這時,魏水縣出台了一項激勵政策:承包荒山荒坡種樹,二十年不交承包費,三十年內不交農業稅,承包者還可以得到國家免息貸款扶持。

  原來王江山早就聽到內部消息,是有備而來的。

  郭九江也是被逼到了絕境,答應水蓮爸媽,讓大偉去了吳家堡開商店。而他竟然真的承包了三百畝荒山坡,期限一百年,開始了他辛苦砥礪的「愚公」之旅。

  穎穎也曾阻止郭九江來著,覺得承包荒山坡太辛苦,但郭九江卻不以為然:「穎穎放心,九叔僱人栽樹,再說,國家還給十萬五年期限的無息貸款,我修水利、種樹,全都僱人,能累到哪裡呢?穎穎,種菜已經吃不開了,九叔還有幾年能幹得動,好歹為小寶他們念書攢點學費,我決心已定,你嬸子也同意了呢,」

  穎穎知道事情已經成定局,多說無益,只能接受了現實。確定水蓮爸媽不會再去鬧事,她這才帶孩子回了睿城。

  趙博文拖到最後期限,不得不去梓陽上班,他還夢想和俞和光一樣,留住市委的院子——他孫子都有了,這樣寬敞帶小院的房子,在紡織廠工作的兒子一家,還想賴著住呢。

  無奈,接替他的向明華不同意,不停地催促著他搬家,趙博文滿腹怨氣,去找晉為群訴苦:「當年,俞和光的房子就沒有退。」

  晉為群搖搖頭,覺得趙博文小題大做:「你怎麼能和那時候的俞和光比?再調回來,肯定是要升副廳的,還留著處級的房子做什麼?至於俞副書記,你當時能想到他在東渠取得那麼大的成績不?」

  趙博文接不上話茬,是的,他希望自己轉一圈,回來能升一級,可是,他憑什麼就能肯定自己可以出成績?沒有成績,說不定晉為群都會翻臉不認帳,再也不會記得自己的承諾的。

  「想什麼呢?」見趙博文沉默不語,晉為群略有些不高興。

  趙博文倏然而驚:「晉書記,我真的能再回市委嗎?梓陽,哪有那麼好發展起來的?我可不像俞和光,還有海外親戚來幫忙。」

  晉為群急忙為他打氣:「博文,別灰心,車到山前必有路,你的能力在這兒擺著呢,我看好你哦!」

  這話聽著十分振奮,可內容卻很蒼白,對他沒有任何幫助,趙博文暗暗嘆氣,臉上卻不敢表現出來,他連連點頭:「晉書記,我一定會努力把工作做好,發展梓陽的經濟,重回市委來。」

  「這不就是了?我等你好消息。」晉為群還親切地伸手,拍了拍趙博文的肩膀。

  秘書進來提醒晉為群主持會議,趙博文垂頭喪氣地離開了市委。

  想當初,他在晉為群面前說了很多俞和光的壞話,現在,兩人換了位置,俞和光近水樓台,能不在市委做手腳嗎?趙博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覺得俞和光若是想要擋住自己的晉升之路,易如反掌,他越想越喪氣,心裡悲觀到了極限,覺得俞和光不離開睿城市,他就永遠翻不了身。

  和他一樣想法的,也不乏其人,比如接他當上秘書長的向明華,毫不留情地逼著趙博文騰房子,沒了晉為群撐腰,趙博文只好帶著老婆,灰溜溜去了梓陽。

  趙博文前腳離開,向明華後腳就搬進了那個院子,剛開始還有人嘀咕幾句,沒多久,市委大院就有其他新聞,淹沒了對這件事的議論,趙博文離開的事兒,就像平靜的水面投下一顆石子,也就是漣漪蕩漾了那麼幾下,便水過無痕。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