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
又過了近一個時辰,張皓文的雙腳才終於再次踏上了堅實的地面。這是他第一次離開瓊州那個小小的島嶼,來到了廣袤的中原大地。碼頭上忙忙碌碌的人們仿佛和瓊山港沒有太大差別,然而張皓文卻知道,這是他真正開展新的事業的地方。天賜村、府城鎮都已成為了歷史,新的道路就像眼前更寬闊的青石板路一樣在他眼前向未知之處延伸。
而正在此時,遙遠的北方京城內,天早早就黑了下來。此時離永樂大帝遷都此處不過十餘年的時間,之前,北京不過是一處偏遠的北部邊城。而經過永樂帝多年的努力,這裡方才成為了大明朝最終的都城所在,也成為了由天子把守的大明北面的重要屏障之一。
宣德皇帝朱瞻基雖為守成之主,卻一樣兢兢業業,乾清宮裡燈火通明,將宮前露台兩側的江山社稷亭照的閃閃發亮。然而北面皇后所居的坤寧宮中,卻籠罩著一層緊張不安的氣氛。宮女們大氣不敢出的守在宮門處,這一天之中,因為大大小小事情挨罵、挨罰的人已經不少,孫皇后如今有孕在身,情緒起伏不
定,她們誰也不想成為下一個觸了皇后娘娘逆鱗的倒霉蛋。
“走,去長安宮看看。”殿內傳出一個柔美而清潤的聲音,然而熟悉這聲音的人卻聽出了其中的三分怒氣,並不像是身懷龍子的不安和焦躁,反而好像真的有什麼事情讓這位皇后娘娘徹夜難眠了。
長安宮,是朱瞻基的廢后胡氏的清修之地。自從四年前“自願”讓出後位之後,曾經的胡皇后便在長安宮中修道,號為靜慈仙師。擱在平時,孫皇后是絕對不會去那個地方的。
今晚,她已經打聽清楚,皇上正在徹查內宮太監以採辦珍寶為名,四處掠奪財物之事,最近都不會到坤寧宮來歇息,這些日子派出去的人沒有絲毫動靜,終於讓她再也難以安心養胎,打算趁此機會,找到那位曾經位尊於她,如今卻只是一名道姑的女人把事情的真相問個清楚。
“皇后,我勸您一句,凡事不可操之過急啊。”長安宮內,一位身材高挑清瘦,面容端莊秀美的女子身穿灰色道袍,平平靜靜的對孫皇后道:“您雖然腹中懷了龍子,可不到最後,誰又知道結果如何?您不正是憑著有了那個孩子才登上皇后之位的嗎?如今又何必這麼早早除掉他呢?”
曾經的胡皇后仿佛不是在說她因孫皇后被宣德帝廢掉的那一段經歷,而是說的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可聽的孫皇后卻頓時秀眉緊顰,一雙美麗的杏眼氣憤的瞪著眼前的“靜慈仙師”。
不過,她很快就止住了怒氣,微微一笑,道:“唉,我不是仙師您這樣的世外高人,對自己的親生骨肉,我總是要多替他們打算些的。您的大女兒順德公主年紀大啦,過幾年就該婚配,我這個做母親的,也要開始物色物色合適的人選了;至於永清公主嘛,眼下那孩子不知去向,好在和他年齡相貌相仿的,還有永清啊……”
第79章 治病救人
胡氏聽到這裡, 終於面色一變,問道:“你想讓永清頂替他?”
“是啊。”孫皇后見胡氏終於不再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 心中不禁生出一絲得意:“雖然人人都知道他臥病在床, 但皇上時不時的還要見他,我總得對皇上有個交代,當然……”話說到此,孫皇后抬手輕輕撫摸著自己的肚子:“子憑母貴,原本他的母親就是名低賤的宮女, 他也不配享有這太子之位。如果你不想讓永清成了他的替死鬼,那你就好好想想, 怎麼幫我把他找回來!”
“吉人自有天相,該回來的時候他會回來的,別的我也不願多言……”胡氏此刻恢復了鎮定,轉身坐下,一眨不眨的注視著孫皇后, 看得孫皇后不安的別開了眼睛, 只聽胡氏繼續道:“我還是想勸告皇后, 世事難料, 到底是母憑子貴還是子憑母貴,都不是你我說了算的。給自己留條後路, 好過到時候連最後的這一點籌碼也失去了,竹籃打水一場空,悔之晚矣啊!”
……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何不利之有?……”張皓文等人所乘坐的船先到達了離瓊山最近的雷州府,下船之後,他們在當地休息了數日,待胡二傷口稍稍恢復了些,便從陸路向廣州府的治所番禺縣進發。八月鄉試在即,廣州道十府加上一個直隸州所有要參加鄉試的士子從四面八方湧入番禺,城內變得十分擁擠,熱鬧非凡。
之前張家已經把生意做到了廣州,也辦置了幾處房產,雖然不如瓊山的住處那麼寬敞,但讓他們幾人落腳足夠了。張皓文和眾人住進了一處僻靜的四合院子,一邊溫書,一邊等待著鄉試的開始。
對於胡二和清兒的身份,一路下來張皓文和丘洵、邢恕也多有猜測,可是最終仍然不敢確定。平日裡他們偶爾試探一下清兒,卻總是被一旁的胡二攔住,不讓他們和清兒過多接觸。
這一日張皓文正坐在階前讀書,讀了兩句,卻忽然發現清兒在一旁聽的認真,還若有所思的重複幾遍:“君子藏器於身……君子待時而動……皓文哥哥,這是什麼意思?”
“呵呵,清兒啊,你也讀過書吧?”一旁的丘洵好奇地問道:“大戶人家的孩子都三四歲就開蒙讀書,你父母可曾為你找了先生?”
又過了近一個時辰,張皓文的雙腳才終於再次踏上了堅實的地面。這是他第一次離開瓊州那個小小的島嶼,來到了廣袤的中原大地。碼頭上忙忙碌碌的人們仿佛和瓊山港沒有太大差別,然而張皓文卻知道,這是他真正開展新的事業的地方。天賜村、府城鎮都已成為了歷史,新的道路就像眼前更寬闊的青石板路一樣在他眼前向未知之處延伸。
而正在此時,遙遠的北方京城內,天早早就黑了下來。此時離永樂大帝遷都此處不過十餘年的時間,之前,北京不過是一處偏遠的北部邊城。而經過永樂帝多年的努力,這裡方才成為了大明朝最終的都城所在,也成為了由天子把守的大明北面的重要屏障之一。
宣德皇帝朱瞻基雖為守成之主,卻一樣兢兢業業,乾清宮裡燈火通明,將宮前露台兩側的江山社稷亭照的閃閃發亮。然而北面皇后所居的坤寧宮中,卻籠罩著一層緊張不安的氣氛。宮女們大氣不敢出的守在宮門處,這一天之中,因為大大小小事情挨罵、挨罰的人已經不少,孫皇后如今有孕在身,情緒起伏不
定,她們誰也不想成為下一個觸了皇后娘娘逆鱗的倒霉蛋。
“走,去長安宮看看。”殿內傳出一個柔美而清潤的聲音,然而熟悉這聲音的人卻聽出了其中的三分怒氣,並不像是身懷龍子的不安和焦躁,反而好像真的有什麼事情讓這位皇后娘娘徹夜難眠了。
長安宮,是朱瞻基的廢后胡氏的清修之地。自從四年前“自願”讓出後位之後,曾經的胡皇后便在長安宮中修道,號為靜慈仙師。擱在平時,孫皇后是絕對不會去那個地方的。
今晚,她已經打聽清楚,皇上正在徹查內宮太監以採辦珍寶為名,四處掠奪財物之事,最近都不會到坤寧宮來歇息,這些日子派出去的人沒有絲毫動靜,終於讓她再也難以安心養胎,打算趁此機會,找到那位曾經位尊於她,如今卻只是一名道姑的女人把事情的真相問個清楚。
“皇后,我勸您一句,凡事不可操之過急啊。”長安宮內,一位身材高挑清瘦,面容端莊秀美的女子身穿灰色道袍,平平靜靜的對孫皇后道:“您雖然腹中懷了龍子,可不到最後,誰又知道結果如何?您不正是憑著有了那個孩子才登上皇后之位的嗎?如今又何必這麼早早除掉他呢?”
曾經的胡皇后仿佛不是在說她因孫皇后被宣德帝廢掉的那一段經歷,而是說的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可聽的孫皇后卻頓時秀眉緊顰,一雙美麗的杏眼氣憤的瞪著眼前的“靜慈仙師”。
不過,她很快就止住了怒氣,微微一笑,道:“唉,我不是仙師您這樣的世外高人,對自己的親生骨肉,我總是要多替他們打算些的。您的大女兒順德公主年紀大啦,過幾年就該婚配,我這個做母親的,也要開始物色物色合適的人選了;至於永清公主嘛,眼下那孩子不知去向,好在和他年齡相貌相仿的,還有永清啊……”
第79章 治病救人
胡氏聽到這裡, 終於面色一變,問道:“你想讓永清頂替他?”
“是啊。”孫皇后見胡氏終於不再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 心中不禁生出一絲得意:“雖然人人都知道他臥病在床, 但皇上時不時的還要見他,我總得對皇上有個交代,當然……”話說到此,孫皇后抬手輕輕撫摸著自己的肚子:“子憑母貴,原本他的母親就是名低賤的宮女, 他也不配享有這太子之位。如果你不想讓永清成了他的替死鬼,那你就好好想想, 怎麼幫我把他找回來!”
“吉人自有天相,該回來的時候他會回來的,別的我也不願多言……”胡氏此刻恢復了鎮定,轉身坐下,一眨不眨的注視著孫皇后, 看得孫皇后不安的別開了眼睛, 只聽胡氏繼續道:“我還是想勸告皇后, 世事難料, 到底是母憑子貴還是子憑母貴,都不是你我說了算的。給自己留條後路, 好過到時候連最後的這一點籌碼也失去了,竹籃打水一場空,悔之晚矣啊!”
……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何不利之有?……”張皓文等人所乘坐的船先到達了離瓊山最近的雷州府,下船之後,他們在當地休息了數日,待胡二傷口稍稍恢復了些,便從陸路向廣州府的治所番禺縣進發。八月鄉試在即,廣州道十府加上一個直隸州所有要參加鄉試的士子從四面八方湧入番禺,城內變得十分擁擠,熱鬧非凡。
之前張家已經把生意做到了廣州,也辦置了幾處房產,雖然不如瓊山的住處那麼寬敞,但讓他們幾人落腳足夠了。張皓文和眾人住進了一處僻靜的四合院子,一邊溫書,一邊等待著鄉試的開始。
對於胡二和清兒的身份,一路下來張皓文和丘洵、邢恕也多有猜測,可是最終仍然不敢確定。平日裡他們偶爾試探一下清兒,卻總是被一旁的胡二攔住,不讓他們和清兒過多接觸。
這一日張皓文正坐在階前讀書,讀了兩句,卻忽然發現清兒在一旁聽的認真,還若有所思的重複幾遍:“君子藏器於身……君子待時而動……皓文哥哥,這是什麼意思?”
“呵呵,清兒啊,你也讀過書吧?”一旁的丘洵好奇地問道:“大戶人家的孩子都三四歲就開蒙讀書,你父母可曾為你找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