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平安轉身,笙歌呵呵一笑:“多拿個鏟子。”平安這時轉頭驚訝的看了她一眼,但是什麼都沒問,卻是笑著跑開了。

  天際透出一縷光線照在笙歌的眼睛上,原本還在低頭除糙的笙歌不禁眯了眼睛,然後站直身子,發現腰上酸痛的厲害,才發現她跟平安已經勞動很久了。

  笙歌看了一眼周圍,兩個人實在太少,這殿外枯糙又多,這麼久時間也就除了左邊的一半,看來要花上兩日才能弄完。

  “平安,休息一會兒。”說完笙歌已經走去殿內,當平安放下鏟子的時候發現笙歌端著茶壺出來了。

  她慌忙的跑過去,接過了托盤。

  一隻手托住,將杯子倒過來,斟滿了水。

  笙歌會意的拿起了茶杯,覺得這殿外頭可以擺個石桌。到了季節還能喝喝茶什麼的。邊思索邊伸手為平安倒上一杯讓她喝。

  平安謝過,兩三口就將水喝完了。

  透過雲層的光線越來越多的,平安抬頭有些感嘆:“好久不見太陽了。”

  笙歌抬頭看著低壓著的烏雲漸漸散開,心情也跟著越好。

  ——

  ☆、第34章 晉

  希望各位美人能繼續支持正版閱讀,謝謝。O(∩_∩)O

  ——

  笙歌趁著閒暇的時間將重華殿裡外煥然一新,殿外將枯糙除去之後,種上了四季青翠的植物,特別難得的是,重華殿入殿左右栽上了兩株臘梅樹,笙歌對園藝方面頗為講究,栽種的地方都是特意思考過的。

  連帶著平安,這些時間沒少忙活,可是兩人都像是沉浸在這事上了,而要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趙衍根本就沒有踏入重華殿半步,不僅如此更加沒有召見過她。

  倒是平安每日去御膳房的時候一路上都會特意留心宮人之間的談話,這是笙歌特別吩咐她的,多多留心宮人之間在談論什麼。

  這宮中的事情絕對逃不過宮人間的八卦,所以聽他們的議論不失為一個很有效的方法。每日平安回來都會在笙歌用完膳之後將自己聽到的全部說給她聽。

  雖然重華殿偏,趙衍也對她沒心思,明明她也像是無所謂的模樣,在自己殿裡隨隨便便的擺弄一些植物,實際她都在靜觀其變。

  而就在她這樣被趙衍冷落在這樣一個角落的時候,外頭那些女人不是很太平,一則是聽說慎夫人與王浣翻臉了,笙歌聽著的時候是不解,另外的一件事是趙衍在合歡殿的日子變多了,她聽到的時候不算很驚訝。

  她不知王浣當初是用什麼方法,竟然能讓慎夫人幫她牽線,連這麼犀利的女人她都搞定了,還讓那女人甘心把她送給自己的夫。當時聽聞時就對她能做到而佩服不已。

  而今在她被冊封之後,可以說其實趙衍對她不算寵之際,竟然跟慎夫人說鬧翻就鬧翻了,也不怕慎夫人將她扒皮抽筋,而事實上至今她也沒聽聞慎夫人去王浣住的朝露殿鬧過,王浣還是活的挺好。因此她對王浣又不禁生出二分佩服。

  再說沈漣漪,那日沈漣漪的風箏斷了線,後來喜鵲過來從她手中拿走風箏的時候說的是沒有看見趙衍來。此事過去之後她沒來得及問沈漣漪結果,沈漣漪就與她算得上是翻了臉,雖然翻的比較委婉,而那天她被封為才人。

  被冊封的時候她想過,莫非是沈漣漪希望她也能得趙衍寵愛想要來個宮廷版的娥皇女英,或者一時大意失言告訴趙衍這放風箏的事情跟她有關,然後趙衍覺得她原來也不是那麼無趣然後就封了她。

  不過沈漣漪對趙衍有情,以她後來她被封之後沈漣漪對她的態度,前者就可以排除了。再者,就那道所謂的聖旨,以及之後日子的‘悽慘’來說,後者也當排除了。

  她以為,趙衍不封她不是因為她無趣,而正是因為她提起了他的興趣。

  可是為什麼不冊封她,她猜大概是時機不對。

  可是他還沒等她想通這個時機是何時才算合適,趙衍又這樣突兀的封了她。笙歌思來想去得出一個結果,一個頗打擊自己的結果,那大概只可說她還不夠聰明。

  她想趙衍是知道的,即使那風箏斷了線,但是趙衍也是知道放風箏的人是沈漣漪,而後來沈漣漪連續得寵笙歌是又沒料到。單憑一次放風箏就想永久抓住一個男人,那不現實。

  不論如何這樣的變化對整個後宮來說應該說算是一個好的轉變,至少之前的慎夫人專寵已然因趙衍對沈漣漪的憐愛而打破了。如今她近乎可與慎夫人相較。如此,王浣即便比沈漣漪位份高,卻也不敢明目張胆的再為難她。

  就在這樣的日子裡終於等來了永樂五年的除夕之夜,今夜會在玉璃宮中設宴,皇帝、太后、還有後宮的妃嬪,是一個家宴,只是聽說清王趙珣也會到場,原本定王趙璞也該出席,只是他留在邊境並未回來帝都。

  不知道別人是否奇怪,但是笙歌心中頗是不解,如今三國邊境長年平和,並未有任何戰爭挑起,可是除夕這樣的日子,按道理來說他應當選擇回來陪伴他的家人才是,若是他要回來,趙衍一定不會不肯,太后更會開心,到了這樣的年紀,丈夫不在,她最想的肯定是三個兒子都陪在她的身邊。

  就算定王真是心繫國家安危,也不至於這幾日都不願意,可是他卻選擇不回來。

  就在早晨,平安為她推開窗戶的時候,天際落了雪。

  平安驚喜的呼喊讓笙歌直接披了件外袍就下了床,今年的雪來的晚了,卻又是來的這樣的合適,今夜是除夕,今年的最後一場雪,看樣子這場雪會一直下到新的一年。

  正是因為這場初雪,笙歌決定晚宴以一身鵝黃色衣裙出席,不巧推開半扇窗戶正好能看見一株臘梅在白雪紛飛的時候搖曳生姿,笙歌心中感嘆美妙至極。

  屋子裡燒了火爐,還好就算她是個被冷落的才人,待遇好不到哪裡去,但是待遇不算太苛刻,至少不比受凍也不會挨餓。

  這也多虧平安,她與御膳房的人熟的緣故,吃的頗好。

  待天色漸晚,白雪已是厚厚一層,四周一片寂然,她能聽見白雪自枝際掉落的簌簌聲。

  她們兩個是提早出門的,這時雪小了一些,兩人各自披上一件厚實的斗篷,撐了一把傘出了重華殿。

  這一路並不好走呢,因為她這邊的道路還來不及清掃,笙歌與平安兩人牽著手,走的極慢。都這個時候了也沒人會出來看熱鬧,雖說兩人牽著手,看著也是平安在攙扶著笙歌。

  平安手裡還拽了一個布包,裡面是笙歌讓準備的兩雙鞋子與襪子,她早想過這樣一路過去玉璃宮,她與平安的鞋子大概也濕了,她不願意穿著一雙濕了的鞋凍到晚宴結束,她身體不算好,這樣容易傷風感冒,而且她怕腳會因此生了凍瘡。

  以前她見府中下人有些生了凍瘡的,指頭紅腫,又癢又痛。

  為了避免這些,麻煩一些也無所謂。

  也正是兩人出來早,才不至於遲到,本來就不是個什麼大人物,若是這樣的時候還遲到那麼就真是會被嫌棄死。

  走到玉璃宮的時候,她跟平安躲在角落就把濕了的鞋襪給換了,平安將布包藏在牆角然後兩人才走進去。

  呂貴嬪大概是最早來的,因為這些事情都由她來張羅,當笙歌到的時候呂貴嬪早已落座,一些妃嬪也都入了席,後來連慎夫人與沈漣漪也到了,姍姍而來的倒是王浣。

  笙歌這裡的位置離主席的位置挺遠,左右入席的人她也是才認識,她很和睦的與兩人都說了兩句,兩人都是話少之人,相互介紹了下也就默了。

  最後趙衍才扶太后入了玉璃宮,趙珣跟在後面。

  眾人跪地迎接,待他們三人都入了席,眾人才站起再次落座。外頭白雪紛飛著,這裡頭可是暖和極了。

  斗篷早就脫了下來,因為今日是除夕,喜慶之日,大多人都選擇艷色穿著,笙歌反而更容易入眼。趙珣薄唇緊抿,眼光已經不著痕跡的從她身上移開。

  其實這樣的場合,趙衍倒是無所謂,都是自己的妻妾,但是對於趙珣來說不會覺得尷尬麼?——笙歌立刻停止再繼續這樣想下去。不然她會笑。

  趙珣年紀不小,但是王府裡頭並沒有女主人倒是真。民間的傳言是趙珣性格隨性放任,喜好在於遊山玩水,不願意成婚那是不想有了牽掛失了自由。

  說是這樣說,只是扯上政治利益罷了,若是有一天需要拉攏什麼人,鞏固怎樣的地位,結親便是最好的方法。

  想到這晚宴已經是過了一半了,中途又是一起舉杯慶賀,呂貴嬪她們也單獨敬過太后與皇上,大殿中央穿著大紅舞衣的舞姬還在旋轉,笙歌眯了眯眼,仰頭喝了一杯酒。

  實在是無意如此,可是讓人瞧著卻是真心豪邁。

  趙衍早就在進來的時候就看見了一身鵝黃的她,因她離門口近,晚宴之間目光也會不經意在她身上掠過。只不過每次當他就這樣不經意掠過的時候她根本就沒有朝他這邊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