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就是兩天的時間,長生那邊已經考慮的差不多了,不出方之銘所料,長生的確選擇了去做官,而小崔氏這邊,給長公主府帶的禮物也差不多都備好了,畢竟是想要跟人家和好,之後又得求人辦事兒,哪怕再捨不得,拿出來的也都是庫房裡一等一的好東西,小崔氏幾乎是咬著牙列出的清單,甚至這些東西都影響到了她用膳的食慾,可見有多心疼。

  第138章

  方之平和靖嘉既然已經決定了不再要孩子, 而長樂又早早的定下了要招婿, 所以也沒必要拿三從四德來約束長樂,那些用來教導女子的東西, 就不太適合再來教導長樂了,所以方之平和靖嘉基本上就長樂當做男孩子去教養。

  府里的產業該知道的要知道, 該插手的地方也要插手,為人處事的本事要學, 各處的人脈也得清楚,甚至讀書學的也是四書五經,當然沒必要學精了、學通了,但是裡面的道理還是要知道。

  所以不管是方之平還是靖嘉,都拿出十足的耐心來教導長樂, 免得真到了頂門立戶的時候,被旁人算計了去, 不管將來招到的贅婿人品如何, 還是自己有本事最放心。

  至於長安,她年紀還小,連字都認不全,暫時就不用考慮這些了,長大以後到底是和她姐姐一樣招贅婿,還是想要嫁人,都隨她自己的心意,兩個孩子上儘可能做到不偏不倚,不過在長安還沒有做選擇之前, 方之平兩口子更多的是關注小女兒身體上的健康。

  “女婿的人選你看的怎麼樣了?”靖嘉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她算是明白了,不要孩子就不會操這麼多的心,都兩年多了,看了不下百份資料,但沒有一個合心意的,不是太過懶散,就是責任心不強,更讓她看不上眼的是那種家風不正的,當祖父的、當爹的都一堆姨娘、通房,耳濡目染,誰知道他會不會也一樣貪色,畢竟像景文這樣的,一萬個人裡頭也找不到一個。

  方之平的想法和靖嘉差不多,但凡是能被列為贅婿人選的,或多或少都有點不足,沒有很出類拔萃的人,自己的女兒自己怎麼看都覺得好,恨不得找一個十全十美的人才行。

  “慢慢來,實在不行等長樂再大一點的時候,讓她自己挑也行。”左右將來的日子是她自己要過的,選擇的人也得她自己喜歡才行,既然不圖招來的贅婿建功立業,那就得挑個順眼的,還得不濫情、有責任心才成。

  想想方之平都發愁,他現在能做的就是給女兒留下更多的倚仗,哪怕有一天他和靖嘉都去了,只要長樂有足夠的倚仗和手段,就能把日子過的舒心,贅婿變心了,長樂自己就能教訓的了。

  不過讓方之平覺得慶幸的是,皇上定下來的太子是五皇子,看在他們尚有幾份師徒情誼的份兒上,也會看顧著長樂。

  “成,實在不行就讓長樂自己挑。”靖嘉道,主要是孩子覺得開心就好。

  哪怕被加封為太子太傅,方之平做事的步調也沒變,雖然不遲到不早退,但還是一下班就回家,基本上不會外出應酬,也不太理會那些想要通過他攀上太子的人。

  不過就算是這樣,方之平也並不輕鬆,兵部現在大部分的差事都要過他的手,基本上算是行使尚書的職權了,儘管他現在還是個左侍郎。

  再加上太子那邊的事兒,林林總總加起來,上班的時間根本就不夠用的,私底下還得抽出時間來。

  不過比起太子來,方之平就算不上忙的人了,建業帝本身就是個嚴苛的性子,對自己要求嚴格,自然也不會放鬆對繼承人的要求,太子由他親自帶著處理事務,不說吹毛求疵的話,但絕對做到了一絲不苟,所以連帶著太子現在睡眠都不到三個時辰了。

  第139章

  方之銘和小崔氏的拜帖送上來的時候, 一家人剛剛用過晚膳,一聽是定安侯府的拜帖, 方之平和靖嘉面面相覷,如果是他爹過來的話,根本用不著送拜帖這種東西,能以定安侯府的名義往這邊送拜帖的,就只有方之銘和小崔氏了。

  但是兩家人基本上已經鬧崩了,現在逢年過節長公主府送到定安侯府的禮品,都是指明了要給定安侯本人,而定安侯府那邊過來的東西,也都是方道如所出, 並非是來自公中。

  兩家這樣的關係, 哪怕生再大的氣, 只要沒有實質性的傷害,其實是很難老死不相往來的, 方之平也想過,可能過幾年兩邊的關係就會稍微緩和,但是沒有想到會這麼快,他預想的時間應該是長樂招了贅婿以後,兩家出面交際的人基本上就變成了下一輩,算是把他們這一輩兒的恩怨掀過去了。

  沒成想不過兩年的時間,方之銘和小崔氏便上門了,他這心裡的氣還沒消呢。

  但是人家既然要上門,方之平也做不到關門不讓他們進的事情, 只不過心裡卻不怎麼舒坦,想也知道,按照方之銘和小崔氏一貫的處事方式,上門來必是有所求。

  靖嘉心裡的想法和方之平也差不多,都嫁進來這麼多年了,哪怕沒有在一個府里住著,但是對大伯子和大伯嫂的秉性也是有了解的,幾乎每次上門都是有事相求,偏偏還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就跟欠了他們的一樣。

  雖然大事兒不多,不管是她,還是景文,一般不怎麼費勁就能給辦了,但是這個態度實在是讓人心裡膈應,好不容易兩邊鬧翻了,清靜了兩年,這又上門了。

  “是不是因為長生考中秀才了,侯府那邊要辦宴席?”靖嘉揣測道,雖然只是個秀才功名,一般人家不會大辦宴席,但架不住勛貴那邊兒稀罕這個呀,頭兩年的時候,理國公府出了個秀才,不也一樣辦了三天的流水宴嗎,雖然有不少人背地裡笑話,但人家也算是揚眉吐氣了,畢竟這位秀才公都已經接連考了十幾年了。

  方之平搖頭,“如果只為這個事兒的話,他們還不至於過來跟咱們和解。”他和靖嘉過去雖然能為長生撐場面,但實際上的用處不是很大,畢竟關係擺在那兒呢,他和靖嘉過去並不一定就是出於情誼。

  “咱們也別想了,過兩天等他們來就知道了。”方之平把拜帖扔到一邊道,管他們過來是為什麼事兒呢,反正選擇權在他和靖嘉手裡。

  兩個人轉眼就把這事拋到腦後了,畢竟跟手裡頭的其他事情比起來,這事兒跟重要就沾不上邊兒。

  不過平安侯府的方之銘和小崔氏卻在認認真真的做準備,要帶過去的禮物就不說了,這兩位還在商量要不要請老爺子一塊兒過去,也能幫兩家說和,畢竟方之平可能還在跟他們慪氣,但是不能不給老爺子面子。

  “你去問問爹,他肯定也希望你們兩兄弟能夠和好。”小崔氏勸道,有老爺子在,諒方之平和長公主也不敢給他們沒臉。

  說實在的,方之銘也不想去看二弟和長公主的臉色,特別是二弟,想當年對方在侯府就是個小可憐,雖然跟他同為嫡子,但根本就沒什麼存在感,幾乎在府里的所有的人都在圍著他轉,二弟也就是能在娘親院子裡的時候受重視罷了,但是娘親在這個府里的地位也不怎麼高,甚至去廚房叫兩道菜都需要另外出銀子打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