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方道如怎麼都覺得那是嘲笑,面子上擱不住了,但長公主在這兒,他又不能像中午一樣揚長而去,只能又惱怒又委屈的瞪了宋氏一眼,還不如長樂呢,起碼小傢伙是擔心他,不像宋氏,就知道看他笑話。
宋氏全然不在意,臉上始終掛著笑容,連胃口都比平時好了些。
方之平只當自己沒看見爹娘之間的這些互動,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跟他小時候比起來,兩個人的關係簡直是掉了個個兒。
靖嘉就更不摻和這些事兒了,她心裡偏著婆婆,而這兩個人明顯是婆婆占上風,她還湊什麼熱鬧呀。
方道如就寢前到底是喝了一杯消食茶,儘管他一感覺得肚子撐,就已經放下筷子了,根本就沒多吃多少,但笑話都讓人瞧了,不喝這茶豈不是虧了。
****
這邊剛把誤會解開,老爺子就帶著行李和下人去了之平那兒,方之銘要是不後悔那才怪了,早知道他就不應該沒弄清楚就跟他爹吵,也不該去找之平過來。
這下好了,他和之平的態度一對比,他爹肯定覺得他這個長子不貼心,順手給之平那邊漏點兒東西,將來分家產的時候他就少分一份,之平身為駙馬可能不在乎這些東西,但是他沒法不在乎呀。
不過就他爹那個脾氣,多過去看看他可以,但要是硬想把他請回來,肯定得談崩了,好在再過兩個月就要過年了,他爹還不至於連過年都不回侯府,到時候去請人回來呀,肯定一請一個準,現在府里最重要的是還是長生讀書的事兒,離院試越來越近了,得抓緊點才行。
方之銘想做某件事兒的時候,還是很用心的,一邊督促著兒子讀書,一邊隔三差五的到狀元府來給老爺子請安,以前在侯府的時候都沒這麼積極過。
長生這邊兒也算是漸入佳境,平時自己在院子裡不出來,旁人也不會去打擾他,遇到問題不會了就請教夫子,夫子講不明白再請教二叔,憋著一口氣想要把秀才的功名考下來。
****
“你和長公主年紀都不小了,雖然成婚晚,又守了好幾年的孝,但沒有兒子實在是說不過去,咱們家雖然不比皇家,但也不是沒有基業也要繼承,更何況你不能連個後人都不留下呀,老了的時候誰給你養老。”方道如絮絮叨叨的道,把這裡邊的要害還給兒子講清楚。
“爹,現在是我在給你養老,還是我大哥在給你養老,還是那幾個庶弟在給你養老?都不是,甚至你還養著我們呢,可見在養老這方面,兒子也沒多大用處。”方之平淡淡的反駁道,若是不幸攤上敗家子,一輩子的基業可能都給霍霍了。
方道如本來以為之平的想法跟他差不多,但是如今聽這話的意思,好像跟他想的不太一樣,什麼叫‘兒子也沒多大用處’,沒多大用處的話,幹嘛人人都要留後呢。
“你不留下個兒子,家裡的產業交給誰,都給長樂和長安當嫁妝嗎?再說她們嫁出去了,得有兄弟給他們撐腰才是呀!”方道如瞪著眼睛道,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這點兒道理都想不明白。
“長樂和長安也是我的孩子,我把東西留給她們不是應該的嗎,再說了我和靖嘉活的久一點,用不著旁人,我們倆就能給孩子撐腰,如果活不了那麼久的話,去之前也肯定給她們留下依仗。”方之平慢慢道,這些事兒他早就考慮過了,只要有心安排,長樂和長安就不會孤苦無依。
“想的倒是好,但是你想過沒有,百年之後誰給你們燒紙,你這一脈的香火可都斷了!”方道如撇嘴道,雖然人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但旁人會覺得可憐呀。
“女兒身上一樣有我的血脈,有她們在,香火就沒算斷,再說等她們大了以後,若是願意的話,招女婿上門入贅也是可以的。”這樣的話,他還省得擔心女兒在婆家受欺負了呢。
第125章
方道如一開始覺得兒子的想法荒謬,但這會兒居然有點被說服了, 招個上門女婿, 有了孩子以後一樣姓方,香火就能流傳下去, 跟兒子也沒有多少差別了,只不過兒子能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女兒就不行了,她們連是參政的資格都沒有,而招上來的上門女婿不說才情、能力,先是名聲上就不好聽,在仕途上比常人要更艱難些。
“這是你的想法, 還是長公主的想法?”看樣子這事兒考慮了已經不是一時半會兒了, 他很難想想兒子是怎麼妥協的,畢竟這可是傳宗接代的大事。
“原本這是兒子自己的想法, 現在是我和靖嘉兩個人的想法,與其冒著生命危險去生一個性別不確定的孩子, 還不如好好撫養膝下的這兩個女兒。”方之平很是平靜的解釋道,靖嘉這兩胎生的實在是太艱難了, 遭了多少罪暫且就不說了, 在古代這種醫療水平下, 都要有個意外,搶救都來不及。
“你娘知道嗎?”那女人如今腰杆可是硬起來了,之平又是她一手帶大的,她不可能沒反應。
方之平緩緩點了點頭, “知道,我跟娘說過了。”長安剛滿月那會兒他就找他娘聊過了,這事兒他娘之前就有心理準備,雖然態度說不上贊同,但是也沒有反對,只說這是小兩口自己的事兒,下了決心以後就不要後悔,也不要等老了的時候,看人家膝下兒女雙全,再因此互相埋怨。
方道如瞪眼睛,得,宋氏一個婦道人家都能想得開,他有什麼想不開的。
“既然你們都想清楚了,那我也就不勸了,但有一點我得提醒你,以後少不了會有閒言碎語,不管是對你,對長公主,甚至是對長樂和長安都不好,你好好想想。”
他雖然向來不喜歡處理人際關係,但也知道‘流言猛於虎’,更何況之平身為朝廷命官,再是清心寡欲,也不能不跟人家打交道,少不了要聽些閒話。
方之平鬆了一口氣,本來以為要費好大唇舌,但沒想到他爹這一關也這麼容易過,其實這事兒旁人都好說,太后、皇上肯定不會管,他爹娘若是也不管的話,其他人就更管不著了,說閒話的肯定有,但也就是不疼不癢的過去了,誰也不可能當面說這個。
再說了,就算沒有這事兒,他和靖嘉也沒少被人說閒話,一個被說懼妻,一個被說母老虎,總是會有那麼一些人瞧人家不順眼,暗地裡嘴碎,但若是當事人不在意的話,這些閒言碎語其實也就沒多大的威力了。
那些因為‘無後’整日愁眉苦臉甚至抬不起頭來的人,大部分還是因為他們自己的觀念就是必須得有個兒子,沒有兒子就比旁人短一截。
****
翻過了年,方之平和靖嘉雖然還沒過生日呢,但在旁人眼中都已經是三十歲的人了,在平均壽命不高的古代,相當於半輩子已經過去了,而大部分人在這個年齡不說已經是爺爺奶奶的話,起碼也已經是人家的公公婆婆了。
但是方之平和靖嘉雖然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但卻都不是兒子,自然就成為眾人的‘催生對象’。
“好好養養身體,今年爭取生個胖小子。”
“婦人生產一般第一胎艱難,但往後就好了,趁著年齡還不是特別大,趕緊再生一個。”
宋氏全然不在意,臉上始終掛著笑容,連胃口都比平時好了些。
方之平只當自己沒看見爹娘之間的這些互動,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跟他小時候比起來,兩個人的關係簡直是掉了個個兒。
靖嘉就更不摻和這些事兒了,她心裡偏著婆婆,而這兩個人明顯是婆婆占上風,她還湊什麼熱鬧呀。
方道如就寢前到底是喝了一杯消食茶,儘管他一感覺得肚子撐,就已經放下筷子了,根本就沒多吃多少,但笑話都讓人瞧了,不喝這茶豈不是虧了。
****
這邊剛把誤會解開,老爺子就帶著行李和下人去了之平那兒,方之銘要是不後悔那才怪了,早知道他就不應該沒弄清楚就跟他爹吵,也不該去找之平過來。
這下好了,他和之平的態度一對比,他爹肯定覺得他這個長子不貼心,順手給之平那邊漏點兒東西,將來分家產的時候他就少分一份,之平身為駙馬可能不在乎這些東西,但是他沒法不在乎呀。
不過就他爹那個脾氣,多過去看看他可以,但要是硬想把他請回來,肯定得談崩了,好在再過兩個月就要過年了,他爹還不至於連過年都不回侯府,到時候去請人回來呀,肯定一請一個準,現在府里最重要的是還是長生讀書的事兒,離院試越來越近了,得抓緊點才行。
方之銘想做某件事兒的時候,還是很用心的,一邊督促著兒子讀書,一邊隔三差五的到狀元府來給老爺子請安,以前在侯府的時候都沒這麼積極過。
長生這邊兒也算是漸入佳境,平時自己在院子裡不出來,旁人也不會去打擾他,遇到問題不會了就請教夫子,夫子講不明白再請教二叔,憋著一口氣想要把秀才的功名考下來。
****
“你和長公主年紀都不小了,雖然成婚晚,又守了好幾年的孝,但沒有兒子實在是說不過去,咱們家雖然不比皇家,但也不是沒有基業也要繼承,更何況你不能連個後人都不留下呀,老了的時候誰給你養老。”方道如絮絮叨叨的道,把這裡邊的要害還給兒子講清楚。
“爹,現在是我在給你養老,還是我大哥在給你養老,還是那幾個庶弟在給你養老?都不是,甚至你還養著我們呢,可見在養老這方面,兒子也沒多大用處。”方之平淡淡的反駁道,若是不幸攤上敗家子,一輩子的基業可能都給霍霍了。
方道如本來以為之平的想法跟他差不多,但是如今聽這話的意思,好像跟他想的不太一樣,什麼叫‘兒子也沒多大用處’,沒多大用處的話,幹嘛人人都要留後呢。
“你不留下個兒子,家裡的產業交給誰,都給長樂和長安當嫁妝嗎?再說她們嫁出去了,得有兄弟給他們撐腰才是呀!”方道如瞪著眼睛道,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這點兒道理都想不明白。
“長樂和長安也是我的孩子,我把東西留給她們不是應該的嗎,再說了我和靖嘉活的久一點,用不著旁人,我們倆就能給孩子撐腰,如果活不了那麼久的話,去之前也肯定給她們留下依仗。”方之平慢慢道,這些事兒他早就考慮過了,只要有心安排,長樂和長安就不會孤苦無依。
“想的倒是好,但是你想過沒有,百年之後誰給你們燒紙,你這一脈的香火可都斷了!”方道如撇嘴道,雖然人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但旁人會覺得可憐呀。
“女兒身上一樣有我的血脈,有她們在,香火就沒算斷,再說等她們大了以後,若是願意的話,招女婿上門入贅也是可以的。”這樣的話,他還省得擔心女兒在婆家受欺負了呢。
第125章
方道如一開始覺得兒子的想法荒謬,但這會兒居然有點被說服了, 招個上門女婿, 有了孩子以後一樣姓方,香火就能流傳下去, 跟兒子也沒有多少差別了,只不過兒子能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女兒就不行了,她們連是參政的資格都沒有,而招上來的上門女婿不說才情、能力,先是名聲上就不好聽,在仕途上比常人要更艱難些。
“這是你的想法, 還是長公主的想法?”看樣子這事兒考慮了已經不是一時半會兒了, 他很難想想兒子是怎麼妥協的,畢竟這可是傳宗接代的大事。
“原本這是兒子自己的想法, 現在是我和靖嘉兩個人的想法,與其冒著生命危險去生一個性別不確定的孩子, 還不如好好撫養膝下的這兩個女兒。”方之平很是平靜的解釋道,靖嘉這兩胎生的實在是太艱難了, 遭了多少罪暫且就不說了, 在古代這種醫療水平下, 都要有個意外,搶救都來不及。
“你娘知道嗎?”那女人如今腰杆可是硬起來了,之平又是她一手帶大的,她不可能沒反應。
方之平緩緩點了點頭, “知道,我跟娘說過了。”長安剛滿月那會兒他就找他娘聊過了,這事兒他娘之前就有心理準備,雖然態度說不上贊同,但是也沒有反對,只說這是小兩口自己的事兒,下了決心以後就不要後悔,也不要等老了的時候,看人家膝下兒女雙全,再因此互相埋怨。
方道如瞪眼睛,得,宋氏一個婦道人家都能想得開,他有什麼想不開的。
“既然你們都想清楚了,那我也就不勸了,但有一點我得提醒你,以後少不了會有閒言碎語,不管是對你,對長公主,甚至是對長樂和長安都不好,你好好想想。”
他雖然向來不喜歡處理人際關係,但也知道‘流言猛於虎’,更何況之平身為朝廷命官,再是清心寡欲,也不能不跟人家打交道,少不了要聽些閒話。
方之平鬆了一口氣,本來以為要費好大唇舌,但沒想到他爹這一關也這麼容易過,其實這事兒旁人都好說,太后、皇上肯定不會管,他爹娘若是也不管的話,其他人就更管不著了,說閒話的肯定有,但也就是不疼不癢的過去了,誰也不可能當面說這個。
再說了,就算沒有這事兒,他和靖嘉也沒少被人說閒話,一個被說懼妻,一個被說母老虎,總是會有那麼一些人瞧人家不順眼,暗地裡嘴碎,但若是當事人不在意的話,這些閒言碎語其實也就沒多大的威力了。
那些因為‘無後’整日愁眉苦臉甚至抬不起頭來的人,大部分還是因為他們自己的觀念就是必須得有個兒子,沒有兒子就比旁人短一截。
****
翻過了年,方之平和靖嘉雖然還沒過生日呢,但在旁人眼中都已經是三十歲的人了,在平均壽命不高的古代,相當於半輩子已經過去了,而大部分人在這個年齡不說已經是爺爺奶奶的話,起碼也已經是人家的公公婆婆了。
但是方之平和靖嘉雖然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但卻都不是兒子,自然就成為眾人的‘催生對象’。
“好好養養身體,今年爭取生個胖小子。”
“婦人生產一般第一胎艱難,但往後就好了,趁著年齡還不是特別大,趕緊再生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