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楊耀茗不容張桂多問,只是趕緊跳上馬車向陶晨禧解釋。
陶晨禧見到這傷重而死的人也嚇了一跳,原來剛才是有人求救。還未等陶晨禧緩過來,楊耀茗將陶晨禧拉到一側,然後冊子遞給陶晨禧。陶晨禧翻看冊子,只見裡面記在著許多銀錢往來,關鍵的是來往的門戶之中不是周王府就是廣恩侯府。
陶晨禧差點驚掉了下巴,急著問道:“這是帳冊?受賄的帳冊?”隨後看向那滿身血痕的人說道:“這怕是犧牲了性命才送出來的。不管他是誰的人,不能讓他白死。”
楊耀茗將冊子合上,放入胸懷中說道:“如果這冊子是關於周王的,那麼這‘鄭’指的應該是鄭王。鄭王是皇上的嫡親弟弟,年輕時是張狂浪子,現在已是手握兵權的重臣,不喜官場交往,從來獨來獨往,只對當今聖上效忠,很得當今聖上重用。現在滿朝文武,敢動周王的只有鄭王了。”
“皇上會把兵權交給自己的親弟弟?”陶晨禧感慨說道:“看來皇上是真的很信任鄭王。”
“聖上很重兄弟情,所以當年發動叛亂的楚王很是傷了聖上的心,而後幸虧鄭王和父親兩個人一明一暗相互配合平息了風波,所以聖上對鄭王一直很放心。”楊耀茗停頓了一下隨後說道:“最重要的是,鄭王膝下沒有親生子女,只有一個養子,但是卻也沒有更名,更沒有被記入皇室宗冊。所以聖上才如此放心吧。”
“王爺沒有孩子?”陶晨禧雖然知曉形勢危急,但是心中八卦之火還是在熊熊燃燒,於是神秘兮兮地問道:“是不是鄭王的身子……”
楊耀茗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鄭王重情,在為亡妻守身。”
“鄭王妃?說起來我只聽說過郭側妃。”陶晨禧好奇地問道:“感覺皇上和鄭王兩兄弟都挺重情的。鄭王妃怎麼死的?”
“父親說是難產而死的。”楊耀茗仔細回憶說道:“當時鄭王奉命出京辦事,回來後就一屍兩命了。”
“哇,怎麼老是難產啊,還會死人。”陶晨禧輕輕趴在楊耀茗耳邊說道:“皇上兄弟都克妻啊。”
“或許吧。不過皇后的身子確實不大好很多年了。”楊耀茗隨後嘆道:“幸虧愉貴妃死了,而皇后娘娘還活著,這要讓愉貴妃當了皇后,周王成為名正言順的嫡皇子,那就更難辦了。”
“不過還是感慨一番,鄭王倒真是深情啊。”陶晨禧有些佩服,“能夠堅持這麼多年。”隨後挑眉看向楊耀茗,試探地問道:“要是我死了,你準備討幾個繼室啊?”
楊耀茗笑著說道:“我會為你遮風擋雨,死在你的前面,黃泉路上為你開路,奈河橋上為你打傘。”
這人是不是讀了什麼情話十級修煉手冊?怎麼情話說起來一套一套的?不過呢……她好喜歡,陶晨禧摟住楊耀茗的腰笑著說道:“好好地活著,時時刻刻,長長久久。”
二人在車內濃情蜜意,沒想到馬車再一次停下了,比剛才更猛。
楊耀茗趕緊問道:“什麼事啊?”
張桂顫抖說道:“少爺,不好了!出事了!”
楊耀茗和陶晨禧對視一眼,趕緊越過屍體掀開車簾,望向外面。這一看不要緊,頓時把陶晨禧和楊耀茗給鎮住了。
只見馬車前方數十騎著馬的黑衣人正舉刀而向,楊耀茗見此下意識地摸了摸懷中的帳冊,隨後迅速退入車內,然後將帳冊交給陶晨禧,說道:“想必他們是為了冊子而來的,不管怎樣,將這個冊子帶出去。能活一個是一個。”
看著楊耀茗鄭重的神情,陶晨禧驚訝地問道:“這麼嚴重嗎?再者也不一定是為了這個帳冊啊!”
楊耀茗想起往事,眼眶紅紅的,說道:“十年前也是這樣的陣仗,我有預感這次會是大劫,所以此時我已有準備。”隨後狠狠地親住陶晨禧,說道:“我愛你。”隨後落淚繼續說道:“可是對不起。”說完拔了陶晨禧頭上那隻玄鐵釵子,瀟灑地跳出馬車。
張桂見此驚恐地說道:“少爺,我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人。就是忽然從旁邊的路里走出來的。”隨後也隨之跳下了馬車。
楊耀茗抬頭,一身坦然地問道:“敢問各位所為何事要攔住在下的去路?”
為首的黑衣人不慌不忙地說道:“究竟為何,你自然知道。我們已經排查過,剛才經過路的只有你們這一輛馬車,隨後人就不見了,所以人一定在你們車上!如果交出人來,我們自會留你一個全屍,但是若是再糾纏抵抗,那麼我們只好將你們剝皮剃肉做成骨頭架子去餵狗!”
楊耀茗聽此想起十年前亡母的死狀,他想他已經見過最慘烈的場景,所以此時並未被黑衣人的話嚇到,反而清風朗月地說道:“在下是真的不懂閣下的言外之意。只是有緣相聚既是朋友,交朋友自然要坦誠。在下自報姓名,勛國公府楊耀茗,此次出行是為了祭奠亡母。”
“勛國公次子?”為首的黑衣人嗤笑道:“騙人也不找一個好的藉口!京師之人都知道勛國公次子是一個要死不死的病歪子,哪是像你這種的俊俏郎君?真是可惜,本人最討厭你們這種小白臉!”隨後陰險地說道:“既然不想留個全屍,那就別怪我了!”
陶晨禧見到這傷重而死的人也嚇了一跳,原來剛才是有人求救。還未等陶晨禧緩過來,楊耀茗將陶晨禧拉到一側,然後冊子遞給陶晨禧。陶晨禧翻看冊子,只見裡面記在著許多銀錢往來,關鍵的是來往的門戶之中不是周王府就是廣恩侯府。
陶晨禧差點驚掉了下巴,急著問道:“這是帳冊?受賄的帳冊?”隨後看向那滿身血痕的人說道:“這怕是犧牲了性命才送出來的。不管他是誰的人,不能讓他白死。”
楊耀茗將冊子合上,放入胸懷中說道:“如果這冊子是關於周王的,那麼這‘鄭’指的應該是鄭王。鄭王是皇上的嫡親弟弟,年輕時是張狂浪子,現在已是手握兵權的重臣,不喜官場交往,從來獨來獨往,只對當今聖上效忠,很得當今聖上重用。現在滿朝文武,敢動周王的只有鄭王了。”
“皇上會把兵權交給自己的親弟弟?”陶晨禧感慨說道:“看來皇上是真的很信任鄭王。”
“聖上很重兄弟情,所以當年發動叛亂的楚王很是傷了聖上的心,而後幸虧鄭王和父親兩個人一明一暗相互配合平息了風波,所以聖上對鄭王一直很放心。”楊耀茗停頓了一下隨後說道:“最重要的是,鄭王膝下沒有親生子女,只有一個養子,但是卻也沒有更名,更沒有被記入皇室宗冊。所以聖上才如此放心吧。”
“王爺沒有孩子?”陶晨禧雖然知曉形勢危急,但是心中八卦之火還是在熊熊燃燒,於是神秘兮兮地問道:“是不是鄭王的身子……”
楊耀茗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鄭王重情,在為亡妻守身。”
“鄭王妃?說起來我只聽說過郭側妃。”陶晨禧好奇地問道:“感覺皇上和鄭王兩兄弟都挺重情的。鄭王妃怎麼死的?”
“父親說是難產而死的。”楊耀茗仔細回憶說道:“當時鄭王奉命出京辦事,回來後就一屍兩命了。”
“哇,怎麼老是難產啊,還會死人。”陶晨禧輕輕趴在楊耀茗耳邊說道:“皇上兄弟都克妻啊。”
“或許吧。不過皇后的身子確實不大好很多年了。”楊耀茗隨後嘆道:“幸虧愉貴妃死了,而皇后娘娘還活著,這要讓愉貴妃當了皇后,周王成為名正言順的嫡皇子,那就更難辦了。”
“不過還是感慨一番,鄭王倒真是深情啊。”陶晨禧有些佩服,“能夠堅持這麼多年。”隨後挑眉看向楊耀茗,試探地問道:“要是我死了,你準備討幾個繼室啊?”
楊耀茗笑著說道:“我會為你遮風擋雨,死在你的前面,黃泉路上為你開路,奈河橋上為你打傘。”
這人是不是讀了什麼情話十級修煉手冊?怎麼情話說起來一套一套的?不過呢……她好喜歡,陶晨禧摟住楊耀茗的腰笑著說道:“好好地活著,時時刻刻,長長久久。”
二人在車內濃情蜜意,沒想到馬車再一次停下了,比剛才更猛。
楊耀茗趕緊問道:“什麼事啊?”
張桂顫抖說道:“少爺,不好了!出事了!”
楊耀茗和陶晨禧對視一眼,趕緊越過屍體掀開車簾,望向外面。這一看不要緊,頓時把陶晨禧和楊耀茗給鎮住了。
只見馬車前方數十騎著馬的黑衣人正舉刀而向,楊耀茗見此下意識地摸了摸懷中的帳冊,隨後迅速退入車內,然後將帳冊交給陶晨禧,說道:“想必他們是為了冊子而來的,不管怎樣,將這個冊子帶出去。能活一個是一個。”
看著楊耀茗鄭重的神情,陶晨禧驚訝地問道:“這麼嚴重嗎?再者也不一定是為了這個帳冊啊!”
楊耀茗想起往事,眼眶紅紅的,說道:“十年前也是這樣的陣仗,我有預感這次會是大劫,所以此時我已有準備。”隨後狠狠地親住陶晨禧,說道:“我愛你。”隨後落淚繼續說道:“可是對不起。”說完拔了陶晨禧頭上那隻玄鐵釵子,瀟灑地跳出馬車。
張桂見此驚恐地說道:“少爺,我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人。就是忽然從旁邊的路里走出來的。”隨後也隨之跳下了馬車。
楊耀茗抬頭,一身坦然地問道:“敢問各位所為何事要攔住在下的去路?”
為首的黑衣人不慌不忙地說道:“究竟為何,你自然知道。我們已經排查過,剛才經過路的只有你們這一輛馬車,隨後人就不見了,所以人一定在你們車上!如果交出人來,我們自會留你一個全屍,但是若是再糾纏抵抗,那麼我們只好將你們剝皮剃肉做成骨頭架子去餵狗!”
楊耀茗聽此想起十年前亡母的死狀,他想他已經見過最慘烈的場景,所以此時並未被黑衣人的話嚇到,反而清風朗月地說道:“在下是真的不懂閣下的言外之意。只是有緣相聚既是朋友,交朋友自然要坦誠。在下自報姓名,勛國公府楊耀茗,此次出行是為了祭奠亡母。”
“勛國公次子?”為首的黑衣人嗤笑道:“騙人也不找一個好的藉口!京師之人都知道勛國公次子是一個要死不死的病歪子,哪是像你這種的俊俏郎君?真是可惜,本人最討厭你們這種小白臉!”隨後陰險地說道:“既然不想留個全屍,那就別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