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瑜王妃在殿外求見,說是,說是有朝中大臣通敵賣國證據……”

  這話一出,滿室皆寂,所有人的視線都投向依舊默不作聲的玄夜——

  瑜王妃烏剎國公主的身份,決定了朝中內外命婦會給她臉面,卻不會和她交心。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瑜王妃能接觸的所謂朝中重臣委實有限。

  說句不好聽的,最熟悉的也就是玄夜這個親兒子了。

  可前有瑜王要大義滅親,現在又冒出個瑜王妃,說什麼要揭發朝廷大臣裡通外國,真是怎麼想怎麼就有些微妙呢。

  那些大臣都能想得到的,德宗何嘗不明白?一時臉色就有些難看——

  自己怎麼會有這麼蠢的弟弟?這蠢人都是扎堆兒的吧?

  瑜王蠢吧,這娶個老婆更是蠢且毒。

  這也就是兩人運氣好,有個玄夜這麼優秀的兒子,在人倫上占了先天大義,其他朝臣看在玄夜的面子上也得對夫婦倆多容讓幾分,不然就憑他們這種作勁兒,早哪兒涼快呆哪兒去了。

  強壓了怒氣道:

  “宣她上來。”

  很快,身著王妃正裝的瑜王妃昂首上了大殿,眾人驚訝的發現,瑜王妃身後還跟著位身著錦衣衛服飾的男子。

  旁人或者不認得,戶部侍郎孫如海的臉色一下變得蒼白——

  跟在瑜王妃身旁的可不正是外甥崔鶴之?

  當初因為崔鶴之得罪了葉庭彥兄妹,孫如海一怒之下,想要強行把崔鶴之送回老家,不想卻意外巧遇崔鶴之的堂兄崔鶴申。

  崔鶴之竟是不聽勸告,直接跟著崔鶴申離開了。

  到了京城後,孫如海心裡有氣,一開始想著,暫且不管,等崔鶴之吃了虧,就能聽話了。

  哪想到卻一直沒等來上門討饒的崔鶴之,畢竟是親外甥,孫如海最後還是遣人去崔鶴申府上詢問,結果卻被告知,崔鶴之竟然也經由崔鶴申的推薦加入了錦衣衛。

  彼時孫如海也很是生氣,可接連給姐姐姐夫去了幾封信,都石沉大海,最後又特意派人去了崔鶴之老家,才知道姐姐惱了他這個“背信棄義”的白眼狼,認定崔鶴之加入錦衣衛,是被孫如海逼得沒法兒所致,早已經揚言,要跟他斷絕關係。

  打那之後,孫如海就沒再管過崔鶴之,怎麼也沒有想到,舅甥會在金殿上相見,崔鶴之還跟在瑜王妃身邊。

  玄夜也皺了下眉頭——

  崔鶴申追隨玄夜也有七八年了,為人頗為忠心。

  當初崔鶴之入錦衣衛,還是玄夜親自點頭的。

  又聽崔鶴申說他這個堂弟身手不好,倒是文采還行。

  玄夜就給了他個輕省活,讓他負責文書往來。

  當然最機密的消息,崔鶴之自然是碰不到的。至於說這人是否忠心,玄夜也不在意——

  所謂日久見人心,可靠的人,玄夜自然會給他相應的榮寵,至於說有二心的,那就讓他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罷了。

  印象里這人每次見了自己,都和老鼠見了貓一般。今兒個竟然敢和瑜王妃一道來大殿之上,要說和自己沒關係,那真是鬼都不信了。

  淡淡瞥過去一眼,崔鶴之頓時嚇得大氣都不敢出,恨不得藏到地底下去,絲毫不敢再往玄夜這邊兒看。

  “皇上,”瑜王妃也跟著跪倒,神情沉痛,手裡還舉著些卷宗,“都說虎毒不食子,玄夜再不孝,可也是臣婦身上掉下的肉……”

  “這麼多年了,大家都說臣婦心狠,可有人問過臣婦心狠的原因嗎……”

  “旁人家的孩子都是懂事可愛的,只有他,生性兇殘,剛會走路,就會殺人……這樣的兒子,誰不怕?”

  “但凡有一絲可能,臣婦也不想出面指證,可臣婦再不做出決斷,說不好臣婦和王爺都會死在他手裡……”

  “我們夫婦倆死不足惜,只瑜王府身受皇上大恩,事關烈國安危,卻是寧死也不敢徇私情啊……”

  說著,拭了下眼睛:

  “……這位崔侍衛雖然地位卑微,卻是個心懷大義的……”

  崔鶴之一激靈,趴在地上不住磕頭,哆嗦著順著瑜王妃的話音道:

  “……世子爺,世子爺和,和烏哈國有,有協議,幫著,幫著挑起,挑起,烏剎國和,和烈國的矛盾……這裡,這裡,有,有他們來,來往的,信件……”

  烏哈國和烏剎國是兄弟之國,烏剎國本就略強,又吞併鄰邦的情況下,實力可不是更勝一籌,於烏哈而言,自然是一個強有力的威脅。

  真是烏剎國和烈國開戰,烏哈國自然能坐收漁翁之利。

  太監上前接過信件,轉交到德宗案頭,打開來,德宗明顯一怔——

  信件字體恣肆,瞧著和玄夜的字跡還真是如出一轍。

  “逆子!”瑜王捲起袖子,掄起胳膊就想扇玄夜的耳光,“烏哈國許給了你多少好處,才讓你做出這等喪心病狂的事?戕害表兄妹也就罷了,還要把烈國放在火上烤……”

  不想胳膊卻被人給架住,抬頭看去,卻是葉鴻昌,正拽著他的胳膊,冷聲道:

  “一封信件又能證明什麼?說什麼虎毒不食子,那也得你們夫婦是我女婿的親爹娘才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