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王子乃是烏剎國皇族,備受我烏剎國主看重,眼下初至貴國,卻遭兇徒毒手,險些身死,希望貴國為了兩國長遠發展,把一干兇徒交給我烏剎處置,也好給烏剎百萬鐵騎一個交代!”

  眼下之意,分明是威脅德宗,若然不能讓他們滿意,必將兵臨烈國。

  要說烏剎國之前也都和烈國多有交往,甚至還互通婚姻,烏剎國上一任國主,娶的就有烈國公主;這一代則是塗玉蓉嫁了瑜王為妃。

  是以之前的交往,即便暗藏鋒芒,可這樣毫不掩飾的脅迫之意,卻明顯依舊是頭一次。

  可偏偏在場大臣卻明白,烏剎敢於這樣說,卻是有資本的——

  滅了富饒的鄰邦之後,烏剎實力大漲,不獨糧草充足,更兼這會兒士氣高漲,真是揮兵南下,必然給人困馬乏疲於賑災的烈國以致命的打擊。

  換句話說,烈國即便能贏,也必然贏得慘澹,更大的可能是輸掉這場戰爭,而無論是贏還是輸,對烈國百姓而言,都是一場災難。

  沒想到烏剎國使節竟然上來就拋出這樣一番言論,之前本就擔心的朝臣更是變了臉色——

  那些武人,果然多是些沒腦子的!絲毫不考慮道國情,只知道逞匹夫之勇!

  瞧著玄夜的神情明顯就多了些責難之色。

  一片靜寂中,瑜王忽然上前一步,一把揪住玄夜的衣領子,一巴掌就扇了過去:

  “逆子,我打死你這個無君無父、不講孝悌的畜生!”

  玄夜略略偏了偏臉,那一巴掌擦過玄夜的臉頰,落在他的肩頭,玄夜倒沒什麼反應,瑜王卻是被震得一張臉都有些扭曲:

  “身為國家重臣,卻因為一己之私,毆打異國使節,蓄意挑起兩國爭端,置國家大義於不顧,是為不忠!”

  “……明知道那是你表兄妹,卻因為一句閒話,就一門心思要置之於死地,毫無血脈親情可言……為父今日就大義滅親,打死你個不忠不孝不悌的畜生!”

  瑜王話音一落,便有幾個之前吃過玄夜虧的交好宗室也都齊齊上前一步,有人拿出長輩的架子訓斥:

  “為了個女人,就能做出這等無法無天的事,你還真是出息!”

  有人讚揚瑜王:

  “還是瑜王能以國家為重,大義滅親,真是我輩楷模!”

  更有幾個當初在玄夜手裡吃過大虧的宗室直接向德宗請命:

  “出身皇室,卻不能以烈國江山社稷為重,這樣的不肖子孫,皇上您一定要嚴懲,不然人人效仿之下,這個國家還不全都亂套了!”

  看這麼多皇室宗親,出來聲討玄夜,甚至瑜王都擺出一副大義滅親的模樣,別說那些本就對玄夜腹誹的武將,就是那些之前支持玄夜的武將,都有些遲疑不定——

  瑜王和玄夜不和,大家都清楚,可這麼多宗室站出來,對玄夜口誅筆伐,讓很多人不得不思考,這裡面有沒有皇上的意思?

  畢竟大家雖然不服烏剎國跑到烈國撒野,可德宗執政這麼多年來,頗得人心,真是皇上一力求穩,不肯和烏剎交惡,大家即便依舊站在玄夜的立場上,可事情沒明朗之前,最好不要操之過急,總得掂量掂量,最起碼,不能得罪了皇上不是……

  德宗高坐龍庭之上,俯瞰著下面群臣百態,卻是始終不置一詞。

  德宗的反應無疑出乎瑜王預料之外——

  和父輩喜歡開疆拓土不同,德宗從登基伊始,就以休養生息為治國宗旨。等閒絕不肯和它國發生衝突。

  這樣的理念之下,讓烈國國力日漸強盛的情況下,對周邊國家的震懾力卻有些減少。

  之前有燕王大殺四方,周邊小國自忖無法和燕王相提並論,倒也老實了很長時間。

  可自從燕王病倒,回到京城將養身體,想要在烈國這塊肥肉上啃一口的外邦越來越多……

  之前連年豐收時,皇兄尚且瞻前顧後,沒道理烏剎國勢力變強,烈國內外交困時,竟然妄想和人打仗……

  一咬牙,上前一步跪倒:

  “皇上,都是臣弟教子無方,才會讓玄夜做出這樣罪大惡極之事。臣弟惶恐之下,懇請皇上把他的官爵收回去……若然褫奪官爵,依舊無法讓烏剎國使者團釋懷,便是逐出族譜,也是他該得的……”

  只要身上沒了官爵,無法指揮錦衣衛或者焰衛司,自己想要弄死這個不孝子,那還不是輕而易舉。

  明顯感覺到烈國氣勢的低落和士氣的羸弱,烏剎國使團真是要鼻孔朝天了。

  尤其是地上的鐵魯,昨兒個當眾被玄夜狠揍不說,還傷成這樣,恨不得把玄夜給扒皮抽筋,也不解恨。眼下既然已經篤定,烈國絕不敢和烏剎撕破臉,又有德宗並眾多皇室宗親旗幟鮮明的站在了自己一方,鐵魯如何肯錯失這樣的機會——

  玄夜不是很看重那個女人嗎?

  既然這樣,收拾那個女人的話,玄夜一定會更痛……

  能讓這個表弟痛徹心扉,自己雖不能惡氣盡出,可好歹也能舒服些……

  果然這邊兒交代完,那邊兒烏剎國副使又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

  “那日衝突,本是玄夜和那個女人共同商量的結果,想要平息烏剎國的怒氣,這兩人都要交由我們王子和公主處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