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玄瑱一番話,不但德宗震驚不已,就是其他大臣,也都眼睛發光——

  眾人心目中,六皇子分明早就是未來儲君。所缺的,不過是那一道聖旨罷了。

  烈國已是第四代君王,所謂馬背上得天下卻不能馬背上治天下。

  眼下四海昇平,正需要在此基礎上富國強民、發展文治。整個王朝需要的不是一位能開疆拓土的未來儲君,而是目光長遠、能以民為本的仁君。

  而玄瑱此時所為,無疑最大限度的契合了朝野上下的訴求,尤其是朝堂上有不少寒門出身的士子,深知當初節衣縮食買來筆墨紙張以供科舉之苦。

  而眼下,六皇子年方十歲,卻已經能有如此眼光不說,更是能把寒門學子放在心上,拿出自己積攢的銀兩加以推行實施,還不驕不躁,等有了成效後才稟明皇上,如此心胸和氣魄,分明還遠在成年人之上,當真是讓人佩服之至。

  被這麼多雙灼灼的眼睛盯著,玄瑱無疑就有些不好意思:

  “發明粉筆的人本是大儒周璞先生的二公子,兒臣也是機緣巧合之下,才適逢盛會……”

  “我兒謙虛了。”德宗瞧著玄瑱,只覺就和吃了人參果之般,從內到外,那叫一個暢快——

  有玄瑱這麼優秀的兒子,烈國無憂矣。

  竟是轉過龍案,親自把玄瑱給扶了起來,又解下隨身佩戴的一枚上好的玉佩,交到玄瑱手裡:

  “瑱兒真是我玄家的千里駒,有兒如此,夫復何憾!”

  這一番話,尤其是那枚交到玄瑱手裡的玉佩,登時讓所有人看向玄瑱的表情越發狂熱——

  要知道德宗這枚玉佩,可是正位儲君之時,太上皇親自賞賜。

  自來就有非同一般的意義。現在皇上卻是交到玄瑱手中,分明是昭告天下,將來儲君之位非玄瑱莫屬。

  眾大臣都能理解的意思,二皇子玄禎和四皇子玄珏何嘗不明白?

  玄禎情緒雖然有些複雜,可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從小六出生,宮內外就知道,沒有意外的話,玄瑱必然就是烈國下一任帝王,備位儲君只是早晚罷了。

  這也是玄禎把更多精力放在詩詞歌賦上的重要原因——

  反正怎麼蹦躂,帝位都和自己無緣,倒不如活的輕鬆些。

  倒是自己這個四弟……

  這麼想著,下意識的看過去,果然瞧見玄珏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樣——

  上一世父皇的壽宴上固然沒有自己封王的喜事,卻也更沒有父皇親自解下那枚意義非同一般的玉佩送給玄瑱這樣的事。

  這枚玉佩離開父皇身邊,分明是在自己得封儲君的大典上。

  而且看父皇和眾位大臣的反應,明顯是對玄瑱此舉更為推崇。

  本來得封親王,玄珏以為已經是最大的榮耀,可和玄瑱這會兒引起的反響比起來,無疑還是相形遜色。

  方才有多得意,這會兒就有多失落。

  一想到自己在北地時櫛風沐雨,生生瘦了十多斤,才換來今日這份榮耀,而玄瑱不過是運氣好,認識了發明粉筆的人,稍加運作,就舉世矚目,玄瑱說不失落是假的。

  更想不通的是,明明是自己先去找的周子岳,怎麼那人拒絕了自己,兜兜轉轉之下,竟然投到了玄瑱麾下?

  而且上一世,玄珏可不記得有“粉筆”這回事!

  一時暗暗咬牙——好一個周子岳,這是看不上自己這個皇子啊。等將來自己登基,定要讓周子岳知道“悔不當初”幾個字怎麼寫!

  好在他神情很快恢復正常——

  就是這會兒被玄瑱搶了風頭又如何?沒有人知道,玄瑱的壽命現在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再過兩年,就會走完他短暫的一生,如一顆流星消失在烈國的歷史之上……

  注意到玄禎的視線,玄珏微微抬了抬下頜,一副同喜的模樣。

  玄禎撇了撇嘴,別看老四年紀小,卻是越來越虛偽了。當下主動上前湊趣道:

  “別看六弟年紀小,目光之長遠,遠非我這個做哥哥的能比,哥哥佩服之至……”

  就是讓小六把風頭都給搶了,也比輸給老四那個虛偽的傢伙強。

  玄珏也笑著上前,恭賀玄瑱,大殿裡父慈子孝,瞧著真是其樂融融。

  一邊兒說著,一邊兒有些心思不屬——

  都這個點了,皇后也該過來了吧?

  畢竟玄珏的計劃里,除了他自己在宴席上出風頭之外,還有不可或缺的一環,那就是秦漓和皇后的友好關係的肇始。

  眼下自己得封親王,秦漓再得了皇上另眼相看……

  正自暢想未來,就瞧見有宮人一路小跑著過來:

  “皇上,娘娘領著內外命婦到了。”

  “母后來了?”玄瑱頓時開心不已,仰頭瞧著德宗道,“父皇,兒臣想要去接一下母后……”

  德宗這會兒當真是怎麼瞧自己兒子怎麼順眼,當然毫不猶豫的點頭。

  玄瑱疾步出了大殿,瞧著不是一般的急切。

  玄珏的視線隨著追了過去——

  上一世皇后和秦漓一見如故,一直讓秦漓跟在她身側。

  父皇對皇后一向敬重,看她如此重視秦漓,宴席上也對秦漓多有誇讚之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