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這是一把好劍,它的主人也不該是什麼籍籍無名之輩,但阿白搜索枯腸,卻一點兒也想不起來,江湖中有哪位大俠最終會葬在這裡。
他復又站起來,舉目四望。
這裡除了被天光眷顧的這一小塊天地,其餘地方都很昏暗,阿白重新運起五感封禁大法,才終於在那昏暗中發現了另外的東西。
那是一棟破敗的小木屋,已經塌了一角,門口張羅著蜘蛛網,檐角下掛著的鈴鐺也早已失去了脆響,被厚重的灰塵覆蓋著,難以再被吹動。
因為風不再光顧這裡。
頭頂那片天空被叢生的藤蔓漸漸掩蓋,天光越來越少,也就再沒有人來過這裡。
阿白想自己大約是第一個,推開那吱呀作響的仿佛下一秒就要倒塌的木門,窺探到屋子裡的情形。屋子裡的擺設是尋常人家模樣,很簡單,阿白打開碗櫥,三隻碗從大到小依次疊著,昭示著這個避世而居的家裡究竟有幾個人。
一家三口?
阿白忽地想起外面的墳冢,那墳冢里又埋著幾個人?看這三隻碗,其中的孩子必定還小,難道他們都死了嗎?如果都死了,又是誰幫他們下的葬?
關鍵是,這個木屋裡,沒有任何能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
他們到底是什麼身份?
阿白想著想著,便陷入了沉思。待回過神來,已不知不覺在這裡過了許久。再枯坐下去也毫無意義,阿白又做不出隨意挖墳的舉動,於是便決定先回去細查。
可他剛運起輕功,躍出那洞口,一隻手忽然伸過來,扶住了他前傾的身體。他警覺地反擊,然而那撲面而來的熟悉感,讓他本能地停止了動作,任自己撲到了那人懷裡。
抬頭,“王爺?你怎麼會在這裡?”
雖是平靜克制的語氣,可李晏還是從中聽出了驚喜。
他擁住好久未見的人,把頭埋在他頸窩裡,天地間仿佛都是他心愛的俠探的氣息,讓他心生雀躍。
“王爺?”阿白反手抱住他的背,語氣帶著無奈,嘴角卻不禁上揚。其實不用問他也知曉,定是這個越活越像個頑童的攝政王殿下,耐不住寂寞又從宮裡跑了出來。
但阿白並不想訓誡他,因為這幾年來初次分別,他的心裡也甚是思念。
長久的擁抱過後,李晏放開他,復又看了一眼那洞口,道:“我狠心的狀元郎,你把我一個人拋在長安,我還以為你是來江洲遊山玩水的,怎的又上天入地來了?”
阿白摸摸鼻子,“說來話長,我們邊走邊說罷。”
路上,阿白將這些日子以來的見聞都一一說給李晏聽,李晏微蹙著眉若有所思,而不等他們走到山腳下,便瞧見阿蒙從山路小逕迎上來,“王爺,白先生,黎青不見了。”
阿蒙的臉上笑意全無,這次的事情,完全是他的失職。但其實包括阿白也沒有想到,偏要賴著的黎青,會忽然自行離開?是以他們根本沒有特意派人看管。
“有線索嗎?”阿白微微皺眉。
“我一路追蹤,有人說曾瞧見他一路往城東去了。”
“城東?”阿白記得,黎府就在城東。
阿蒙點頭,顯然他也想到了這個,“我已派人去黎府證實,因此事奇怪,所以先來此稟報。”
阿白與李晏對視一眼,當即趕回城內。
而待他們剛踏進白府,一早便等著的下屬抱拳稟報,“黎青確實回了黎府。”
“可是光明正大走進去的?”李晏問。
“是,王爺。”
這便奇怪了,先前的黎青明明死活不肯回家,為何忽然又改了主意?
“即然不解,不妨去看一看。”李晏說著,拿著摺扇的手背在身後,說走就走。
阿白莞爾,舉步跟上。
片刻後,城東黎府。
又恢復了彌勒佛模樣的阿蒙上前敲門,前來開門的正是那位管事袁通,他本就要奉命出門,誰知門一打開,就看見那個笑面虎一般的野蠻隨從,登時氣不打一出來,反手就想關門。
然而一隻從大紅寬袖裡伸出來的手,卻牢牢地抵住了朱紅大門。那手的主人長著一雙狹長鳳眸,正笑盈盈地看著他,“你想關本王的門?”
很好,你已經成功地引起了本王之注意。
一大片張揚的緋紅撞入視線,袁通的大腦有一瞬地回歸了原始鴻蒙。
而後他驚訝地張大了嘴巴,“你是、王、王、王爺?!”
“對,正是本王。”李晏促狹地眨眨眼,而後把門用力一推,寬袖一甩又重新背回身後,閒庭信步般走了進去,邊走還邊感嘆著,“看來本王久居長安,外間的百姓都快把本王忘記了,唉”
嘆一口氣,他又轉頭看向阿白,“狀元郎總還記得本王吧?”
這心眼兒小得,到底要把阿白把他留在長安之事記到何時?
阿白無奈微笑,“是,縱有來世,亦不敢忘。”
李晏這才點頭,略略滿意。
袁通這才回過神來,想著要趕快進去通報。然而李晏和阿白什麼速度?根本沒有給他留下通報的機會,便已進了內院。
但奇怪的是,他們一路上沒碰到一個黎府下人,正欲詢問一路小跑著跟在後頭的袁通,卻聽院落更深處,忽然傳來一道異響。
他復又站起來,舉目四望。
這裡除了被天光眷顧的這一小塊天地,其餘地方都很昏暗,阿白重新運起五感封禁大法,才終於在那昏暗中發現了另外的東西。
那是一棟破敗的小木屋,已經塌了一角,門口張羅著蜘蛛網,檐角下掛著的鈴鐺也早已失去了脆響,被厚重的灰塵覆蓋著,難以再被吹動。
因為風不再光顧這裡。
頭頂那片天空被叢生的藤蔓漸漸掩蓋,天光越來越少,也就再沒有人來過這裡。
阿白想自己大約是第一個,推開那吱呀作響的仿佛下一秒就要倒塌的木門,窺探到屋子裡的情形。屋子裡的擺設是尋常人家模樣,很簡單,阿白打開碗櫥,三隻碗從大到小依次疊著,昭示著這個避世而居的家裡究竟有幾個人。
一家三口?
阿白忽地想起外面的墳冢,那墳冢里又埋著幾個人?看這三隻碗,其中的孩子必定還小,難道他們都死了嗎?如果都死了,又是誰幫他們下的葬?
關鍵是,這個木屋裡,沒有任何能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
他們到底是什麼身份?
阿白想著想著,便陷入了沉思。待回過神來,已不知不覺在這裡過了許久。再枯坐下去也毫無意義,阿白又做不出隨意挖墳的舉動,於是便決定先回去細查。
可他剛運起輕功,躍出那洞口,一隻手忽然伸過來,扶住了他前傾的身體。他警覺地反擊,然而那撲面而來的熟悉感,讓他本能地停止了動作,任自己撲到了那人懷裡。
抬頭,“王爺?你怎麼會在這裡?”
雖是平靜克制的語氣,可李晏還是從中聽出了驚喜。
他擁住好久未見的人,把頭埋在他頸窩裡,天地間仿佛都是他心愛的俠探的氣息,讓他心生雀躍。
“王爺?”阿白反手抱住他的背,語氣帶著無奈,嘴角卻不禁上揚。其實不用問他也知曉,定是這個越活越像個頑童的攝政王殿下,耐不住寂寞又從宮裡跑了出來。
但阿白並不想訓誡他,因為這幾年來初次分別,他的心裡也甚是思念。
長久的擁抱過後,李晏放開他,復又看了一眼那洞口,道:“我狠心的狀元郎,你把我一個人拋在長安,我還以為你是來江洲遊山玩水的,怎的又上天入地來了?”
阿白摸摸鼻子,“說來話長,我們邊走邊說罷。”
路上,阿白將這些日子以來的見聞都一一說給李晏聽,李晏微蹙著眉若有所思,而不等他們走到山腳下,便瞧見阿蒙從山路小逕迎上來,“王爺,白先生,黎青不見了。”
阿蒙的臉上笑意全無,這次的事情,完全是他的失職。但其實包括阿白也沒有想到,偏要賴著的黎青,會忽然自行離開?是以他們根本沒有特意派人看管。
“有線索嗎?”阿白微微皺眉。
“我一路追蹤,有人說曾瞧見他一路往城東去了。”
“城東?”阿白記得,黎府就在城東。
阿蒙點頭,顯然他也想到了這個,“我已派人去黎府證實,因此事奇怪,所以先來此稟報。”
阿白與李晏對視一眼,當即趕回城內。
而待他們剛踏進白府,一早便等著的下屬抱拳稟報,“黎青確實回了黎府。”
“可是光明正大走進去的?”李晏問。
“是,王爺。”
這便奇怪了,先前的黎青明明死活不肯回家,為何忽然又改了主意?
“即然不解,不妨去看一看。”李晏說著,拿著摺扇的手背在身後,說走就走。
阿白莞爾,舉步跟上。
片刻後,城東黎府。
又恢復了彌勒佛模樣的阿蒙上前敲門,前來開門的正是那位管事袁通,他本就要奉命出門,誰知門一打開,就看見那個笑面虎一般的野蠻隨從,登時氣不打一出來,反手就想關門。
然而一隻從大紅寬袖裡伸出來的手,卻牢牢地抵住了朱紅大門。那手的主人長著一雙狹長鳳眸,正笑盈盈地看著他,“你想關本王的門?”
很好,你已經成功地引起了本王之注意。
一大片張揚的緋紅撞入視線,袁通的大腦有一瞬地回歸了原始鴻蒙。
而後他驚訝地張大了嘴巴,“你是、王、王、王爺?!”
“對,正是本王。”李晏促狹地眨眨眼,而後把門用力一推,寬袖一甩又重新背回身後,閒庭信步般走了進去,邊走還邊感嘆著,“看來本王久居長安,外間的百姓都快把本王忘記了,唉”
嘆一口氣,他又轉頭看向阿白,“狀元郎總還記得本王吧?”
這心眼兒小得,到底要把阿白把他留在長安之事記到何時?
阿白無奈微笑,“是,縱有來世,亦不敢忘。”
李晏這才點頭,略略滿意。
袁通這才回過神來,想著要趕快進去通報。然而李晏和阿白什麼速度?根本沒有給他留下通報的機會,便已進了內院。
但奇怪的是,他們一路上沒碰到一個黎府下人,正欲詢問一路小跑著跟在後頭的袁通,卻聽院落更深處,忽然傳來一道異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