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毛:

  想留下這三樣東西給妳,希望妳能偷偷藏起來。

  一直未能游完的泳票。不可以忘記是誰教妳換氣,叫妳小海龜。

  一根耳杷,掏盡多少溫柔陪伴,我會一直記得,妳喜歡挖上面。

  最後,是我在交大的學生證。

  那是好多時光的相互取暖,它買過幾十張交大中正堂的電影票,

  進過圖書館與計中上千次,在竹北的電影院也買過好多學生票。

  那是妳我的共同地圖,不是我一個人的世界。

  不是我一個人的世界,一直都不是我一個人的世界。

  曾經重要的東西,我一個也不會忘記,

  每當我抱住昨晚的枕頭,閉上眼睛,

  妳的味道,妳的胖,妳的可愛歡笑,

  都會在我夢裡出現。

  我很愛妳。

  當妳開始淡忘我們之間的記憶,只要還記得這一點就夠了。

  公公

  永遠都在新竹客運後用力揮手的窮小子

  9.

  2004.12.21 上

  我開始體會吳淡如當初寫那一本《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之後,被家人賭爛的無奈心情,雖然我根本沒看過,而兩者的情況也不會相同。

  當你認為家人必須內疚的時候,家人未必會想將這些內疚攤在別人面前。今天媽淌著眼淚的一句「爸都說我寵壞了他,但這間店畢竟是我們的生命」,讓我收起很多可能多餘的字。

  想想也是,並沒有必要苛責太多,但不是因為即使苛責也無法改變所有的已發生。而是媽天性的釋懷。

  刻板印象里,日本人是全世界最大男人主義的已開發國家。陪著媽在醫院看一本抗癌成功的經驗書《從病危到跑馬拉松》中的第六十五頁,作者簡述作家石川達三所著的《幸福的界限》故事大意,讓我很有感觸。

  故事由三個女人構成。

  母親一輩子操持家務,含辛茹苦撫養兩個女兒長大,大女兒早早嫁人,過著跟母親如出一轍的辛勞生活,服侍丈夫與兒子,而二女兒並不願意重複她眼中母親的人生,還稱之為地獄。二女兒於是一個人搬出去,不結婚,光談戀愛,輕鬆寫意。母親起初很不能諒解二女兒的離經叛道,但後來卻愛上與二女兒同住的生活,於是每天服侍完丈夫,母親便咚咚咚跑去二女兒那裡過夜。

  而大女兒離婚了。

  母親本以為大女兒會過一些屬於自己的生活,然而大女兒卻急著攜子改嫁,又投身下一個學名為「家」的地獄。更驚訝的是,二女兒不只談戀愛了,還想結婚,對象是個中年劇作家。

  「因為我想幫他打理食衣住行,看著他專心寫劇本的樣子,實在是太幸福了。」二女兒說,完全悖離她之前所批評的婚姻生活。

  二女兒解釋,繞了一大圈她才發現,原來女人的天堂就在人間地獄裡,不進入地獄,就無法建立自己的天堂。

  於是媽也想通了,回到丈夫旁邊,一個名為「主婦」的位置,過著作者所謂「無薪酬、附帶性生活的女傭生活」。

  真傷感,我不想批評這個石川先生貫徹此故事的精神,因為我很不忍。我也很希望這樣的生活真的有意義到不行,但即使如此,還是不適合發生在我身邊。

  爸曾經在吃飯時跟我說,將來選老婆就要選像媽這樣,一切都以男人為主的典範,爸說:「畢竟這還是個以男人為主的社會。」奶奶也曾語重心長跟我說:「你媽媽這種媳婦,才是全心為家庭,顧厝顧夫顧子的好太太。」但我聽了真的很不以為然,這不以為然跟我認同女性主義意識沒有關係。

  一個人對你付出太多,你卻只能用百分之一回報時,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將沈澱成悲傷的內疚。回報不了,就會很痛苦。

  兩性平等的愛,比較舒坦。

  會主動要求的愛,比較不偉大,但也比較讓人舒坦。

  有次在看談話性節目「新聞挖挖哇」,于美人在跟鄭宏儀討論子女教養的問題。

  于美人說,她會訓練兒子「如何愛媽媽」,而不是一個傻勁的付出。

  例如跟兒子去看電影時,她會跟身邊的兒子討爆米花吃,兒子也挑了個給她。

  「這顆爆米花是裡面最好吃的嗎?」于美人問。

  年幼的兒子天真地搖搖頭。

  「那不行喔,你不是很愛媽媽嗎?所以是不是應該把最好吃的給媽媽吃?」于美人「暗示」得很清楚。

  於是年幼的兒子點點頭,仔細挑了個他認為最好吃的爆米花給于美人。

  以前,毛毛狗也常常巴在旁邊,用很可愛的語氣說:「公,你要很疼我喔。」

  我抓抓頭,一副恍然大悟:「啊?還不夠疼嗎?我名字里有個騰,就是很疼的意思捏!」

  「不夠疼,公公不夠疼毛毛。」毛說,繼續討愛。

  愛相互回饋,平衡些,這樣很好。

  2004/12/21 下

  於是我又想起我人生中最具影響力的一件事,每次我想起那串畫面,就會近乎崩潰,但有時我描述給別人聽,大都得到「啊?這樣也能很感動?」的反應。

  是啊,有些內心的澎湃情感很難傳達,即使是個擅長文字魔術的小說家。

  大約是我國小六年級的某一天假日午後,爸不在,媽不想煮飯,三個兄弟不知道要吃些什麼好,三兄弟圍著媽苦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