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我好坑喲|?ω?`)
第四卷雪繁鶯不識第四十六章
小年搭了一艘船南下,船上許多年後趕工的行人,面上還帶著年節的喜意。她伶仃地混在其中,面容冷漠,在一眾面上歡喜的人中顯得分外扎眼。
只不過她又扮成了男裝,抱了把劍,一副不好惹的模樣,倒也沒人敢搭理她。
她冷著臉,卻是在發呆。從秦妤那裡出來,她便往南走了。這一回她只心痛了一瞬——彌生竟然開花了——她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
她不知道彌生也是會開花的。她更不知道他的生長為何不按她知曉的狀況來。他竟然開花了,她總覺得有些惶恐。
因為除了花開,彌生依舊沒有反應。他甚至不再告訴她方向,是她自己有所感往南而來。
她做的到底對不對?她猶豫過,不知道該不該繼續。但是,她又能做什麼呢。到最後還是出發了。或許,答案已經離她不遠了。
冬日裡乘船並不是什麼樂事。南境北部的冬日也會下雪,天氣是很冷的。便是不下雪的時候,因為水多,透著股濕冷,陰陰地似乎要往人骨子裡鑽。
想去真正暖和的地方還要往南走。南境有條媯水,媯水以南的天氣,說是四季如春也不為過。
小年如今便是行走在媯水以北的支流上,一路不停直到渡江。她靠在船壁之上,閉上眼靜靜聽著水流的聲音。
不知道四季如春的地方會是什麼模樣,她總覺得自己已經太久太久不曾見過春天了。
一路走來,大小碼頭無數,船家走著走著便要停下,為著有客上下,也為著補充物資。
小年也不再窩在船里,她會時不時到甲板上走走看看。兩岸那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秀致建築,來往的各色船隻,還有南境人軟儂儂的方言與船家嘹亮的稿子,都是很有意思的。
她開始不動聲色地跟人學南境的官話,只可惜不等她學好,她的目標出現了。
即將渡江的時候,船要停在吳州城一夜,小年便隨著眾人上岸長見識。吳州身處要地,極為繁華。小年看著這與她先前所見截然不同的風物,很有些興趣。
媯水是條很神奇的江,以南四季如春,以北四季分明。吳州就在媯水之畔,位置已然近南。只可惜它在媯水北,氣候便不夠溫暖。
不過,不夠暖也有不夠暖的好。南境身嬌肉貴的士族們好慕風雅,卻受不住太過寒冷的天氣,便折衷選擇吳州來賞雪。
有雪怎麼能少得了梅花,吳州城裡遍植梅樹。待到梅開時,滿城清冽梅香,很是動人。
只可惜,這樣的好景致卻被人嗤之以鼻。有人覺得這俗不可耐,便是梅花也沾染了俗氣。而落在這俗地的雪也不乾淨,沒什麼好看的。
沒人反駁他,這個字中戴雪的男人,可是真高士。
他這一生怕是也不會踏足吳州吧。
小年自然是不曉得這一通南境逸事,她瞧中了路邊的一隻簪子,是個藤纏樹的花樣。
她買下了正邊走邊把玩著,突然心有所感,抬頭一看,一架青布牛車從她身側不急不緩地走了過去。
在吳州的街道上,那車並不起眼,除了小年沒人盯著看。小年忍不住邁步跟上。那車的帘子似乎被固定住了,都安安穩穩待在原地。她無法看到車中的人,不過心中已能斷定那裡面有自己要找的人。
趕車的是個把式很好的老僕,拉車的是個步伐穩健的壯年牛。小年仔細看了看,這車架雖不起眼,卻不簡單。一路之上除了牛蹄落地與車輪滾動的聲響,再沒發出旁的聲音。這可不是普通車馬能做到的。而車架所用的木料與那簾幔所用的布料,她不能上前摸一摸,但是怕也不是凡品。
再想想自己遇到的三個男人也都不普通,剩下的這個,莫不是南境的士族?
小年這般想著,見牛車在一戶很是清靜的院子前停下。而她不知不覺跟著走到這裡,四下一看沒什麼躲藏的地方,只好退得遠了些。等再探身看去時,牛車被趕走了,往門裡瞧也只能看到一道瘦高的身影,幾步便繞過了影壁。
就是他了吧?小年手中不知何時出了些汗,將沒來得及收起的簪子攥得濕漉漉的。她拉著袖子將它擦乾淨,然後插在了頭上。那趕車的老奴則從院子裡轉出來將門關上了。
房子落在清靜之地,看外觀就不俗,不管是買是賃是打理,怕是都支出不菲。小年覺得這對得上她一句聽到的關於南境士族的說法。
只是大門半天才關,還是那趕車的老僕來關的。他身邊只跟著一個僕人麼?
小年忍不住胡思亂想,只是想這麼多不如入內一探。只不過她翻牆入內,將將落地就被嚇了一跳,她忍不住緊緊貼住牆。
只聽不遠處傳來一道好聽的男音,“還是沒有人上門麼?”
回答的聲音蒼老,應當是那老僕,“回公子,門口未見投帖。”頓了頓,“公子不該如此,若是被人知道了,有礙公子名譽啊。”
“怕什麼?”那人似乎笑了笑。
“公子,公子怎麼能與煙花女子有交集呢?”那老僕唉聲嘆氣,那公子卻沒再出聲已經走了,那老僕不久也離開了。
小年記下了他們的話,聽著腳步聲遠了,便摸著一排之中正中的屋子進去了。只一進門她就嚇了一跳,屋裡竟然掛滿了畫像——
畫上是一道女子的背影,娉娉婷婷地行走著,沒有半分回頭的意思,透著幾分絕決與絕情的意思。而這畫倒是纏綿,有挽留有哀怨有悲傷。小年竟被帶到了畫境之中。
她猛地驚醒,甩了甩頭讓自己儘快拜託那些不屬於自家的情緒。她有心去這一排其他屋子看看,畫上的落款卻一下子入了眼:郢都顧雪繁。
第四十七章
郢都,顧雪繁。
她沒有猜錯的話,他怕是來自南境的大族顧氏。看這園裡的景致陳設,這屋中物事布置,樣樣精巧。他的出身可不會寒酸到只用一個僕人。
這位出身名門的貴公子這麼低調是為了什麼?怕被人知道他和煙花女子混在一起?
小年搖搖頭,她這一路也聽到些消息,說這南境的煙花行當興盛得緊,不管是臨街的樓館深巷的私院子都多得很。無他,正是因為這南境的士族們以紅顏數目作為風流的評判的標準。他們何曾以此為恥過?小年覺得那老僕所言有些可笑,他這公子怕不是個他人眼裡的怪胎吧?
不過,管他是什麼人。他要找煙花女子這一樁事給了她接近的機會便是。
可是她想到那二人言談之中提到的投帖,她卻是沒有的。這投帖是那些受追捧的紅娘子們才配有的東西,她都不是那行當的人又哪裡有呢?
這東西正經得不到,她只能去找人“借”一張用用了。
臨近傍晚,各家花樓準備著開門迎客。小年尋了家最氣派的從屋頂而入,找著最有可能是紅娘子的姑娘的房間。她從樓層最高處開始找起,倒是一找一個準——那屋內有個小丫頭嘰嘰喳喳歡歡喜喜地恭賀著她家姑娘,“姑娘可真厲害,聽說尋常美人都入不得王公子的眼,更別說得一幅王公子的畫像。姑娘卻能陪王公子飲酒還能讓王公子畫出這麼好看的像。環環早說姑娘是難得的美人,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嘛!”
第四卷雪繁鶯不識第四十六章
小年搭了一艘船南下,船上許多年後趕工的行人,面上還帶著年節的喜意。她伶仃地混在其中,面容冷漠,在一眾面上歡喜的人中顯得分外扎眼。
只不過她又扮成了男裝,抱了把劍,一副不好惹的模樣,倒也沒人敢搭理她。
她冷著臉,卻是在發呆。從秦妤那裡出來,她便往南走了。這一回她只心痛了一瞬——彌生竟然開花了——她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
她不知道彌生也是會開花的。她更不知道他的生長為何不按她知曉的狀況來。他竟然開花了,她總覺得有些惶恐。
因為除了花開,彌生依舊沒有反應。他甚至不再告訴她方向,是她自己有所感往南而來。
她做的到底對不對?她猶豫過,不知道該不該繼續。但是,她又能做什麼呢。到最後還是出發了。或許,答案已經離她不遠了。
冬日裡乘船並不是什麼樂事。南境北部的冬日也會下雪,天氣是很冷的。便是不下雪的時候,因為水多,透著股濕冷,陰陰地似乎要往人骨子裡鑽。
想去真正暖和的地方還要往南走。南境有條媯水,媯水以南的天氣,說是四季如春也不為過。
小年如今便是行走在媯水以北的支流上,一路不停直到渡江。她靠在船壁之上,閉上眼靜靜聽著水流的聲音。
不知道四季如春的地方會是什麼模樣,她總覺得自己已經太久太久不曾見過春天了。
一路走來,大小碼頭無數,船家走著走著便要停下,為著有客上下,也為著補充物資。
小年也不再窩在船里,她會時不時到甲板上走走看看。兩岸那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秀致建築,來往的各色船隻,還有南境人軟儂儂的方言與船家嘹亮的稿子,都是很有意思的。
她開始不動聲色地跟人學南境的官話,只可惜不等她學好,她的目標出現了。
即將渡江的時候,船要停在吳州城一夜,小年便隨著眾人上岸長見識。吳州身處要地,極為繁華。小年看著這與她先前所見截然不同的風物,很有些興趣。
媯水是條很神奇的江,以南四季如春,以北四季分明。吳州就在媯水之畔,位置已然近南。只可惜它在媯水北,氣候便不夠溫暖。
不過,不夠暖也有不夠暖的好。南境身嬌肉貴的士族們好慕風雅,卻受不住太過寒冷的天氣,便折衷選擇吳州來賞雪。
有雪怎麼能少得了梅花,吳州城裡遍植梅樹。待到梅開時,滿城清冽梅香,很是動人。
只可惜,這樣的好景致卻被人嗤之以鼻。有人覺得這俗不可耐,便是梅花也沾染了俗氣。而落在這俗地的雪也不乾淨,沒什麼好看的。
沒人反駁他,這個字中戴雪的男人,可是真高士。
他這一生怕是也不會踏足吳州吧。
小年自然是不曉得這一通南境逸事,她瞧中了路邊的一隻簪子,是個藤纏樹的花樣。
她買下了正邊走邊把玩著,突然心有所感,抬頭一看,一架青布牛車從她身側不急不緩地走了過去。
在吳州的街道上,那車並不起眼,除了小年沒人盯著看。小年忍不住邁步跟上。那車的帘子似乎被固定住了,都安安穩穩待在原地。她無法看到車中的人,不過心中已能斷定那裡面有自己要找的人。
趕車的是個把式很好的老僕,拉車的是個步伐穩健的壯年牛。小年仔細看了看,這車架雖不起眼,卻不簡單。一路之上除了牛蹄落地與車輪滾動的聲響,再沒發出旁的聲音。這可不是普通車馬能做到的。而車架所用的木料與那簾幔所用的布料,她不能上前摸一摸,但是怕也不是凡品。
再想想自己遇到的三個男人也都不普通,剩下的這個,莫不是南境的士族?
小年這般想著,見牛車在一戶很是清靜的院子前停下。而她不知不覺跟著走到這裡,四下一看沒什麼躲藏的地方,只好退得遠了些。等再探身看去時,牛車被趕走了,往門裡瞧也只能看到一道瘦高的身影,幾步便繞過了影壁。
就是他了吧?小年手中不知何時出了些汗,將沒來得及收起的簪子攥得濕漉漉的。她拉著袖子將它擦乾淨,然後插在了頭上。那趕車的老奴則從院子裡轉出來將門關上了。
房子落在清靜之地,看外觀就不俗,不管是買是賃是打理,怕是都支出不菲。小年覺得這對得上她一句聽到的關於南境士族的說法。
只是大門半天才關,還是那趕車的老僕來關的。他身邊只跟著一個僕人麼?
小年忍不住胡思亂想,只是想這麼多不如入內一探。只不過她翻牆入內,將將落地就被嚇了一跳,她忍不住緊緊貼住牆。
只聽不遠處傳來一道好聽的男音,“還是沒有人上門麼?”
回答的聲音蒼老,應當是那老僕,“回公子,門口未見投帖。”頓了頓,“公子不該如此,若是被人知道了,有礙公子名譽啊。”
“怕什麼?”那人似乎笑了笑。
“公子,公子怎麼能與煙花女子有交集呢?”那老僕唉聲嘆氣,那公子卻沒再出聲已經走了,那老僕不久也離開了。
小年記下了他們的話,聽著腳步聲遠了,便摸著一排之中正中的屋子進去了。只一進門她就嚇了一跳,屋裡竟然掛滿了畫像——
畫上是一道女子的背影,娉娉婷婷地行走著,沒有半分回頭的意思,透著幾分絕決與絕情的意思。而這畫倒是纏綿,有挽留有哀怨有悲傷。小年竟被帶到了畫境之中。
她猛地驚醒,甩了甩頭讓自己儘快拜託那些不屬於自家的情緒。她有心去這一排其他屋子看看,畫上的落款卻一下子入了眼:郢都顧雪繁。
第四十七章
郢都,顧雪繁。
她沒有猜錯的話,他怕是來自南境的大族顧氏。看這園裡的景致陳設,這屋中物事布置,樣樣精巧。他的出身可不會寒酸到只用一個僕人。
這位出身名門的貴公子這麼低調是為了什麼?怕被人知道他和煙花女子混在一起?
小年搖搖頭,她這一路也聽到些消息,說這南境的煙花行當興盛得緊,不管是臨街的樓館深巷的私院子都多得很。無他,正是因為這南境的士族們以紅顏數目作為風流的評判的標準。他們何曾以此為恥過?小年覺得那老僕所言有些可笑,他這公子怕不是個他人眼裡的怪胎吧?
不過,管他是什麼人。他要找煙花女子這一樁事給了她接近的機會便是。
可是她想到那二人言談之中提到的投帖,她卻是沒有的。這投帖是那些受追捧的紅娘子們才配有的東西,她都不是那行當的人又哪裡有呢?
這東西正經得不到,她只能去找人“借”一張用用了。
臨近傍晚,各家花樓準備著開門迎客。小年尋了家最氣派的從屋頂而入,找著最有可能是紅娘子的姑娘的房間。她從樓層最高處開始找起,倒是一找一個準——那屋內有個小丫頭嘰嘰喳喳歡歡喜喜地恭賀著她家姑娘,“姑娘可真厲害,聽說尋常美人都入不得王公子的眼,更別說得一幅王公子的畫像。姑娘卻能陪王公子飲酒還能讓王公子畫出這麼好看的像。環環早說姑娘是難得的美人,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