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夫人壓下心裡的怒火,打掉丈夫的手,兩人側耳聽屋外沒有動靜,張大人才鬆了口氣,順著坐到張夫人身邊。

  他神情沮喪,“夫人啊,我知你心裡有氣,也怪我,只是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女兒現在已經被送進了庵里,還好王爺里有我安排的人回來及時報了信,不然女兒怕現在早就剃度了,沒有一點挽回的餘地了,現在你我馬上進宮,你去求太后,我去找皇上,家庵那邊也不能攔著太久,萬一王府里的人得了信,怕就挺不住了。”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王爺顏面上讓他三分,太后也恩威兼併,卻忘記了府里那個小福晉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是什麼都敢做啊。

  張夫人點頭,“我知道了,太后那邊你放心,只是皇上那邊怕不那麼容易。”

  張大人冷哼一聲,“之前是王爺沒有回來,現在是王爺回來,司徒家的女兒又弄出這事,王爺當然要給我們一個交代,何況你不要忘記了,當年太師為什麼會放下手裡的權利。”

  當年司徒家的女兒在新婚夜上吊自然,實際上是皇上做的決定,想藉機削了太師的權利,只是這事交給了他與李夫人,畢竟他們兩家的女兒都在王府里。

  不過皇上吩咐只弄個新婚夜捉jian就行,這樣也能牽怒到太師身上,最後改為吊死司徒家的女兒,無非也是他們有私心。

  這人死了,也就沒有機會翻身了,女兒們上面沒有人,在王府時過的也自在些。

  哪裡想沒吊死,救下來後竟然還有口活氣,到是也將皇上交代的事情辦妥了,雖然皇上聽他們要害一條生命時很是震怒,卻因沒有釀成人命,也沒有怪罪。

  這件事情,雖然沒有和富察明瑞說過,不過相信富察明瑞還是知道的,只是選擇了沉默。這婚事是太后安排的,他當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雖然他們不知道太后和太師是何交情,能將一個庶女指給王爺,但是庶女的身份,也算讓富察明瑞失了顏面,他選擇沉默也算再正常不過。

  只是太后對司徒家女兒的態度,也讓他現在不得不認為太后也是在幫皇上,才這般做的。

  “夫君,妾身說句不中聽的,都說知道越多死的也越快,你和李剛辦的這事實際上也是拿著皇上的軟肋,皇上那是什麼人,豈容威脅他。所以這次夫君去求皇上,莫不要在暗下用這事向皇上求情,妾身看皇上如此對李氏一族,怕也是因為這事。”

  張夫人的提醒,張大人的臉色也凝重起來,這層道理他不是不懂,只是沒有去在意,現在想想不由得起了一身冷汗。

  君心難測,伴君如伴虎啊。

  不敢馬虎,張大人和妻子馬上起身進宮,一路上兩人沒有在說話,有些東西不用說心裡也明白的很,而張大人也沒有了之前的輕鬆,想到李氏一族,他突然間想,若想自己全身而退,要不要現在就辭官引退?

  進了宮,張夫人就直奔太后那裡去了,她提起了自己的夫君莫不要拿事情要挾皇上開口,自己當然也不會這般做,只想著一會要用情去求恩。

  太后的皇后正在聊天,兩人他正討論李氏一族的事情,聽外面報張夫人來了,太后一愣,到是皇后仍舊一臉的波瀾驚。

  張夫人進來後,並沒有馬上求太后,而是和太后借著聊天,待看太后高興了,這才直直跪下去,沒有開口說便淚先落了下來。

  皇后的眉角沒有人發現的挑動了一下,還有眼裡閃過的嘲諷笑意,自從知道看上與司徒如顏一起用過飯後,她便對司徒如顏上了心,王府里發生的事情,自然她也是知道的,她也猜到張夫人會來求太后,這才到太后這裡來。

  路上,張夫人早就想好了說辭,見太后開口詢問,又一副為難的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皇后,太后恍然大悟,想到她這是想要和自己單獨談一談。

  因而才對皇后道,“梅婷,宮中的事繁忙,今兒你就先回去吧。”

  皇后起來福了身子,“兒臣就先回去了。”

  走下來時,皇后梅婷與張夫人視線正好對上,見她鬆了口氣的樣子,面上朝她笑了笑,心下卻一片陰冷,果然,不得皇上寵愛,在貴為皇后也沒用,不還是讓人不放在眼裡……

  張夫人是聽說皇后不得皇上寵的,現在連房都不進,見皇后還一副賢淑的樣子,自認為她是個好性子,也沒有在乎她的態度。

  “可是明瑞的院子又出事了?”皇后一走,太后就直接問出口,深黑的眸子定定的看著張夫人。

  張夫人一聽太后提到自己的女兒,淚又流了下來,“太后,您老人家快救救波兒吧,不然她這一生就要與青燈作伴了。”

  太后笑道:“原來是又與那司徒家的丫頭鬧上了,我到以為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讓你慌張成這個樣子,快起來吧,你年歲也不小了,莫讓人笑話了去。”

  太后明顯鬆了一口氣,至於為什麼鬆氣張夫人卻不得知了。

  而太后也根本沒有往心裡去,畢竟王府內院的事情,還是要由明瑞自己做主的,他們這些外人總跟著摻和,總會讓外人笑話。

  李剛一事,其實太后心裡也明白,明宏能摻和進去,無非是李剛因暗下幫助明宏辦了事,現在腰板越發的硬氣起來,不過是一個奴才,到威脅到主子頭上了,明宏這樣做也算是輕的了,若換成她,定讓李氏九族都掉了腦袋。

  何況鬧了這麼大一件事情,她也相信王府里會安靜幾天,等明瑞回來,一切就好辦了。

  是休是罰,就看他自己的,這個她也不會在多過問。

  可見太后此時還不知道富察明瑞回京的事情。

  太后能坐得住,張夫人卻等不著了,“太后,司徒家的已經把波兒送到家庵那邊去了,您平時就疼她,就救救波兒吧,何況司徒家的這樣鬧,丟她自己的顏面也就算了,可她畢竟嫁入的是王府,是皇家的兒媳婦,男人三妻四妾在正常不過,何況是王爺,在說波兒是您指的婚,福晉這樣不也在打您的臉嗎?”

  在李氏一族的事情,太后沒有責問皇上,張夫人當然聰明的明白自己家也沒有那個面子能讓太后插手兒子的家務事,可換個說法,就為太后自己的面子,太后這件事也是該管的。

  太后愕然。

  前句又送進家庵也沒有讓她提起精神,可琢磨著張夫人後面的話,細分析下不單單是只有幾分道理了,皇家顏面重要,這樣的嫉婦,豈不是正丟皇家的面子。

  看著太后臉上沉色和思忖的神情,張夫人不由得鬆了口氣。

  女兒這回是有救了。

  太后也並會被人牽著鼻子走的人,不由奇道,“波兒這幾年管著王府,怎麼會被福晉送進家庵?司徒家的那丫頭哀家倒是了解幾分,不是個不講道理的人。”

  並不是太后幫著如顏說話,倒是覺得就這樣聽了張夫人的話,然後震怒,豈不是得自己腦子糊塗了,要經過別人指點才知道事情怎麼做。

  張夫人腦子一轉,馬上附和道,“太后說的對,只是這人總有一時兩時糊塗的時候,波兒雖然平日守著規矩,這陣子發生這麼多事情,怕也是性子變得煩躁,這才與福晉吵了幾句……縱有不對,可打可罰,也不能送進家庵啊,那樣個花的年紀,我這個做娘的怪她不懂禮數,太后卻還要心疼她幾分呢。”

  以退為進,又抬了太后,讓太后臉色好了許多,點點頭,“是啊,賜婚那天,波兒還在宮裡陪哀家幾日呢……”

  “太后,”張夫人見太后還要回憶下去,不得急著打斷她的話,“波兒現在在家庵,在不派人過去,待剃了度,一切就晚了。”

  太后命身邊的喜福叫人去辦,又派人去王府里請福晉進宮。

  張夫人提著的一顆心終於是放了下來,也顧不得失禮,身子一側由跪改成坐在地上。

  王府里,如顏辦了張淑波,想到府里的侍妾終於全沒有了,不由得笑起來。

  富察明瑞啊,我到要看看你怎麼辦……

  她到是真的好期待呢。

  而富察明瑞不讓人通報進來時,正看見她眉眼帶笑的一個人躺在床上,想到回到府,就能看到她等待自己也是這樣一番模樣,富察明瑞不由得有些期待。

  “什麼事讓你一個人在這裡偷偷的笑?”說話間,身子也坐到床上。

  如顏不由皺眉,“爺回來怎麼沒有人通報,看來府里奴才的皮子也緊了。”

  神情間故意加了幾分狠勁,如顏心裡暗罵,三春都是到哪裡去了?怎麼兩回都沒有人給個動靜,下次得提醒她們一下。

  說話間,身子也坐了起來。

  富察明瑞手一伸,快又不失溫柔的扶著她起來,“慢點,總是這樣莽莽撞撞的,奴才又不能跑了,什麼時候想教訓,不還是由著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