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霍將軍說也接我進府住?那自然是極好的!阿姐得如意郎君,我也不用和阿姐分開,屆時阿姐生兒育女,我還能一起照顧。”

  “太好了!阿姐,你聽我說,良人錯過再難覓,你萬萬不要輕忽拒絕!”

  ……

  “良人錯過再難覓麼?”

  樊氏喃喃道,想起霍望,她捂著心跳加快的左胸口,披了衣裳,踏著晨霧來到大雄寶殿,跪下虔誠叩首。

  “信女樊氏,求佛祖指引。”

  她搖著簽筒,一根細細的竹籤“啪”的掉落。

  “幾年空座莫人招,今日新花上嫩條,千里有緣千里會,他鄉異域也相交。”

  解簽的老和尚慈眉善目,將簽文交到她手裡,“女施主,這是上上籤,女施主所求姻緣,正當合時。”

  “正當合時。”

  這一瞬,樊氏被巨大的喜意淹沒,她緊緊捏著簽文,落下了兩行淚水。

  作者有話要說:  這時期的貞操觀念還是很淡薄的,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蔡文姬,她當了寡婦後被匈奴擄走,生了兩兒子又被贖回,依然不影響再婚。

  第112章 彭 澈

  鹽濟, 青州瀕臨海邊的一座小城。

  城南是小富人家聚集地,一大早,貨行的夥計推著板車經過,往一巷子最末的一戶人家送了七八個樟木大箱子。

  “咦?”

  坐在巷口的聊天的其中一個婦人奇道:“那家人要搬走了嗎?去年才來的呀!”

  另一個婦人撇撇嘴:“搬走了才好,一天到晚吵吵嚷嚷的,我家崽兒午覺都睡不好。”

  “對!”

  第三個婦人停下手裡正繡的帕子,笑道:“我們今年可是交上了大好運, 咱青州換了新主, 霍侯頒布了好些新政令, 如今行商的種田的,口賦算賦都輕了許多,聽說以後徭役還要減些呢。”

  這時間點,原來是霍珩剛攻下青州,頒下政令與民休養的時候。

  對於這些平頭百姓來說, 有一個明主,那真是叨天之幸。當然, 如果連隔壁那戶不消停的人家也搬走了,也就雙喜臨門。

  說起隔壁那戶人家, 也是惹人側目。

  囊內應當豐厚的,因為足有健壯僕役五六人,一個二十多的年輕男子, 帶著一個寡母和已及笄的妹子搬來的。

  男的丰神俊朗, 女的相貌柔美,即使是那年紀不小的寡母, 也風韻猶存。

  海邊風野,且這小地方,哪裡見過這般品貌的人?因此即便這一家三個主人甚少出門,也立即成為左近鄰居矚目的焦點。

  這麼一關注,就發現這家人很有些怪異之處了。

  你說吧,二十多歲一個男子,長得這般好,也有家資,怎地不聘房媳婦回家呢?

  當兄長的不娶也就算了,那妹妹也不嫁。開始媒人上門說親,那許家推了還以為是不合意或者矜持。誰知大半年過去,才發現人家似乎真不打算嫁娶。

  “不能吧?不是聽說那許家女郎,已經和虞家的三公子看對了眼麼?”

  許家那小娘子相貌極好,上巳節去郊外踏青,被本城第一大戶虞家的三公子看中,展開熱烈追求,不是說進展頗佳嗎?

  繡花的婦人擺擺手:“許家小娘子願意的,只是她兄長不答應,吵了有兩個月了。”

  她家就在許家隔壁,隱隱約約總能聽見些,湊著湊著,差不多能還原真相了。

  “那許家郎君要搬走,怕不是為了這事?”

  “不會吧?”

  眾人面面相覬,虞三公子都看不上,這是想把妹子嫁給誰?

  ……

  彭澈並不想將妹子嫁給誰,他只想儘快搬離此地。

  “馮叔,辛苦你們了,咱們的行裝要快些收拾出來,越早上路越好。”

  青州,已經落入霍珩之手,不安全了。

  這鹽濟城南的許家,住的正是彭家一家三口。

  彭澈雖極仇恨陳佩,但不得不說,他能和母妹活到今天,全賴當初人家的信口諾言。

  陳佩當初說三日後再派人追殺,那就真是三日;說只追殺半個月,那就真半個月,一天也沒多。

  彭澈幾經艱險,居然真撐過了這半個月,和馮央等人匯合。

  當初他離開晉陽時,抱著未必能生還的準備,執意要遣散了身邊僅剩的十來個心腹,以免再牽連他們。

  大部分都被勸退了,僅剩馮央叔侄等六人,死活不願意走,這才安排他們帶了金銀細軟,在指定地點等待。

  就是因為這些忠僕,彭氏三人的後續生活才沒有太狼狽,雖只能隱姓埋名,但好歹衣食不缺。

  彭澈經歷一番艱險,好歹求仁得仁了。本來,他應該活得還算順心,可惜事實上並非如此。

  他捨棄一切背叛姑母,拼了命,才救出來的親妹彭貞,因為幾年囚禁,性情大變,變得執拗易怒,讓他費盡了心傷透了神。

  “阿兄,我不走!”

  說曹操曹操到,彭貞風一般衝進來,怒道:“我不走,要走就你們走!”

  十六歲正是花一般的年紀,養了大半年,她的消瘦蠟黃盡數褪去,膚色如玉光潔,容顏俏麗。她已被情郎勾走了一顆心,如何能輕易割捨?

  “不走也得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