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如果是以前,程小白聽見這個早就開啟了吐槽刷屏模式。可是現在,他只覺得一塊大石壓在心中,半個字都說不出來。
「這十年,我吞併四國,南征蠻夷,東伐突厥,北討匈奴。安天下,定四海,終至萬民來賀,八方歸一。可卻不如與你站在城頭遠望山河,謀劃明日戰事行軍,聽到八百里捷報覺得快樂,我這麼說,你能明白麼?」
「……」
「許璟他說走就走倒是自在,就算他不走,金堆城裡也總有人在等他。」
「可是我不一樣,我坐在太和殿,便要擔起天下萬民的擔子。一絲一毫的錯失,都會令黎民百姓付出代價,受後世口誅筆伐……」
「皇帝啊,才是最大的孤家寡人。」
「前輩好消息啊!你能回來了,要我現在開機器麼?!」
程小白摁斷了定位儀。
青衣公子看著帝王的眼,「不會的。」
「我回來了,不會的。」
終究還是……心軟了啊。
作者有話要說:粗長的一章~好吧齊烈番外還沒寫完~
目測還得一章~
☆、第62章 齊烈番外(六)
中秋時節,齊國歷來有迎寒、拜月、觀潮、團圓宴飲的風俗。
往年按照規矩,帝王設仲秋宴款待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取義「君臣同樂」,而後歇朝沐休五日。
齊烈登基後,這仲秋宴就只剩百官。
絲竹舞樂,皇宴佳釀雖好,可中秋月圓夜,不能一家團圓,反而要在宮中推杯換盞,還需提防著酒後大意,一句不慎召來禍端。也是有苦說不得。
今年卻不同以往,龍椅上的帝王大手一揮取消了御宴。省了御膳房,內務府一眾麻煩,宮人面上不敢說,心裡也暗自高興。早朝時,朝野上下得知消息,老持承重的諫官裝模做樣的勸了幾句「祖宗規矩不可廢」,也歡天喜地回家抱孫子去了。
華宴再盛大,哪裡比得上家中暖燈溫酒的歡笑?
xxxxxxxx喲,再看我也不是單蠢分割線xxxxxxx雙馬並驅的車架行駛在寬闊的官道上,車輪轔轔,四角銀質的鈴鐺在風中清脆作響。
車中甚是寬闊,雕花桌几上置著茶盞點心,下到一半的棋局被隨意擱置,軟榻上鋪著厚厚的雪狐皮毛,蓬鬆柔軟,直要將人陷進去。
青衣公子倚著身後的軟枕翻著一卷泛黃的遊記,馬車雖快,卻絲毫不顯顛簸。
他身旁端坐的玄衣男子,也持著一卷書,目光卻落在身邊人的側顏,嘴角勾起淡淡笑意。
駕車的侍者滿面喜意洋洋,忽而半起身子望了望,又撩起車簾稟道,「主子,先生,還有十里就到泗水河了,戌時就能入金堆城了!」
玄衣男子笑了笑,「如此甚好。」
青衣公子微微頷首算是回應。似是有些倦了,放下書冊便闔了眼假寐。
玄衣男子俯身替他整了整靠枕,讓他睡得更舒服些。
程小白閉著眼,迷迷糊糊的想起這一路。
這場所走就走的微服秋遊,歸根結底不過是那日批完摺子,正趕上飯點兒,齊烈便宣了晚膳一起吃。
酒過三巡菜過五更,程小白腦子一抽,說了幾句胡話,翻譯過來就是:你看中秋也快該到了,還放五天假呢真夠意思,可惜還有個百官御宴,哪有咱當年軍營里慶功宴熱鬧,還連個熟人都沒有……
皇帝大大當即拍腿表示,想找熟人容易啊咱不高考了說走就走。
於是安排妥當,提前放假。花好月圓夜,國民好皇帝齊世祖帶著他家偽高冷真二貨先生,私奔,啊不,私服出遊,從皇宮密道一路直出城門,與早早備好馬車行李,眼巴巴等著的忠犬侍從匯合。
沐雨同學表示御用駕車小能手,您不二的選擇。
目的地:金堆城許基友燕城主家。
路線:曲線。隨行角色:駕車忠犬一枚,心腹暗衛若干。
程小白最早就是從金堆城開始,陪齊烈南征北戰,因此這一路的風土人情,景致地勢也甚為熟悉。
只是當年戰火肆虐,百姓流離失所,自然與如今安定太平,富庶昌盛不可同日而語。
黎民百姓不在乎誰坐了江山,只在乎誰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很快程小白就發現,他們的走的並不是最近的路。
出瑮都,走西敕官道,穿逐鹿原,沿沭河而下,直抵瑨陽。
卻是最熟悉的路。
風景如昨人如舊。
龍淵山下揮旗點將,十萬大軍西出陽關;逐鹿原上以少敵多,重現百年前驚天殺陣;寧城湛城開倉放糧,不費一兵一卒;大雨磅礴夜渡沭河,火光箭雨慘烈險勝……
數不清的回憶撲面而來。
大軍凱旋,隔夜便是歡宴,篝火灼人,烈酒嗆口,歌聲頓挫嘹亮。那人喝的微醺,拉著他上了城樓。
彼時少年太子,戎裝銀甲,西風鼓起戰袍獵獵。程小白也喝了點酒,被氣氛感染得熱血翻湧。
遠望皇都,幸甚至哉,他們擊掌而笑,
「千秋霸業從這裡開始!」
「百年亂世在我們手中結束!」
而這次,他們重登點蒼山。腳下是千山萬壑,江水奔涌。對面是城頭落日,旌旗迎風。
當年前路未知的拼殺,全化成如今坐擁萬里江山的豪情。
西風呼嘯,心境暢快,青衣公子笑問,「決戰沙場與高坐廟堂,陛下更喜歡那個?」
「這十年,我吞併四國,南征蠻夷,東伐突厥,北討匈奴。安天下,定四海,終至萬民來賀,八方歸一。可卻不如與你站在城頭遠望山河,謀劃明日戰事行軍,聽到八百里捷報覺得快樂,我這麼說,你能明白麼?」
「……」
「許璟他說走就走倒是自在,就算他不走,金堆城裡也總有人在等他。」
「可是我不一樣,我坐在太和殿,便要擔起天下萬民的擔子。一絲一毫的錯失,都會令黎民百姓付出代價,受後世口誅筆伐……」
「皇帝啊,才是最大的孤家寡人。」
「前輩好消息啊!你能回來了,要我現在開機器麼?!」
程小白摁斷了定位儀。
青衣公子看著帝王的眼,「不會的。」
「我回來了,不會的。」
終究還是……心軟了啊。
作者有話要說:粗長的一章~好吧齊烈番外還沒寫完~
目測還得一章~
☆、第62章 齊烈番外(六)
中秋時節,齊國歷來有迎寒、拜月、觀潮、團圓宴飲的風俗。
往年按照規矩,帝王設仲秋宴款待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取義「君臣同樂」,而後歇朝沐休五日。
齊烈登基後,這仲秋宴就只剩百官。
絲竹舞樂,皇宴佳釀雖好,可中秋月圓夜,不能一家團圓,反而要在宮中推杯換盞,還需提防著酒後大意,一句不慎召來禍端。也是有苦說不得。
今年卻不同以往,龍椅上的帝王大手一揮取消了御宴。省了御膳房,內務府一眾麻煩,宮人面上不敢說,心裡也暗自高興。早朝時,朝野上下得知消息,老持承重的諫官裝模做樣的勸了幾句「祖宗規矩不可廢」,也歡天喜地回家抱孫子去了。
華宴再盛大,哪裡比得上家中暖燈溫酒的歡笑?
xxxxxxxx喲,再看我也不是單蠢分割線xxxxxxx雙馬並驅的車架行駛在寬闊的官道上,車輪轔轔,四角銀質的鈴鐺在風中清脆作響。
車中甚是寬闊,雕花桌几上置著茶盞點心,下到一半的棋局被隨意擱置,軟榻上鋪著厚厚的雪狐皮毛,蓬鬆柔軟,直要將人陷進去。
青衣公子倚著身後的軟枕翻著一卷泛黃的遊記,馬車雖快,卻絲毫不顯顛簸。
他身旁端坐的玄衣男子,也持著一卷書,目光卻落在身邊人的側顏,嘴角勾起淡淡笑意。
駕車的侍者滿面喜意洋洋,忽而半起身子望了望,又撩起車簾稟道,「主子,先生,還有十里就到泗水河了,戌時就能入金堆城了!」
玄衣男子笑了笑,「如此甚好。」
青衣公子微微頷首算是回應。似是有些倦了,放下書冊便闔了眼假寐。
玄衣男子俯身替他整了整靠枕,讓他睡得更舒服些。
程小白閉著眼,迷迷糊糊的想起這一路。
這場所走就走的微服秋遊,歸根結底不過是那日批完摺子,正趕上飯點兒,齊烈便宣了晚膳一起吃。
酒過三巡菜過五更,程小白腦子一抽,說了幾句胡話,翻譯過來就是:你看中秋也快該到了,還放五天假呢真夠意思,可惜還有個百官御宴,哪有咱當年軍營里慶功宴熱鬧,還連個熟人都沒有……
皇帝大大當即拍腿表示,想找熟人容易啊咱不高考了說走就走。
於是安排妥當,提前放假。花好月圓夜,國民好皇帝齊世祖帶著他家偽高冷真二貨先生,私奔,啊不,私服出遊,從皇宮密道一路直出城門,與早早備好馬車行李,眼巴巴等著的忠犬侍從匯合。
沐雨同學表示御用駕車小能手,您不二的選擇。
目的地:金堆城許基友燕城主家。
路線:曲線。隨行角色:駕車忠犬一枚,心腹暗衛若干。
程小白最早就是從金堆城開始,陪齊烈南征北戰,因此這一路的風土人情,景致地勢也甚為熟悉。
只是當年戰火肆虐,百姓流離失所,自然與如今安定太平,富庶昌盛不可同日而語。
黎民百姓不在乎誰坐了江山,只在乎誰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很快程小白就發現,他們的走的並不是最近的路。
出瑮都,走西敕官道,穿逐鹿原,沿沭河而下,直抵瑨陽。
卻是最熟悉的路。
風景如昨人如舊。
龍淵山下揮旗點將,十萬大軍西出陽關;逐鹿原上以少敵多,重現百年前驚天殺陣;寧城湛城開倉放糧,不費一兵一卒;大雨磅礴夜渡沭河,火光箭雨慘烈險勝……
數不清的回憶撲面而來。
大軍凱旋,隔夜便是歡宴,篝火灼人,烈酒嗆口,歌聲頓挫嘹亮。那人喝的微醺,拉著他上了城樓。
彼時少年太子,戎裝銀甲,西風鼓起戰袍獵獵。程小白也喝了點酒,被氣氛感染得熱血翻湧。
遠望皇都,幸甚至哉,他們擊掌而笑,
「千秋霸業從這裡開始!」
「百年亂世在我們手中結束!」
而這次,他們重登點蒼山。腳下是千山萬壑,江水奔涌。對面是城頭落日,旌旗迎風。
當年前路未知的拼殺,全化成如今坐擁萬里江山的豪情。
西風呼嘯,心境暢快,青衣公子笑問,「決戰沙場與高坐廟堂,陛下更喜歡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