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先是走了五六日的水路,然後換車馬,一路往盤城關行去,總要五六日的時間,京中此時已經入春,但是一下了水路換車馬,便覺著冷起來,行了兩三日,離盤城關越發近了,也更加冷起來,天上還飄起了細雪,幸而薛蟠帶了銀子,又給眾人都添置了衣服,人數實在不少,附近城鎮別說是繡娘了,稍微會點兒手藝的農婦都算上,總算一晚上之內趕齊,幸好他銀子帶的足夠,否則真是不足以應付路上的這些意外。
眾人穿好棉衣,又吃飽了飯,方才趕路,此時大多數都已經知道是往盤城關去的了,雖說害怕,但想著如今親已經和了,覺著戰事不會再起,並沒有多害怕,何況說好了將糧食運到便讓他們回來,還有人相送,錢給的又大方,眾人自然都心服口服。
此時盤城關已經快要斷糧,他的臉色冰冷,神情十分凝重,按理前日就該到的糧隊並沒有到,明日若是再無人來,將士們就要吃不上飯了。
他原本計劃是,將和親的郡主送過去,趁著晚上戎族人回返,然後一舉殲滅,可是如今連糧食都要斷了,又拿什麼去偷襲,若被那頭知道了消息,恐怕不但眾人性命不保,連這城池都要丟了。
正焦急間,忽見帳外的士兵進來,遞了個信鴿給他,李長吉一見這鴿子,瞳孔微妙的縮一下,這是吳大用的信鴿,不知道如何到了這裡,想到可能是京中的消息,他的心微妙的沉了一下,隨即解開來看消息,字跡卻是熟悉至極的:已到城外一日之距,帶十日糧草。落款一個小小的蟠字,正是薛蟠。
見了這消息,他也顧不得別的了,立時傳令下去,帶著五百人馬去接。
眾人因見糧食遲遲不到,已經有些人心惶惶了,此時聽說來了運糧的隊伍,各個蠢蠢欲動,興奮起來,都要跟著去看,又有細心的疑惑是為了穩定軍心在騙人,因此各個摩拳擦掌,想要去跟著看一看。
李長吉點了五百人,他們騎馬的速度很快,不到兩個時辰便迎到了薛蟠一行人,遠遠的見著了,都是高興不已,眾士兵見到是真的糧食,頓時興高采烈,各個喜的不行,薛蟠和李長吉兩個,素日相思苦,今日見了面,卻無話可說,只能拉著手,一切盡在不言中。
幸而眾人忙亂,都沒注意到他們,本來李長吉想要解釋一番,但想到薛蟠既到了此處,想必是都知道了,便也不再說話,攜著他上馬,將自己的披風給他披上,兩人一路回去了。
柳湘蓮遠遠的望見,輕笑了一聲,他還想著此事是薛蟠一頭熱,沒想到看對方也很上心的樣子,並不因身份的原因怠慢了薛蟠,也就放下心來,招呼著眾人繼續趕路。
此時有了五百士兵的護衛,路上順暢了許多,眾人也曉得上頭是有關係的,想著即將到來的工錢,都振奮了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一石是十斗,夢溪筆談里記載每個民夫背六斗米,士兵自己帶五天乾糧,一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可以維持十八天,六斗米吃十三天,一石米一個人可以吃21天,兩個十天吃一石米,一萬人十天要吃五千石米,加上路上的損耗,六千石米撐十天是要的。
古代糧食價格,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算一兩五,之前兩千兩銀子買了一千三百石,出了三百多石,假設還剩一千,剩下的五千石需要七千五百兩,薛家還是能夠拿出來的,加上僱傭船隻、馬車人手等,大概需要一萬兩左右。
賈府在年景不好的時候,烏進孝能進貢的大概是 五千兩銀子左右,因此對薛家來說,三四天一萬兩雖然多,還是拿的出來的。
一匹馬車理論上能拉五百公斤糧食,一石是六十公斤,大概要七百多馬匹,一千多人,這些人馬的飲食是路上單花銀子,不算在運輸的糧食之內。
第43章 第 43 章
薛蟠和李長吉回了營帳, 路上早將自己過來的緣由說個清楚, 眾人見他雖面生, 但李長吉帶著也不敢攔, 此時眾位將領也都知道帶了糧食過來, 還以為是軍需官到了,都來慰望,想著到的這麼晚,路上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
李長吉讓薛蟠在自己的營帳里少待, 自己去了軍帳中議事, 簡單說了是自己聯絡的糧食, 而軍需官遲遲不來的緣故, 也都說清, 眾人都是義憤填膺,聽說了裡應外合之事, 都氣憤莫名, 有那脾氣急的,立馬就要寫奏摺去告狀, 李長吉卻說想了個將計就計的主意。
然後他便將自己的計策說了, 讓眾人參詳。
說實話,一開始眾人都以為他是和南安郡王一樣,來積攢軍功的, 以為他照舊是個繡花枕頭,當日南安郡王急功近利,身陷險境, 不但自己被俘,還折損了兩千將士,眾人早就不滿,如今聽說要撈他,雖面上不說,心裡憤懣,何況來了個李長吉。
沒想到雖他身份更為高貴,人卻謙遜有理,雖掛著統帥的名頭,卻不爭不搶,凡事都以將領們的意見為先,此時又弄來了糧食,提出了好計策,眾人心裡都有些心服,待他的態度也客氣了起來,眾人參詳了一番,覺得無有不妥的地方,只有一人道,“我看不如派人刺殺了那戎族可汗,聽說他會親來迎娶公主,到時候殺了他,戎族群龍無首,想必更容易對付。”
眾人穿好棉衣,又吃飽了飯,方才趕路,此時大多數都已經知道是往盤城關去的了,雖說害怕,但想著如今親已經和了,覺著戰事不會再起,並沒有多害怕,何況說好了將糧食運到便讓他們回來,還有人相送,錢給的又大方,眾人自然都心服口服。
此時盤城關已經快要斷糧,他的臉色冰冷,神情十分凝重,按理前日就該到的糧隊並沒有到,明日若是再無人來,將士們就要吃不上飯了。
他原本計劃是,將和親的郡主送過去,趁著晚上戎族人回返,然後一舉殲滅,可是如今連糧食都要斷了,又拿什麼去偷襲,若被那頭知道了消息,恐怕不但眾人性命不保,連這城池都要丟了。
正焦急間,忽見帳外的士兵進來,遞了個信鴿給他,李長吉一見這鴿子,瞳孔微妙的縮一下,這是吳大用的信鴿,不知道如何到了這裡,想到可能是京中的消息,他的心微妙的沉了一下,隨即解開來看消息,字跡卻是熟悉至極的:已到城外一日之距,帶十日糧草。落款一個小小的蟠字,正是薛蟠。
見了這消息,他也顧不得別的了,立時傳令下去,帶著五百人馬去接。
眾人因見糧食遲遲不到,已經有些人心惶惶了,此時聽說來了運糧的隊伍,各個蠢蠢欲動,興奮起來,都要跟著去看,又有細心的疑惑是為了穩定軍心在騙人,因此各個摩拳擦掌,想要去跟著看一看。
李長吉點了五百人,他們騎馬的速度很快,不到兩個時辰便迎到了薛蟠一行人,遠遠的見著了,都是高興不已,眾士兵見到是真的糧食,頓時興高采烈,各個喜的不行,薛蟠和李長吉兩個,素日相思苦,今日見了面,卻無話可說,只能拉著手,一切盡在不言中。
幸而眾人忙亂,都沒注意到他們,本來李長吉想要解釋一番,但想到薛蟠既到了此處,想必是都知道了,便也不再說話,攜著他上馬,將自己的披風給他披上,兩人一路回去了。
柳湘蓮遠遠的望見,輕笑了一聲,他還想著此事是薛蟠一頭熱,沒想到看對方也很上心的樣子,並不因身份的原因怠慢了薛蟠,也就放下心來,招呼著眾人繼續趕路。
此時有了五百士兵的護衛,路上順暢了許多,眾人也曉得上頭是有關係的,想著即將到來的工錢,都振奮了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一石是十斗,夢溪筆談里記載每個民夫背六斗米,士兵自己帶五天乾糧,一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可以維持十八天,六斗米吃十三天,一石米一個人可以吃21天,兩個十天吃一石米,一萬人十天要吃五千石米,加上路上的損耗,六千石米撐十天是要的。
古代糧食價格,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算一兩五,之前兩千兩銀子買了一千三百石,出了三百多石,假設還剩一千,剩下的五千石需要七千五百兩,薛家還是能夠拿出來的,加上僱傭船隻、馬車人手等,大概需要一萬兩左右。
賈府在年景不好的時候,烏進孝能進貢的大概是 五千兩銀子左右,因此對薛家來說,三四天一萬兩雖然多,還是拿的出來的。
一匹馬車理論上能拉五百公斤糧食,一石是六十公斤,大概要七百多馬匹,一千多人,這些人馬的飲食是路上單花銀子,不算在運輸的糧食之內。
第43章 第 43 章
薛蟠和李長吉回了營帳, 路上早將自己過來的緣由說個清楚, 眾人見他雖面生, 但李長吉帶著也不敢攔, 此時眾位將領也都知道帶了糧食過來, 還以為是軍需官到了,都來慰望,想著到的這麼晚,路上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
李長吉讓薛蟠在自己的營帳里少待, 自己去了軍帳中議事, 簡單說了是自己聯絡的糧食, 而軍需官遲遲不來的緣故, 也都說清, 眾人都是義憤填膺,聽說了裡應外合之事, 都氣憤莫名, 有那脾氣急的,立馬就要寫奏摺去告狀, 李長吉卻說想了個將計就計的主意。
然後他便將自己的計策說了, 讓眾人參詳。
說實話,一開始眾人都以為他是和南安郡王一樣,來積攢軍功的, 以為他照舊是個繡花枕頭,當日南安郡王急功近利,身陷險境, 不但自己被俘,還折損了兩千將士,眾人早就不滿,如今聽說要撈他,雖面上不說,心裡憤懣,何況來了個李長吉。
沒想到雖他身份更為高貴,人卻謙遜有理,雖掛著統帥的名頭,卻不爭不搶,凡事都以將領們的意見為先,此時又弄來了糧食,提出了好計策,眾人心裡都有些心服,待他的態度也客氣了起來,眾人參詳了一番,覺得無有不妥的地方,只有一人道,“我看不如派人刺殺了那戎族可汗,聽說他會親來迎娶公主,到時候殺了他,戎族群龍無首,想必更容易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