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通訊安生下的一分鐘間隙里,首相抬起頭,嚴厲地看了他一眼。

  問,「凌言你是故意的嗎?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嗎?」

  凌言答,「知道。」

  *

  他很清楚,他已經犯了為官者的大忌諱。

  他剛剛的那驚天一說,差不多已經斷送了自己仕途向上攀登的機會,只要這位首相在任一天,甚至恐怕他的下一任、下下任,他都不會得到他們的重用了。

  你說他不後悔嗎?

  其實不見得。為官者誰都會肖想權利的最巔峰,凌言有才、有智、有能力、有魄力,憑什麼要他就此與它無緣呢?

  其實那天之後,在某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凌言問過祁思明這個問題,問他是不是不太明智——他拿他當鏡子,他要他觀照他自己。

  祁思明沒沒猶豫,直言:的確不明智,但是他又說:但是很勇敢。

  「但你不會覺得我很蠢很可笑嗎?」

  床榻上,身邊的人沉默了一下。

  過了很久,他說,「阿言,你本可以巧妙地度過這一生——不必費力,不必糾結,不必困惑,不必和這個世界的交鋒——但你沒有,你勇敢得讓人肅然起敬。」

  祁思明的話是凌言最好的鼓勵。

  那一刻,凌言竟想落淚,他靠近他,抱緊他,道一句可我什麼都沒做什麼,只是說了一句真話罷了。

  祁思明順勢攬他進懷,道,「可這一句真話,為冤屈的正名,將脫軌的歸位。它比一個世界還重。」

  *

  而當時,在火葬場一樣的首相辦公室。

  凌言和首相兩相對立,在他說了那一句「知道」後,首相露出鄙夷神色,好像在問,那你來是幹嘛?把先斬後奏走完全場嗎?

  凌言當時熱血未熄,也不畏懼,直言道,「我是來提案的。」

  「現在III區要將村民搬遷,但是區政府資金不足,按照規定,早在建化工區的時候居民區就應該拆遷,我看現在也不遲,就應當由藥廠出資,地方政府組織,把村民轉移到新居點,還有,』博愛製藥』當年如何選址,如何拿到的環評手續,都是未竟之問,沒道理企業行為,政府買單,更沒道理現在既不要求他們停產整改,也不要求巨額賠款。」

  首相沉沉地看過來,那一瞬間,目光幾乎無法解讀。

  凌言還想說點什麼,另一通電話又打了進來,首相擺了擺手讓他先走。

  *

  炸了的,不僅僅是首相的辦公室。

  那天晚上,《閱人間》的後台熱線也炸了,凌言的工作熱線也炸了。

  電話一通接著一通的打來,凌言的團隊班底連夜加班。

  有海警打電話,說:泄露9噸的官方數據不靠譜,整個湄洲灣都一直有成品油走私,走私犯子一旦被人追趕,就會直接將油倒入海里,有一次排海汽油12噸,在岸上幾十米幾乎都沒有氣味,白水港泄露當天是東北風,風力約2級,開放環境下根本不可能出現那麼大氣味,他保守估計化學藥品至少90噸。

  有化學藥品運輸人員打來,說:化學品裝卸有一整套嚴格的安全檢查和應急處理,正常安裝卸前,都會有管道試壓,就算是真的管道受損,也不可能真的流出這麼多噸液體,就算流出這麼多液體,守職巡邏也會在三分鐘之內發現,緊急停止作業,然後在損壞處下放進行集污,也根本不會出現這麼嚴重的事故。

  毒理學專家打來電話,說媒體公布的那一套模型,沒有囊括陽光作用下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包括裂解、轉化,這類化學物質每個基團稍有變化毒性就會變大,展示的主要屬於模式生物反應,根本不是人體反應,也沒有做小孩老人和孕婦實驗。

  甚至有白水港』博愛』藥廠的內部人員打來電話,說,藥廠內化學品洗艙,都是三更半夜作業的,廢氣、廢液、廢渣都是直接入海,而這整個海灣,危險品船舶每年進出港就有12000多艘詞,危險貨物吞吐量6500萬噸。

  *

  再之後,當晚,雷諾率先表態,說污染已沿海岸線波及50公里以外,請求專家開具具體的化學成分分析,促進事件良好解決,救他III區百姓於水火。

  再之後,國會的政客們、首都的官僚、各部門的負責人,競相表態,表示支持。

  白水港,城市文明忽視遺落的荒蠻,歷史滾滾洪流淘汰下的村落,然後,然後無數麻木的人們開始行動,無數不得呼告的人們開始說話……頭羊越眾而出,其他羊紛紛跟上,一時間,竟踏出千軍萬馬、撼天動地的效果。

  *

  柳宋的電話是半夜左右打過來的,凌言的通訊就沒有斷過,所以當時他想也不想地接通。

  誰知道柳宋第一句話就是:蘇閒情況不妙。

  說凌言剛在直播里說完那些話,蘇閒就被人給她硬灌了污染的海水,現在剛剛送進急診室,要不是她自己做了催吐,恐怕人已經不行了。

  凌言心裡咯噔一聲。

  「怎麼會?」凌言簡直沒法想像,「蘇閒只是組織受害者鄉民和企業對簿公堂,他們何至於此?」

  柳宋的聲音猛地一提,「因為她查到了管委會!因為』博愛製藥』身後是區管委會!」

  凌言心頭大震,心想,這怎麼可能?!婁昆當年藥品藥廠管制改革,明確切割過區管委會的權利!

章節目錄